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

并列篇名

Observation of Postmodern Poetry in Taiwan: Writings of Hsia Yu and the New Generation

DOI

10.6463/TLS.201206.0251

作者

翁文嫻(Man-Han Yung)

关键词

後現代詩 ; 夏宇 ; 劉亮延 ; 魚果 ; 駱以軍 ; postmodern poetry ; Hsia Yu ; Liu Liangyen ; Yu Kuo ; Lo Yichun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12 / 06 / 01)

页次

251+253 - 3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研自夏宇之後,台灣近十年來,年輕一代的詩語言狀態。論文先從台灣詩壇的後現代論述回顧,例如:深具影響的孟樊及簡政珍二位之著作,再自這些學術基礎上,進一步探研後現代詩語言的面貌。討論的詩人為六○年代之後出生,葉覓覓、劉亮延、魚果、駱以軍、廖梅璇等。據其語言的方向與突破點,有來自夏宇影響,或有另外來源、想法的,疏理其語言形式洩露的社會文化訊息。另外,夏宇本人的詩集及其編輯理念,如新的一本完全透明、可浸泡在水中的詩集《粉紅色噪音》,及《現在詩》第2期「來稿必登」,亦一直帶領著一種新的後現代詩之風景。在台灣這片既有漢文化又深受世界詩潮鼓盪的土地上,如何在世界後現代既有論述中新增內容?亦為本文待處理的理論線索。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etic languag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in the wake of Hsia Yu.The paper reviews the postmodern discourse in Taiwanese poetry, such as the influential works of Meng Fan and Chien Chengchen,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language used.The poets discussed were all born in the 1970s, such as Yeh Mimi, Liu Liangyen, Yu Kuo, Lo Yichun, and Liao Meihsuan. Based on their use of language and innovations, some of them were affected by Hsia Yu, while others were influenced by other writers and ideas. The social and culture messages in these works are revealed by their innovative use of language.The poetry and the editorial philosophy of Hsia Yu lead to a new scene of postmodern poetry, such as the works Pink Noise and Poetry Now.This essay also attempts to discuss how it tries to make an innovative theory on Taiwanese poetry, more than its basic sources both from classical Chinese poetics and modern western theories, in particular post-modern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翁文嫻(2007)。《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121-148。
    連結:
  2. 楊凱麟(2005)。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 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35(2),369-403。
    連結:
  3. 蔡淑玲(2002)。現代性的隱喻、隱喻的現代性─克莉絲蒂娃論波特萊爾的「耽諦主義」。中外文學,30(11),10-31。
    連結:
  4. 蔡淑玲(2002)。聽.那萬流匯聚的「中界」─從克莉絲蒂娃的「宮籟」探主體的異化與論述的侷限。中外文學,30(8),159-182。
    連結:
  5. 孟樊(2003)。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
  6. 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7. 阿翁編(2006)。行動詩學文件大展。現在詩,04
  8. 夏宇(2007)。粉紅色噪音。台北:田園城市。
  9. 夏宇(1999)。Salsa。台北:唐山。
  10. 夏宇(1995)。摩擦‧無以名狀。台北:現在詩季刊社。
  11. 夏宇(1986)。備忘錄。自行出版。
  12. 夏宇(1991)。腹語術。台北:現在詩季刊社。
  13. 夏宇編、江宜蔚設計(2003)。來稿必登。現在詩,2
  14. 夏宇編、洪伊奇設計(2006)。大字報壹(POETRYNOW-DAZIBAO)。現在詩,05
  15. 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
  16. 翁文嫻(1998)。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
  17. 陳義芝(2006)。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
  18. 魚果(2005)。C貨。台北:唐山。
  19. 魚果、何銘鴻美術指導(2001)。薄荷糖男孩。台北:唐山。
  20. 楊凱麟(2006)。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空間考古學。中外文學,34(9),283-304。
  21. 葉覓覓(2002)。帕帕奇。自行出版。
  22. 葉覓覓、水越設計(2004)。漆黑。台北:唐山。
  23. 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台北:東大。
  24. 廖咸浩(1994)。從諸神的秘會到精靈的邀宴─當代詩的兩種趨勢。台灣詩學季刊,7,13-20。
  25. 廖咸浩(1998)。悲喜未若世紀末:九○年代的台灣後現代詩。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莊:
  26. 廖梅璇(2006)。足球賽。現在詩,4,94-97。
  27. 廖梅璇(2006)。女生女。現在詩,4,94-97。
  28. 劉亮延(2002)。有鬼。台北:一方出版。
  29. 蔡林縉(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現代文學所。
  30. 鄭愁予(1980)。燕人行。台北:洪範書店。
  31. 魯迅、楊澤編(1994)。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
  32. 駱以軍、高興設計(1994)。棄的故事。台北:
  33. 簡政珍(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
  34. 羅青(1988)。錄影詩學。台北:書林。
  35. 蘇珊.郎格(1983)。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被引用次数
  1. 李癸雲(2013)。「我是棄」─論駱以軍《棄的故事》之主體認同與遺棄美學。台灣文學研究,5,303-333。
  2. 廖育正(2020)。缺席與再現的辯證:論吳兪萱《沒有名字的世界》與夏宇《第一人稱》的攝影及詩。臺灣詩學學刊,36,101-141。
  3. 劉建志(2021)。現代詩的音樂化實踐-以夏宇詩/歌混融的作品為例。臺大中文學報,75,151-203。
  4. 翁文嫻(2019)。自法國哲學漢學家朱利安「間距」觀念─研讀余光中詩內的抒情結構。成大中文學報,66,191-232。
  5. 余文翰(2022)。當代詩的觀念寫作:以夏宇的詩學與實踐,及其主編的《現在詩》第九期為例。中外文學,51(2),97-135。
  6. 張皓棠(2022)。「意/義」的後現代:無意象詩的文本政治與語言詩。臺灣詩學學刊,39,16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