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受用角度考察唐君毅先生由疾病證悟人生
|
并列篇名
|
The Aspect of entertainment to analysis Tang Junyi Enlightenment the meaning of Life from the disease
|
作者
|
楊自平(Tzu-Ping Yang)
|
关键词
|
唐君毅 ; 《病裡乾坤》 ; 《人生之體驗》 ; 儒家 ; 當代新儒家
|
期刊名称
|
當代儒學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19期(2015 / 12 / 01)
|
页次
|
165
-
19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唐君毅先生為當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曾寫過一系列人生體驗之論著。面對自身病痛,不但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珍視此難得的機會,在生命最脆弱無助的時刻,透過自身力量,將過去所思所學與當下所觀所感,從病痛中悟得哀樂相生的智慧,體悟到真正的天命,即人生便是哀樂相生的歷程。這類生命體驗之作,不是通過思辨論證,而是透過毫不掩飾的自剖,真誠面對自己的限制,是真正的「受用」儒家的生命之學。目前傳世之作,像唐氏如此深刻自剖的儒者寡矣。透過融攝傳統儒家思想,又開展出新義涵,正是唐氏的貢獻所在。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吳汝鈞(1987)。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1,123-135。
連結:
-
岑溢成(1992)。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9,27-54。
連結:
-
曾昭旭(2007)。論唐君毅先生在愛情學上的先驅地位。鵝湖月刊,381,19-23。
連結:
-
李開復Facebook:URL=https://zh-tw.facebook.com/kaifulee
-
王守仁、吳光編校(2014)。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長安出版社。
-
牟宗三(1988)。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牟宗三(1978)。哀悼唐君毅先生。鵝湖月刊,33,2-4。
-
吳汝鈞(2005)。純粹動力現象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李開復(2015)。我修的死亡學分。臺北:天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林安梧(1995)。開啟「意義治療」的當代新儒學大師─唐君毅先生。鵝湖月刊,235,2-5。
-
林安梧(2002)。再論「儒家型的意義治療學」─以唐君毅先生的《病裡乾坤》為例。鵝湖月刊,328,7-16。
-
林安梧(1987)。邁向儒家型意義治療學之建立以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為核心的展開。鵝湖月刊,172,19-27。
-
唐君毅(2002)。青年與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
唐君毅(1996)。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唐君毅(1980)。病裡乾坤。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
-
唐君毅(1985)。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單國璽、林保寶(2008)。生命告別之旅。臺北:天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曾昭旭(1991)。唐君毅先生與當代新儒學。鵝湖月刊,194,18-24。
-
劉宗周(1991)。人譜。臺北:廣文書局。
-
鄭志明(2004)。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臺北:大元書局。
-
戴明揚(1978)。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
謝方回(1981)。憶先夫唐君毅先生。書目季刊,40(4),59-83。
-
謝方回(1982)。對先夫唐君毅先生的一些追憶。鵝湖月刊,80,56-57。
|
被引用次数
|
-
黃文樹(2022)。唐君毅的生命教育觀-以《人生之體驗》為主要線索之考察。修平學報,43,1-30。
-
施盈佑(2019)。論戴震「理-禮」架構的客觀現實義涵。淡江中文學報,41,183-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