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吾鄉印象與鄉土文學:論七○年代吳晟詩歌的形成與發展

并列篇名

"Wú Xiāng Yìn Xiàng" and Native Literatur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ú Chéng's Poetry in the 1970s

作者

蔡明諺(Ming-Yen Tsai)

关键词

現實主義文學 ; 農民文學 ; 現代詩 ; 鄉土詩 ; Realism literature ; Rural literature ; Modern poetry ; Native Poetry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13 / 06 / 01)

页次

167+169 - 1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追溯了吳晟在七○年代的詩歌創作,並且藉此說明了吳晟長年以來在詩藝道路上的探索與追尋。本文認為,吳晟在1972年所發表的「吾鄉印象」系列詩作,不管從形式上或主題上來說,仍然更多地延續著現代主義文學的特徵。而吳晟「鄉土詩」風格之真正確立,則應該在「泥土篇」(1974)與「向孩子說」(1977)系列詩作之後。吳晟的文學史地位之建構,和七○年代台灣文壇環繞對於鄉土概念的討論,彼此緊密相關。吳晟的鄉土詩完成在鄉土文學運動之前,當他以其直覺的藝術感性凝視外在鄉土,而非以意識構築詩句時,他所塑造出的才是文學史上迄今獨立的鄉土詩典範。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races Wú Chéng's poetry in the 1970s, accounting for his attempts at poetic writing. I argue that Wú Chéng's ”Wú Xiang Yìn Xiàng”, published in 1972, retains the traits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no matter in terms of form or topic. His ”Native Poetry” style was not established until the creation of ”Ní Tu Pian” (1974) and the ”Xiàng Hái Zi Shuo” (1977). Wú Chéng' status in literature was constructed in close relation to the discussions on the concepts of ”xiang tu” in the 1970s. His ”Native Poetry” was written before the ”Native Literature Controversy”. These works set the model of ”Native Poetry”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Taiwan, as he waved good-bye to Modernism and turned his gaze upon the life of his native soil with emotion and intui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桂文亞,〈中國現代文學第三屆國際比較文學會議側記(二)〉,《聯合報》,1979.08.09,8版。
  2. 本報訊,〈管管和吳晟獲現代詩獎〉,《聯合報》,1975.05.03,9版。
  3. 吳晟,〈衝擊與掙扎〉,《中國時報》,1991.06.09,27版。
  4. 余光中,〈狼來了〉,《聯合報》,1977.08.20,12版。
  5. 吳晟,〈負荷〉,《聯合報》,1977.11.28,12版。
  6. 方思(1955)。。台北:現代詩社。
  7. 余光中(1977)。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8. 吳晟(1985)。吾鄉印象。台北:洪範書店。
  9. 吳晟(2002)。一首詩一個故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0. 吳晟(1976)。吾鄉印象。新竹:楓城出版社。
  11. 吳望堯(1978)。越南淪亡瑣記。台北:中華日報社。
  12. 呂正惠(2010)。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
  13. 林明德編(2001)。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經出版社。
  14. 張默編(1975)。真摯與奔放。台北:中國現代詩獎基金會。
  15. 陳瀅州(2008)。70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16. 掌杉(1976)。「吾鄉印象」與中國現代詩的鄉土精神。書評書目,43,122-129。
  17. 蔡明諺(2004)。斷了嫘祖,還有媽祖─論七○年代前期台灣現代詩的認同敘事。島語,4,14-31。
  18. 蔡明諺(2012)。燃燒的年代:七○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史略。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19. 顏炳華(1976)。吳晟印象。幼獅文藝,274,125-146。
被引用次数
  1. 李淑君(2022)。逆寫銅像.從神到鬼:蔣介石銅/肖像的神格威權、世俗解構與諧擬鬼怪。中國現代文學,42,1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