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歌仔戲引用流行歌曲的途徑與發展原因

并列篇名

The Use of Pop Songs in Taiwanese Opera: The Ways and the Stimuli

作者

劉南芳(Liu, Nan-Fang)

关键词

歌仔戲 ; 流行歌 ; 胡撇仔戲 ; 活戲 ; 大眾文化 ; Taiwanese opera ; pop songs ; O-pei-la-hi ; improvised performance ; mass culture

期刊名称

台灣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16 / 06 / 01)

页次

135+137 - 19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32年第一首台語流行歌〈桃花泣血記〉灌錄成唱片發行,當時的台灣流行歌曲習慣採用整齊規律的詞格和「分節歌」的形式,每一節的音樂旋律反覆,具有濃厚的民謠風味;當時台灣內台歌仔戲就會引用流行歌曲作為「新調」,與傳統曲調穿插著使用,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戰後,當演員演唱流行歌曲時會吸引商業劇場的觀眾,讓他們覺得新奇和有變化。 戰後由於廣播歌仔戲、和電視歌仔戲蓬勃發展,對於新曲調的需 求促使當代的流行歌曲持續被歌仔戲借用。另一方面大量新編劇目的 產生,讓歌仔戲在音樂上也想追求新穎變化,流行歌曲的新奇感有助於演員的表演、並且受到觀眾歡迎;特別是在新編的「胡撇仔戲」當中,流行歌曲所占的篇幅日益擴大,幫助歌仔戲可以和其他的通俗娛樂展開競爭。台灣歌仔戲和流行音樂持續不斷地交流,讓流行歌曲的歌詞內容、或是歌曲意境都深入地融合在歌仔戲的表演之中。本文嘗試從日治時期的歌仔戲、戰後內台歌仔戲、及外台「胡撇仔戲」三個階段敘述台灣歌仔戲引用流行歌的情形,並分析歌仔戲 與流行歌能夠互相交流的原因;包括演唱方法的相似有助於歌仔戲對於新歌曲的吸收;「活戲」的表演形式為流行音樂留下寬廣的發展空間;以及大眾文化中的「商業性」要求促成了流行歌與戲劇表演的結合。從歌仔戲的發展歷史上來觀察,流行歌進入台灣歌仔戲的表演體系中是一種「必然」;經過了時間的演進,流行歌曲已經成為歌仔戲音樂中的「必要」。在台灣歌仔戲從「民間文化」過渡到「大眾文化」的歷程中,從吸收「民謠」到引進「流行歌曲」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特徵。

英文摘要

The first pop song in Taiwanese language, 'The-hue-khip-hue-ki' (Weeping Peach Blossoms), was recorded and released in 1932. During this period, it was common to apply a neat, regular form and a 'couplet' structure to Taiwanese pop songs. Melodies were repeated in every section, creating a strong folk music atmosphere. At that time, popular music was played in indoor Taiwanese operas as 'new tunes,' together with traditional opera music. This phenomenon continued into the post-war years as performing pop songs created a fresh and different look for Taiwanese opera, which became an attraction for audiences of commercial theatres. While Taiwanese opera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s developed prosperously in the post-war period, the need for new tunes enhanced the use of popular music in Taiwanese opera. Moreover, the growing production of new repertoires encouraged the pursuit of innovative changes in Taiwanese opera music. The freshness of pop songs inspired actors in their performances and was welcomed by audiences. In particular, pop songs were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the new creation 'O-peila- hi,'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iwanese opera among all popular forms of entertainment. The continuous interchange between Taiwanese opera and popular music made the content of pop song lyrics or the mood of the songs deeply integrated into Taiwanese opera performanc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phenomenon of employing pop songs in Taiwanese opera in three stages: 1) Taiwanese opera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2) indoor Taiwanese opera in the post-war years; and, 3) outdoor 'O-pei-la-hi.' In addition, factors that motivated the interchange between Taiwanese opera ad pop songs are analyzed. Such factor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a similarity of singing methods aided the incorporation of new songs into Taiwanese opera; second, 'improvised performance' open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music; and third, the demand for 'commerciality' within mass culture promo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op songs and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opera,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it was 'inevitable' that pop songs w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aiwanese opera performances, and as time passed, pop songs became 'indispensable' for Taiwanese opera music. It is no doubt a significant feature that Taiwanese opera underwent a change from absorbing fol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世雄(2010)。論戲曲劇種的變異―從歌仔戲說起。戲曲學報,8,153-169。
    連結:
  2. 陳龍廷(2013)。跨媒體性.浮動的能指: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戲劇學刊,18,97-122。
    連結:
  3. 劉南芳(2006)。試論台灣歌仔戲唱詞中民間傳統的特徵。台灣文學研究學報,3,177-216。
    連結:
  4. (2001)。傳統歌仔戲輯錄,歌仔戲卷,拱樂社劇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5. 外台歌仔戲演出影片:林玲月提供。
  6. 莊永明書房「苦酒滿杯心酸酸」(網址:http://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12.html,引用時間2016年1月)。
  7. (2010)。戀戀三重埔―三重影歌星史。台北縣:三重市公所。
  8. 「台灣長雲樂集」(網址:http://blog.udn.com/gogo7637/16452605,引用時間2016年1月)。
  9. 「台灣拉吉歐―飛虎製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IvaApc7QI,引用時間2015年12月)。
  10. 《包羅萬象歌仔調》第11集〈望鄉調的世界〉(廣電基金會製作,1989年出版)。
  11. 許菱珊、黃珺亞採訪製作,《風城中的菅芒花―歌仔戲苦旦名伶鄭金鳳口述歷史》(花蓮:慈濟大學傳播學系97 級畢業製作)頁6-7。
  12. 葉青,《人面桃花》(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uz OQ_ea7w,引用時間2015年12月)。
  13. Gans, Herbert J.、黃玉蘭譯、黃絹絹譯(1984)。雅俗之間―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台北:允晨文化。
  14. 朱秋華(2002)。西方音樂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5. 江秋華(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16. 李雲騰(1994)。最早期(日據時代)台語創作歌謠集101首。李雲騰出版。
  17. 林良哲(2015)。台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白象文化出版。
  18. 施佩琳(2015)。傳播與流變―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9. 約翰.費斯克、王曉玨譯、宋偉杰譯(2006)。理解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
  20. 徐麗紗、林良哲(2000)。台語流行歌與歌仔戲音樂發展的相關性:以日治時期老唱片為中心的探討。中華民國民族音樂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1. 徐麗紗、林良哲(2007)。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宜蘭: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2. 張苑玲(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23. 梁寶華編、梁信慕編(2012)。粵劇藝術之創意:表演、劇本、音樂、傳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土文化及創意教育研究觀測所。
  24. 陳幼馨(2010)。臺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稻香出版社。
  25. 陳守仁(2007)。香港粵劇劇目概說─1900-200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
  26. 陳守仁(1999)。香港粵劇導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
  27. 陳培豐(2015)。由閨怨、港邊男性到日本唱腔―1930-1960年代臺語流行歌的流變。台灣史研究,22(4),35-82。
  28. 黃文車(2008)。從林清月的唱和歌謠看白話歌詞到台語片歌曲集台語劇的發展。屏東教育大學學報
  29. 黃信彰(2009)。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30. 黃偉(2012)。廣府戲班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1. 黃裕元(2014)。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台史。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32. 黃慧琥(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33. 葉志良(2004)。大眾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
  34. 劉南芳(2006)。試論台灣內台“胡撇仔戲"的發展途徑及其創作特色。歌仔戲的生存與發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35. 劉南芳(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36. 劉南芳(2013)。活戲的即興表現與定型書寫的影響。台閩民間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37. 黎鍵(2010)。香港粵劇敘論。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38. 謝筱玫(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39. 謝筱玫(2003)。歌仔戲胡撇子劇目研究。百年歌仔 : 2001 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40. 簡上仁(2014)。從〈鹽埕區長〉到〈我愛高雄〉―高雄歌謠50年。民報文化雜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