题名

形式美學與敘事政治-日據時期台灣自然主義小說研究

并列篇名

Politics of Narrative and Aesthetics: Taiwanese Naturalist Fi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DOI

10.6463/TLS.200704.0109

作者

劉乃慈(Nai-Tzu Liu)

关键词

自然主義 ; 敘事美學 ; 呂赫若 ; 龍瑛宗 ; 王昶雄 ; Naturalism ; Narrative aesthetics ; Lu He-juo ; Lung Ying-tsong ; Wang Chang-hsiung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7 / 04 / 01)

页次

109+111 - 1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出現在日據時代「戰爭期」的自然主義小說,不僅是台灣新文學與世界文學接軌的重要表徵,並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形塑出屬於台灣自身的歷史文化脈絡。就結構形式所激發的美學效果而言,自然主義技巧提升了當時台灣寫實主義小說的藝術層次。自然主義採取客觀抽離的敘述手法,可以避免寫實主義小說常有的因社會改革的使命而產生的急躁、平面的長篇說教。就文學的社會象徵而言,自然主義的敘事策略其實可以為當時備受殖民政體壓迫的文學創作者,隱隱開出一條藝術自主性的書寫方向。換言之,自然主義所展現出來的一種假客觀敘事文體,可以巧妙迴避主導話語的規範箝制、爭取文本開放多層次的意義詮釋空間,與四○年代主導文化的寫作政策產生微妙的抗衡或銷解作用。本文擬就台灣四○年代初期幾位重要的小說創作代表,如呂赫若、龍瑛宗以及王昶雄的作品,探討自然主義書寫特質對台灣新文學的影響。

英文摘要

The upsurge of naturalist fi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s a main cultural feature of the connect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the world literature. More importantly, it reshaped the literary movement of the 1940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esthetic effect, naturalism lifts up the artistic level of Taiwanese realist literature during that time. In addition, the belief in a so-called objective narrative enabled those naturalist writers to escape the dominant discourses of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strive to create their own figurative environment of free speech. Unfortunately, the value of the naturalist literature of the 1940s is not yet fully recognized, nor is the variety of literary trends in early Taiwanese literature well discussed. He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naturalist writing strategy. I will analyz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by Lu He-juo, Lung Ying-tsong and Wang Chang-hsiung,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process and the impact of naturalist fiction upon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南陽,〈近代文學の主潮〉,《台灣》3卷5期(1922年8月8日),和文之部。頁24-44。正文引文處,頁28-29
  2. 小野村林藏,〈現代文藝之趨勢〉,《台灣青年》4卷1期(1922年1月20日)漢文之部,頁43-51。正文引文處,頁49。
  3. 楊逵,〈藝術はのものである〉(〈藝術是大眾的〉),《臺灣文藝》2卷2期(1935年2月)
  4. 葉石濤,〈世事公開狀〉,《興南新聞》(1943年5月17日)
  5. 張我軍,〈文藝上的諸主義〉,《台灣民報》77期、78期、81期、87期、89期(1925年11月1日-1926年1月24日)
  6. 楊逵,〈臺灣文壇の近情〉(〈臺灣文壇近況〉),《文學評論》2卷12期(1935年11月),
  7. 張梗,〈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問題〉,《台灣民報》2卷17期至23期(1924年9月11日-1924年11月11日)。
  8. Berg, William J.(1992).The Visual Novel: Emile Zola and The Art of His Times.University Park, Pa:Pennsylvania State UP.
  9. Fréville, Jean、王道乾譯(1995)。Zola, semeur dórages。上海:平明出版。
  10. Medvedev, Pavel Nikolaevich,Bakhtin, Mikhail M.,Wehrle, Albert J.(trans.)(1978).The Formal Method in Literature Scholarship: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Poetic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P.
  11. 李永熾(1998)。日本近代思想論文集,台北:
  12. 林至潔編譯(1995)。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經出版。
  13. 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
  14. 張良澤譯、張恆豪編(1990)。台灣作家全集•龍瑛宗集。台北:前衛出版。
  15. 莊淑芝(1994)。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
  16. 彭小妍編(2000)。楊逵全集•詩文卷(上)。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籌備處。
  17. 蔣承勇(2002)。歐美自然主義文學的現代闡釋。浙江:復旦大學出版社。
  18. 賴錦雀譯、許俊雅編(2002)。王昶雄全集。台北板橋:台北縣文化局。
  19. 鍾肇政譯、鍾肇政編、葉石濤編(1997)。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台北:遠景出版。
  20. 蘇啟誠(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日本文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林芳玫(2010)。日治時期小說中的三類愛慾書寫:帝國凝視、自我覺醒、革新意識。中國現代文學,17,125-159。
  2. 羅詩雲(2019)。回家/鄉的路上─決戰時期呂赫若《清秋》小說集的家與老者。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2),27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