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近50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臺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并列篇名

Th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Taiwanese Confucianism from Ming Zheng to Early Postwar Period in the Past Fifty Years(1960~2016)

作者

李威寰(Li, Wei-huan)

关键词

臺灣儒學 ; 臺灣儒教 ; 臺灣學術思想 ; 研究回顧 ; 研究展望 ; Taiwanese Confucianism ; Taiwanese Confucian Religion ; Taiwanese Academic Thought ; Research Retrospect ; Research Prospects

期刊名称

當代儒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7 / 06 / 01)

页次

85 - 1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針對1960至2016年以「明鄭至戰後初期臺灣儒學」為對象的研究成果,囊括並回顧了文教史、學術思想史、儒教研究、文學研究等領域的研究文獻。筆者認為目前專書與文獻集的出版狀況尚有待學界努力;也指出臺灣儒學研究在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偏重與發展空間。具體而言,清代臺灣的經學研究、日治時期以後文教史中的儒學因素、戰後初期儒學思潮與文化運動的發展等領域,都還能進一步擴展。再者,以宗教為主題的儒教研究,與以文學作品為對象的研究,可以提供傳統儒學研究不同的視野,是值得臺灣儒學領域加以參考的。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dissertates about findings of "Taiwanese Confucianism between Ming Zheng and early postwar" studies since 1960 to 2016, which retrospects papers on history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history of academic and thought, confucian religion sdudies, literature studies. I indicate the quality of books and document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re're different focal points and undeveloped field in the studies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Concretely speaking, first, The research on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aiwan Qing dynasty, confucianism factors i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since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though and cultural movement in early postwar, which could be developed further. Secondly, studies which research confucianism as a religion issue, and studies which focus on literature, provide different visions for regular confucianism studies, especially in Taiwanese cofucianism stud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淑蕙(2010)。日治時期臺灣「燈謎」對《詩經》的運用。高雄師大學報,29,71-97。
    連結:
  2. 江燦騰(2013)。日治昭和初期臺灣儒佛知識社群的詮釋衝突。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2,145-177。
    連結:
  3. 李世偉(2011)。海濱扶聖道: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民俗曲藝,172,205-230。
    連結:
  4. 李威寰(2015)。論「一九三○年臺灣儒墨論戰」─前史、論述、殖民地情境。臺灣文學研究,8,99-151。
    連結:
  5. 林美秀(2010)。清領時期吳德功儒學價值觀念的形成。興大人文學報,44,111-138。
    連結:
  6. 林淑慧(2008)。儒教與風俗─施瓊芳、施士洁散文所呈現的文化面向。東華漢學,8,141-173。
    連結:
  7. 林淑慧(2007)。世變下的書寫:吳德功散文之文化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9-40。
    連結:
  8. 林朝成、盧其薇(2009)。從鰲峰書院到海東書院:論清代臺灣朱子學的二個向度。東華漢學,9,281-324。
    連結:
  9. 林耀潾(2005)。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13,195-214。
    連結:
  10. 翁聖峰(2006)。《鳴鼓集》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臺灣文學學報,9,83-104。
    連結:
  11. 張高評(2004)。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下)。漢學研究通訊,23(4),1-10。
    連結:
  12. 張高評(2004)。臺灣近五十年來《春秋》經傳研究綜述(下)。漢學研究通訊,23(4),1-10。
    連結:
  13. 張靜茹(2007)。試論鄧傳安建構在臺儒學系譜的意圖─以倡建鹿港文開書院始末為例。國文學報,41,37-72。
    連結:
  14. 梁淑媛(2011)。傾聽神諭:臺灣宣化「鸞賦」的倫理向度探析。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0,39-70。
    連結:
  15. 傅正玲(2002)。臺灣儒家經典教育的歷程考察。鵝湖月刊,28(5),29-39。
    連結:
  16. 游勝冠(2009)。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8,275-306。
    連結:
  17. 楊晉龍(2015)。民國肇建前新竹地區鸞書使用《詩經》表現探論。清華中文學報,13,107-152。
    連結:
  18. 謝明如(2010)。日治初期臺灣地方教育會之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3,231-272。
    連結:
  19. 顧敏耀(2011)。臺灣清領時期經學發展考察。興大中文學報,29,193-212。
    連結:
  20. 鄭水萍:〈臺灣儒學會議的省思─南臺灣與原臺灣〉,《中國時報》第4 版,1997 年4 月14 日
  21. 張亨:〈臺灣儒學發展問題管見〉,《中國時報》第18 版,1988年9 月5、6 日。
  22. Li, Su-san(1998).Brown University.
  23. 卜問天(1988)。邁向「吾與汝」的儒學─臺灣儒學運動的省思片段。鵝湖,14(5),54-55。
  24. 子安宣邦(2008)。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5. 子安宣邦(1998)。儒教文化の多元性─「台湾儒学国際学術シンポジウム」から─。思想,883,96-109。
  26. 川路祥代(2002)。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儒學」.「漢文」.「修身」。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2-4。
  27. 川路祥代(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8. 川路祥代(2002)。日治初期臺灣之「漢文」教育。南臺應用日語學報,2,165-185。
  29.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0. 尤隨終(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31. 方彥壽、黃麗奇、王飛燕(2013)。閩臺書院刻書的傳承與發展。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5-12。
  32. 王先慎、鍾哲點校(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中國書店發行)。
  33. 王志宇(1997)。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鑾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34.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35. 王惠琛(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36. 王順隆(1999)。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4),107-127。
  37. 王鎮華(1986)。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故鄉出版社。
  38. 江啟綸(2015)。日治中晚期臺灣儒學的發展與變異─以孔教報為主要分析對象(1936~1938)。新北:花木蘭出版社。
  39. 何治萱(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40. 吳文星(1988)。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1),101-108。
  41. 吳文星(1978)。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62-89。
  42. 吳文璋編(2003)。儒學與社會實踐─第三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43. 吳平常(2001)。記民國四十年代臺灣農村的漢文私塾。社教資料雜誌,278,10-12。
  44. 吳進安(2009)。清朝臺灣儒學中的朱子學意涵與詮釋。漢學研究集刊,8,53-76。
  45. 呂若淮(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46. 宋光宇(1994)。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4),163-191。
  47.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
  48. 李明輝編(2010)。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9. 李淑珍(2004)。徐復觀在臺灣。當代,198,66-85。
  50. 李淑珍(2004)。徐復觀在臺灣。當代,199,88-105。
  51. 李進添(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52. 李穎(2005)。清代臺灣儒學文化的地域分佈及其原因。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3),19-21。
  53. 杜維超、張盛文(2013)。實學與閩學在臺灣儒學發展中的思想對立及合流。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3),67-71。
  54. 卓枚君(2006)。日治時期臺灣戲劇現代性論述的萌芽─以1918-1920彰化崇文社戲劇改良徵文為例。戲劇學刊,4,27-55。
  55. 林美惠(2016)。臺灣儒教詩與清代文廟樂。臺南:復文圖書有限公司。
  56. 林淑慧(2009)。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57. 林淑慧(2007)。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58. 林淑慧(2004)。竹塹文人鄭用錫、鄭用鑑散文的文化意涵及其題材特色。中國學術年刊,26,173-204。
  59. 林登昱(1997)。危機與變遷─民國四十年代的儒學傳播新主題。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60. 林瑛琪(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
  61. 林慶彰(1994)。臺灣近四十年來詩經學研究概況。文學遺產,1994(4),119-125。
  62. 林慶彰(2002)。吳德功《瑞桃齋文稿》所反映的儒學思想。明清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
  63. 林慶彰編(2000)。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4. 林慶彰編、蔣秋華編(2013)。清領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華藝學術出版社。
  65. 林耀潾(2001)。謝金鑾的儒學思想與實踐。「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6. 林耀潾(1998)。清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的儒學思想與實踐。成大中文學報,6,129-148。
  67. 邱惠燕(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68. 金培懿(2008)。日治時期臺灣學者的儒學反思內涵─由周定山的〈「儒」是什麼?〉一文談起。儒學研究論叢,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研究專號,107-132。
  69. 施懿琳(1997)。由反抗到傾斜─日治時期彰化文人吳德功身份認同之分析。中國學術年刊,18,317-344+444-445。
  70. 柯若樸(2002)。「民間儒教」概念之試探:以臺灣儒宗神教為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4,31-38。
  71. 柯喬文(2008)。彰化崇文社崇孔祭儀與孔教思想。彰化文獻,11,25-50。
  72. 洪子偉編(2016)。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北:中央研究院。
  73. 洪素香(2015)。檢視清代儒學教育在臺灣─清代臺灣儒學詩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
  74. 秦四霞(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75. 翁聖峰(2007)。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6. 翁聖峰(2000)。日據時期(一九二〇~一九三二)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臺灣文獻,51(4),285-307。
  77. 翁聖峰(2009)。日治時期臺灣孔教宗教辨─以臺灣文社及崇文社為論述中心。文學視域,臺北:
  78. 翁聖峰(2009)。《鳴鼓集》反佛教破戒詩歌的意識與內涵。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2,309-334。
  79. 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張光前點校(2004)。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80. 高焜源(2015)。徐復觀思想研究:一個臺灣戰後思想史的考察。新北:花木蘭出版社。
  81.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編(2005)。臺灣與遺民儒學:1644 與1895 學術研討會,臺北:
  82.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編(2005)。「臺灣儒學文獻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
  83. 張立文(2004)。中國學術的界說、演替和創新─兼論中國學術史與思想史、哲學史的分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1-9。
  84. 張深切(1998)。孔子哲學評論。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85. 張瑜庭(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國際漢學研究所。
  86. 梁淑媛(2011)。飛登聖域:臺灣日治時期鸞堂賦的書寫策略與場域觀。儒學研究論叢,4,247-281。
  87. 梅家玲編(2013)。臺灣研究新視野:青年學者的觀點。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8. 莊幸如(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日本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89. 莊金德(1973)。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90. 許炎初、蘇全正(2006)。「臺灣儒學」發展的一些省思與如何具體實踐之道。建國科大學報:人文類,25(2),47-65。
  91. 郭妍伶(2008)。川路祥代教授與日治時期臺灣儒學研究。國文天地,23(9),20-24。
  92. 陳名實(2008)。閩臺儒學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93. 陳名實(2011)。臺灣儒學現代化與中國認同。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1(6),26-32。
  94. 陳名實(2010)。鴉片戰爭後臺灣儒學傳統與民族精神的重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0(3),86-91。
  95. 陳名實(2014)。臺灣儒學傳承與政治認同。福州:海風出版社。
  96. 陳名實、林國平(2007)。臺灣儒學傳統與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閩臺文化交流,2007(1),40-45。
  97. 陳宏志(2012)。近年大陸臺灣儒學研究述評。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0-45。
  98. 陳宏志(201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天津,南開大學哲學院。
  99. 陳南要(1974)。儒宗神教的考證。臺中:鸞友雜誌社。
  100. 陳建男(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101. 陳昭瑛(2001)。臺灣儒學的當代課題:本土性和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2. 陳昭瑛(2010)。臺灣儒者論儒學的普世價值:王敏川與徐復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5。
  103. 陳昭瑛(2011)。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4. 陳昭瑛(2005)。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5. 陳昭瑛(2009)。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 陳益源編、鄭大編(2014)。科舉制度在臺灣,臺北:
  107. 陳婉琪(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108. 陳瑞霞(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109. 陳瑋芬(2005)。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10. 彭筱芸(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古典文獻組。
  111. 游勝冠(2012)。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112. 黃君名(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113. 黃典權(1966)。明代臺灣之儒風及其影響。孔孟月刊,4(9),11-12+16。
  114. 黃東珍(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15. 黃俊傑(1993)。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
  116. 黃俊傑(2011)。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17. 黃俊傑(2011)。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18. 黃美娥編(1998)。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19. 黃師樵(1965)。臺灣日據時代的崇孔思想。孔孟月刊,3(9),15-16。
  120. 黃進興(1994)。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21. 黃新憲(2002)。臺灣的書院與鄉學。北京:九州出版社。
  122. 黃麗生(2010)。清代臺灣儒學邊緣位格的構成─以渡臺仕儒的朱子論題為中心。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集刊,廈門:
  123. 黃麗生(2010)。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24. 楊晉龍(2001)。臺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一九四九~一九九八)。漢學研究通訊,20(3),28-50。
  125. 楊書瑋(2013)。臺灣清治末期散文中的文化論述研究(1871-1895)。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126. 葉海煙(2005)。臺灣儒學的主體性問題。第四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臺北:
  127. 葉憲峻(1999)。清代臺灣儒學教育設施。臺中師院學報,23,187-203。
  128. 葉憲峻(2008)。清代臺灣儒學與孔廟之設置。社會科教育研究,13,185-206。
  129. 葉憲峻(2003)。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30. 廖仁義(1990)。異端觀點─戰後臺灣文化霸權的批判。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31. 廖威茗(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
  132. 廖美玉編(1999)。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133. 廖堂智(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134. 廖紫吟(2011)。音樂家江文也及其經學著作《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の音樂論》。國文天地,26(11),97-110。
  13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4)。臺灣教育碑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36. 劉正剛、許云(2006)。康熙時期臺灣學宮建設經費探析。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112-119。
  137. 增田福太郎(1996)。台湾本島人の宗教。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38. 潘朝陽(2001)。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9. 潘朝陽(2011)。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40. 潘朝陽(2008)。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41. 潘勳(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142. 蔣竹山(1997)。評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民間宗教,3,363-370。
  143. 蔣素芝(2007)。論康雍乾時期臺灣儒學的區域性特徵。韶關學院學報,28(2),105-107。
  144. 蔡振豐(2010)。臺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以臺灣認同論述為主的討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6-15+22。
  145. 蔡淵洯(1995)。清代臺灣的學術發展。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46. 蔡翔任(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47. 蔡錦堂(2006)。教育勅語、御真影與修身科教育。臺灣史學雜誌,2,133-166。
  148. 蔡栢傑(2012)。維繫傳統?殖民共謀?試論「殖民地儒學」的時代表徵:以魏清德的文言小說為例。第九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149. 蔡栢傑(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150. 鄭志明(1996)。臺灣善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宗教哲學,2(4),155-176。
  151. 鄭志明(2008)。臺灣儒學的社會關懷。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16-207。
  152. 鄭志明(1988)。臺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
  153. 賴貴三(2013)。臺灣易學人物志。臺北:里仁書局。
  154. 賴貴三編(2005)。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
  155. 謝崇耀(2008)。日治初期新舊學之爭的歷史考察與時代意義。人文社會學報,4,199-229。
  156. 蘇子媖(201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157. 蘇世昌(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58. 蘇純婉(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159. 蘇瑞鏘(2011)。《民主評論》的新儒家與《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關係變化初探:以徐復觀與殷海光為中心的討論。思與言,49(1),7-44。
  160. 蘇瑞鏘(2007)。民主與傳統的辯證─1950 年代後期臺港自由主義者與新儒家的論戰以及研究方向初探。彰中學報,24,109-124。
  161. 鐘瓊芳(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162. 呉宏明(2016)。日本統治下台湾の教育認識:書房・公学校を中心に。橫濱:春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