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一九三○年台灣儒墨論戰」──前史、論述、殖民地情境

并列篇名

The 1930's Debates betwee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On the Early History, Discourses, and Colonial Situation

作者

李威寰(Wei-Huan Li)

关键词

台灣儒墨論戰 ; 黃純青 ; 張純甫 ; 《非墨十說》 ; 連雅堂 ; Debates o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 Huang Chun-Qing (黃純青) ; Chang Chun-Pu (張純甫) ; Ten Discourses Against Mohism (非墨十說) ; Lien Ya-Tang (連雅堂)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15 / 06 / 01)

页次

99+101 - 1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30年台灣儒墨論戰,是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學術的重要事件,從該年4月到9月,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雙方在台灣各報刊上,發表了近五十篇文章,參與者包括黃純青、連雅堂、張純甫、顏笏山等人。經過本文研究,這場論戰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可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如果我們由1930年往前探究,可以發現台灣墨學的興起,其實與中日兩國的學術風氣緊密連結,例如中國自晚清開始,以墨學與西學相對照,使墨學大興,影響了台灣讀墨的風氣;日本以科學客觀的態度重新詮釋傳統學問,使台灣人能以新的眼光看待墨學。第二、挑起論戰的擁墨派有明顯的主要動機,就是希望以墨學思想引起群眾關心公共事務,這就是「墨子公利說」,也是「論戰」的主軸;要達到這個「興公利」的目標,前提是要解決傳統觀念中,墨學有害道德倫常的成見,因此,「兼愛與倫常之辯」就是雙方的攻防重點;至於「難為易為之辯」、「考據問題」,較屬於枝微末節的爭論。上述「論戰」中的論述層次,是本文仔細分析論戰諸文的結果,似能發前人所未言。第三、「論戰」之所以能形成,傳統文人身處的「殖民地情境」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傳統文人極擔憂異族統治下,傳統儒教倫常日漸消亡,因此對於任何削弱正統儒教倫理的言論都非常敏感,以致起而反墨,這是「論戰」形成的重要原因。

英文摘要

The 1930's debates betwee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were important in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etween April to September of 1930, almost fifty articles were issued in Taiwan's newspapers in six months. The authors included Huang Chun-Qing (黃純青), Lien Ya-Tang (連雅堂), Chang Chun-Pu (張純甫), Yan Hu-Shan (顏笏山).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significances in the debates betwee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for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Taiwan. Firs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istory of Mohism in Taiwan reveals that the general mood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earning had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hism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Mohism in Taiwan wa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estern learning and Mohism in Chinese, as well as the impersonal attitude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Japan. Second, advocates of Mohism had a key motivation and goal for initiating the debates, which was to give rise to public administrative matters and demonstrate the collective interest in Mohism.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y had to dispel the prejudices regard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Mohism and Confucian ethics, which was the major controversy in these debates. However, the "debates on Mohism practice" and the "subject of textual research" were minor matters in the debates betwee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Third, the "colonial situation" was the catalyst for the debates between Taiwanese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At the time, most Taiwanese traditional scholars were concerned that Confucian morals were going to wither away in the colonial system, and so they were very sensitive to any discourses which were weakening Confucian morals. As such, this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bat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狩野直喜、陳威瑨譯(2013)。支那近世國粹主義。東亞觀念史集刊,5,375-384。
    連結:
  2. 劉魯,〈讀黃子所論墨子〉,《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6月6日夕刊,第四版
  3. 黃純青,〈讀許先生孔墨論有感〉,《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7月2日夕刊,第四版
  4. 《臺灣日日新報》,(漢珍知識網【報紙篇】:http://www.tbmc.com.tw/chinese/index.php/2012-06-16-00-59-47?sobi2Task=sobi2Details&catid=62&sobi2Id=212),檢索日期2015年1月13日
  5. 黃純青,〈兼愛非無父〉,《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4月14日,第四版
  6. 章炳麟,〈人定論〉,《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月24日,第四版
  7. 作者不詳,〈來稿/畢浣墨子敘〉,《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9月13日,第五版
  8. 蘇鏡瀾,〈讀黃顏兩氏儒墨論〉,《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6月26日,第四版
  9. 小野西洲,〈論墨子〉(下),《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9月2日,第四版
  10. 狩野文學博士談,譯者不詳,〈譯叢/支那國粹主義〉,《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9月13日,第一版
  11. 黃純青,〈兼愛論 答昭和新報〉,《台南新報》,1930年6月10日夕刊,第四版
  12. 黃純青,〈兼愛非無父辯〉(下),《台南新報》,1930年5月3日,第六版
  13. 黃純青,〈儒墨相非〉,《台南新報》,1930年5月24日,第六版
  14. 癡叟,〈來稿/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5月7日,第六版
  15. 作者不詳,〈新國風/家族制〉,《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6月10日,第五版
  16. 黃純青,〈讀諸子兼愛論〉,《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6月28日夕刊,第四版
  17. 作者不詳,〈無腔笛〉,《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8月30日,第四版
  18. 章炳麟,〈東方格致〉,《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4月6日,第三版
  19. 顏笏山,〈是真墨者乃非儒 是真儒者必非墨〉(二),《台南新報》,1930年6月16日夕刊,第四版
  20. 章炳麟,〈東方格致〉,《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4月8日,第三版
  21. 菿漢閣主(章炳麟)稿,〈視天論〉,《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月4日,第五版
  22. 十八甯馨,〈楊墨和解〉,《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6月30日,第五版
  23. 作者不詳,〈文學的言論戰〉,《新高新報》,1933年9月15日,第八版
  24. 久保天隨述,謝汝銓譯,〈支那文學史〉(三十八),《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年9月4日,第三版
  25. 黃純青,〈兼愛非無父〉(續),《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4月20日夕刊,第四版
  26. (1982)。台灣省通志館館刊。台北:成文出版社。
  27. 顏笏山撰稿,吳金土參訂,〈兼愛非特無父並無倫常〉,《台南新報》,1930年5月7日夕刊,第四版
  28. 李漢如,〈論人性有冷熱之分〉,《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1月1日,第六版
  29. 篤兒,〈讀墨子害死親兄說〉,《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7月8日夕刊,第四版
  30. 陳筱竹,〈祝南報廿五週年〉,《台南新報》,1924年10月27日,第五版
  31. 孔家店守備,〈駁墨子兼愛論〉,《台南新報》,1930年5月14日夕刊,第四版
  32. 林獻堂,〈利己與愛人〉,《臺灣青年》第二卷第一期(漢文部),1921年1月1日,頁1-2
  33. 黃純青,〈讀顏先生兼愛論〉(二),《台南新報》,1930年6月21日夕刊,第四版
  34. 陳秋逢,〈讀黃純青氏論「兼愛非無父」之管見〉,《臺灣新民報》,1930年7月5日,第六版
  35. 連雅堂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雅堂文集》(台北:台灣銀行,1944年12月)
  36. 魏清德,〈讀墨漫筆〉,《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1月1日,第十四版
  37. 章炳麟,〈摘楞嚴經不合物理學兩條〉,《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2月19日,第五版
  38. 黃純青,〈讀顏先生兼愛論〉,《台南新報》,1930年6月20日夕刊,第四版
  39. 翁聖峰,「1930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資料彙編」,(http://fly543.blogspot.tw/2014/10/1930.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8日
  40. 黃純青,〈讀儒墨論質顏先生〉,《台南新報》,1930年6月26日,第六版
  41. 子安宣邦、趙京華編譯(2004)。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42. 王世慶(1991)。皇民化運動前後的台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思與言,29(4),1-36。
  43. 王立達(1958)。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來的詞彙。中國語文,68,90-94。
  44. 王叔岷(1988)。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5. 左玉河(2012)。日據時期臺灣的墨學研究―以黃純青、連雅堂、張純甫等人為中心的考察。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5),73-83。
  46.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47. 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
  48. 江夏生(1959)。晴園老人黃純青先生略傳。臺灣文獻,10(2),201-202。
  49. 呂不韋編、林品石註譯(1985)。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0. 李建欣(2009)。評述張純甫之《非墨十說》―以〈非利說〉、〈墨子非兼愛說〉、〈墨子非非攻說〉為例。哲學與文化,36(7),159-179。
  51. 李春生、李明輝編、黃俊傑編、黎漢基編(2004)。李春生著作集.附冊。台北:南天書局。
  52. 阮元編(1979)。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出版社。
  53. 孫詒讓(2001)。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54. 翁聖峰(2008)。日治時期黃純青的文學與文學觀。臺北文獻,直字166,93-142。
  55. 翁聖峰(1994)。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45(3),5-16。
  56. 翁聖峰(2006)。一九三○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1),1-22。
  57. 高亨(1973)。墨經校詮。台北:樂天出版社。
  58. 陳平原(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59. 陳培豐、王興安編譯、鳳氣至純平編譯(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60. 陳婉琪(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1. 陳瑋芬(2005)。「漢學」、「儒教」、「孔子教」與「支那學」―由「儒學」的表述論近代日本漢學之內涵與特徵。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
  62. 彭雅芬(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63. 黃美娥(2003)。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64. 黃美娥(2004)。文學現代性的移植與傳播―臺灣傳統文人對世界文學的接受、翻譯與摹寫。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
  65. 黃美娥編(1998)。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66. 楊名龍(2008)。張純甫《非墨十說》之非墨觀點。儒學研究論叢:日據時期台灣儒學研究專號
  67. 溫惠玉(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68.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69. 蔡翔任(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民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0. 鄭杰文(2002)。二十世紀墨學研究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71. 鄭杰文(2006)。中國墨學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72. 謝汝銓(1992)。雪漁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惠齡(2019)。中日體驗與跨文化視域-析論魏清德和吳濁流域外紀行。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9,111-149。
  2. 李威寰(2017)。近50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臺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當代儒學研究,22,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