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自我、他者、共同體-論洪耀勳〈風土文化觀〉

并列篇名

Self, Other and Community: A Discussion on Hung Yao-Shun's "Fudo Bunkakan: Taiwan Fudo No Renkan Ni Oite"

DOI

10.6463/TLS.200704.0073

作者

林巾力(Chin-Li Lin)

关键词

風土 ; 自我 ; 他者 ; 共同體 ; 時間 ; 空間 ; Fudo (climate) ; self ; other ; community ; time ; space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7 / 04 / 01)

页次

73+75 - 77+79-10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洪耀勳戰前所發表的〈風土文化観——台湾風土との関連に於いて〉,不但是發表於三○年代的少數重要哲學論文之一,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對於「鄉土」論爭的正面回應,而它的目的也是在於尋求「台灣特殊性」在理論上的可能基礎。洪耀勳藉助日本學者和辻哲郎有關「風土」的理論,並以詮釋學與黑格爾的辯證法作為框架,企圖來建構自我與他者、特殊與普遍、個人與共同體的理論,並藉此探討「台灣」作為主體的可能性。洪耀勳並且分別耙梳了台灣與中國、台灣與日本的關係,他強調,人類的社會存在乃是受歷史性與風土性所規定,而人的行為樣式亦是作為理解的型態而在與風土的具體交涉中產生,因此在趨近台灣特殊性的問題時,必須同時顧及「時間性」與「空間性」-亦即「歷史性」與「風土性」的視野。而從這樣的框架來看台灣與中國以及日本的關係時,洪耀勳認為,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儘管台灣的風土與南中國相仿,而目前為止所發源於其中的生活樣態也大抵類似,但正是因為「歷史命運」的改變,因而促成了台灣在生活與文化上能夠發展其特殊性的契機。而與日本方面,洪耀勳則呼籲,日本人必須順應於台灣的風土-這裡當然還包括了對於由風土而發展出來的生活樣式與類型、以及人們自我瞭解的文化模式的順應。他同時主張,在台灣的生活交涉勢必是要受風土所限定,因此也必然是帶有「台灣性格」的,無論是怎樣的風土,必定是歷史的風土,而不管怎樣的歷史,也必然是風土的歷史,所以,真正的台灣理解,必須是風土的理解。而在洪耀勳的自他辯證裡,自我必須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之中、並且是在(由辯證否定而來的)相互承認之中,抵達那主客對立最終被加以克服而自他因此合而為一的超越場所,在那裡,同時也就是在那個共同的世界中,新的自我才可能被實現。在洪耀勳的脈絡中,這「自我」與「他人」其實更還擴大到「台灣」與「日本」以及「中國」的關係上,因此在這樣一篇論述當中,洪耀勳可以說是藉助了哲學上的自他辯證來尋找台灣作為主體的可能性。儘管洪耀勳反映在哲學語言上的理想主義在戰爭與殖民統治的幢幢黑影中不免顯得蒼白,但是作為「主體」的慾望,還有將「自我=台灣」視為擁有內在統一性的實體,卻是成為一股伏流,在不斷的論述過程中再次被提出、並被加以確認。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Hung Yao-Shun's ”Fudo Bunkakan: Taiwan Fudo No Renkan Ni Oite” (風土文化観:台湾風土との関連に於いて) which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essays written by a Taiwanese scholar in the 1930s. It can be seen not only as the response to Hsiang-t'u Debate but also as Hung Yao Shun's effort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basement for ”Taiwan's uniqueness”. In Hung's essay, he is inspired by the ideas of Japanese Philosopher Watsuji Tetsuro's newly published book, Fudo: Ningengaku teki kosa (風土:人間学的考察), which emphasized that human existence is constituted both by the aspects of history (time) and climate (space). Based on Watsuji's theory and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s 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Hung discusses how Taiwanese people understood themselves and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culture. In spite of Hung's philosophical attempts to discover what Taiwan's uniqueness consisted of, his essay has not drawn much attention by recent researchers partly due to his highly abstract style of writing. Thus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how Hung was trying to find Taiwan's historical and social uniqueness under the powerful cultural influences of Japan and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洪耀勳,〈芸術と哲学:特にその歴史的社会との関係〉,《台灣文藝》(3.3,1936.3),頁19-27
  2. 洪耀勳,〈風土文化観─台湾風土との関連に於いて〉,《台灣時報》(1936.6),頁20-27;(1936.7),頁16-23, 28
  3. 洪耀勳,〈悲劇の哲学─キェルケゴールとニイチェー〉,《台灣文藝》(2.1,1935.4),頁1-9
  4. 富田芳郎,〈台湾と南支那との村落居住景観の比較〉,《台湾時報》(1936.1),頁37-42
  5. Hegel, G.W.F.,Dyde, S.W(Trans.)(2001).Philosophy of Right.
  6. Wu, Rwei-ren(2003).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7.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2004)。東亞與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台灣大學。
  8. 小熊英二(1995)。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東京:新曜社。
  9. 中埜肇(1975)。田辺元集。東京:筑摩書房。
  10. 田辺元(1963)。田辺元全集。東京:筑摩。
  11. 佐藤康邦(1999)。甦る和辻哲郎:人文科学の再生に向けて。京都:?????出版。
  12. 和辻哲郎(2000)。人間存在の倫理学。京都:燈影社。
  13. 和辻哲郎(1962)。和辻哲郎全集。東京:岩波。
  14. 和辻哲郎(1979)。風土。東京:岩波。
  15. 津田雅夫(2001)。和辻哲郎研究。東京:青木書店。
  16. 海德格、王慶節譯、陳嘉映譯(1990)。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
  17. 酒井直樹(1997)。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東京:岩波。
  18. 梅原猛編(1974)。和辻哲郎集。東京:筑摩書房。
  19. 陳淑容(2004)。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20. 湯淺泰雄(1970)。近代日本の哲学と実存思想。東京:創文社。
  21. 廖仁義(1988)。台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台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進。當代,28,25-34。
  22. 廣松涉(1989)。〈近代の超克〉論。東京:講談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瑞麟(2023)。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哲學追尋:從「風土文化觀」到「生物免疫模型」。台灣學誌,22,27-55。
  2. 洪子偉(2014)。臺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臺大文史哲學報,81,113-147。
  3. 李雨鍾(2023)。移動的風土論與偏移的辯證法:讀廖欽彬《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文化研究,37,226-234。
  4. 廖欽彬(2010)。和辻哲郎的風土論―兼論洪耀勳與貝瑞克的風土觀。華梵人文學報,14,63-94。
  5. 廖欽彬(2018)。務台理作與洪耀勳的思想關連─「辯證法實存」概念的探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5,1-32。
  6. 林巾力(2011)。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臺灣文學研究集刊,9,21-52。
  7. 林巾力(2020)。密涅瓦的貓頭鷹在殖民地文學的黃昏裡飛起:洪耀勳及其文學論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3,221-234。
  8. 邱慧珠(2023)。社區發展的反思:風土倫理的觀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9(4),305-326。
  9. 譚家博(2022)。中國風土和人間的多元性:論和辻哲郎的《風土》的中國文化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9(1),1-39。
  10. 王德威(2021)。華夷風土論。中國現代文學,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