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社群的「現代」意義:以「櫟社」暨其詩人作品為研究中心
|
并列篇名
|
The Modernity of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Li Poetic Organization
|
作者
|
李知灝(Chi-Hau Li)
|
关键词
|
櫟社 ; 啟蒙 ; 現代性 ; 台灣古典詩 ; 台灣文學 ; Li Poetic Organization ; enlightenment ; modernity ; Taiwan classical poetry ; Taiwan Literature
|
期刊名称
|
台灣文學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5期(2013 / 12 / 01)
|
页次
|
95+97
-
13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櫟社,在過去的研究中常被認為抗日的遺民社團,然而從近年陸續出土的文獻與相關論述中,卻發現櫟社在日治時期對現代新知的吸納,並產生領先當代的現代意識與行動。這或是由於櫟社此一社群在組織、活動上的特殊性,進而讓成員間相互激盪,產生對現代深度認識。而從相關的文獻中也可看到,在詩社組織方面,櫟社在成立之初就訂定相當明確之規範,且在實際運作上也未偏離這項準則。無論在例行事務或爭議事件,櫟社成員都遵循規範議定,呈顯出組織的現代性。而在文化空間的形構與經營方面,也可發現櫟社成員以詩社作為文化的公共空間,邀請文人訪問、進行文化講演或與其它社群交流,這也促進社群內部成員或周邊社群對現代社會的認識。另一方面,在社群內部透過「同題共作」的創作機制,讓成員能針對現代議題進行多層次的思考。或是社群成員相互激盪,展現社群對現代文明的追尋。這都顯現社群組織與活動的現代意義,也突顯櫟社在當代的前衛與進步。
|
英文摘要
|
The Li Poetic Organization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Loyalist group which fought against Japanese government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ut this definition could be adjusted to a new vision by organizing all the modern documents and reviews revealed in recent years. Li Poetic Organization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absorb modern knowledge and to create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movements. The uniqueness of this organization was able to inspire their members and lead them to modernity.The modernity of Li Poetic Organization is very clear. A specific regulation needed to be obeyed was s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is society and had never been diverged. Interviews of scholars, literary lectures and oth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had been held in this community to provide its member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a system of composing same topics encouraged the members in this organization to have multiple thinking or brainstorming over the modern culture. From all the above, the modernity and avant-garde meanings of this organization had been specifically revealed and highlighted.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廖振富(2009)。百年風騷,誰主浮沉?─二十世紀台灣兩大傳統詩社:櫟社、瀛社之對照觀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205-248。
連結:
-
尹雪曼編纂(1975)。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
-
王文顏(197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政大中文所。
-
安東尼.紀登斯(2002)。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
-
呂光華(199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
-
林幼春(1992)。南強詩集。台北:龍文。
-
林朝崧(1992)。無悶草堂詩存。台北:龍文。
-
林資詮(1992)。仲衡詩集。台北:龍文。
-
林獻堂(1992)。灌園詩集。台北:龍文。
-
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
林耀亭(1992)。松月書室吟草。台北:龍文。
-
金南喜(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
-
翁聖峰(2007)。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
-
崔詠雪(2005)。本土vs.外來─台灣早期水墨畫之現代性。台北:國立台灣美術館。
-
張麗俊(2000)。水竹居主人日記。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
梁啟超、許俊雅編校(2007)。梁啟超遊台作品校釋。台北:國立編譯館。
-
梁華璜(2001)。台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台北:稻鄉。
-
莊嵩(1992)。太岳詩集。台北:龍文。
-
連橫(1992)。劍花室詩集。南投:省文獻會。
-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
-
陳貫(1992)。豁軒詩草。台北:龍文。
-
傅錫祺(1992)。鶴亭詩集。台北:龍文。
-
傅錫祺(1987)。櫟社沿革志略。台北:大通。
-
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象: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
-
黃瑞祺(2001)。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
-
廖振富(2007)。從晚清到二二八。台北:國立編譯館。
-
廖振富(2011)。〈傅錫棋日記〉的發現及其研究價值:以文學與文化議題為討論範圍。臺灣史研究,18(4),201-239。
-
廖振富(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師大國文所。
-
廖振富(2006)。櫟社研究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
廖漢臣(1954)。新舊文學之爭─台灣文壇一筆流水帳(下)。台北文物,3(3),26-37。
-
廖漢臣(1954)。新舊文學之爭─台灣文壇一筆流水帳(上)。台北文物,3(2),26-37。
-
鍾美芳(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
|
被引用次数
|
-
李知灝(2018)。林子瑾的「民族」想像-以詩文、譯作為研究中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6,97-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