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研究

并列篇名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Integrated into Game Design Program on Creativity for the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DOI

10.6502/SEF.2014.16.62-78

作者

王姿琴(Zi-Qin Wang);張世彗(Shih-Hui Chang)

关键词

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 ; 國小資優生 ; 創造 ;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Integrated into Game Design Program ; ElementarySchool for Gifted students ; Creativity

期刊名称

特教論壇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4 / 06 / 01)

页次

62 - 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的影響。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實驗組為臺北市幸福國小中年級資優班學生14人,對照組為同市美滿國小資優班學生21人。以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圓形版、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及創造力作品評量單為工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百分率及肯德爾和諧係數作處理,獲得下列發現:(1)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能顯著提升國小資優生的創造力之流暢性、獨創性及精密性;(2)創造思考融入遊戲創作教學方案能顯著提高國小資優生多種創造性傾向,包括冒險性、好奇性及想像性;(3)實驗組學生的創造力能在學生的遊戲創作成品中展現。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Besemer, S.,O'Quin, K.(1999).Confirming the three-factor Creative Product Analysis Model in an American sampl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2,287-296.
  2. Besemer, S.,Treffinger, D. H.(1981).Analysis of creative products: Review and synthesis.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5(3),158-178.
  3. Carruthers, P.(2002).Human Creativity: Its Cognitive Basis, its Evolution, and its Connections with Childhood Pretence.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53(2),225-249.
  4. Csikszentmihalyi, M.(1996).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Collins.
  5. Johnson, J. E.、Christie, J. F.、Yawkey, T. D.、吳幸玲譯、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6. Prompramot, S.,Blashki, K.,Nichol, S.(2007).Learn to design vs design to lear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terfaces and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Lisbon, Portugal:
  7. Russ, W. S.(2003).Play and Creativity: developmental issue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7(3),291-303.
  8. Taylor, S. I.,Rogers, C. S.(2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fulness and Creativity of Japanese Preschool Childr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33(1),43-49.
  9.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10. 王志誠(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11. 江育賢(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12. 江偉志(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13.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14. 李乙明(2007)。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台北市:心理。
  15. 李奇展(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16. 李明宗(1993)。如何擴展兒童的遊戲機會─由文化的觀點探索。第一屆兒童遊戲空間規劃與安全研討會
  17. 周玄祥(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
  18.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台北市:心理。
  19. 林幸台、曾淑容(1978)。智慧的遊戲。台灣:省立教育學院特教系。
  20. 林敏煌(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21. 洪國峻(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22. 高鈺濡(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3. 張書維(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4.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25. 許珮芸(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26. 郭龍(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7. 陳仁傑(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
  28. 陳念農(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
  29. 陳炳丞(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30. 陳慧英(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1. 黃郁芳(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2. 劉力君(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央大學。
  33. 蔡藝蔆(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34. 賴志雄(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市,嶺東科技大學。
  35. 簡毓輝(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銘傳大學。
  36. 蘇英嘉(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嶺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