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教科書市場化議題之論述分析

并列篇名

A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Critical Issue of Textbook Marketization

DOI

10.6481/JTR.200812.0001

作者

詹美華(Mei-Hua Zhan)

关键词

教科書開放 ; 教科書市場化 ; 論述分析 ; 議題 ; textbook reform ; textbook marketization ; discourse analysis ; issue

期刊名称

教科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卷2期(2008 / 12 / 15)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教科書開放衍生3個主要議題:教科書市場化議題、教科書編審政策議題、教科書使用相關議題。本文即以教科書市場化議題為文本,進行教科書新聞報導的媒介論述分析,蒐集民國90年9月1日至92年12月31日期間,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的教科書新聞報導,首先進行議題表面敘事結構分析以瞭解議題的發展;其次找出議題中的爭議性事件—以教科書商聯合抵制議價事件為例,探討支撐事件發展的文本脈絡與主要論述;最後就事件的爭議性焦點—市場化教科書亟待建立專業計價制度、政府在教科書市場中的角色與定位尚待釐清,進行批判和省思。文末,對論述分析方法提出反思,嘗試為教科書研究提供另一番不同的視野。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ritical issue of textbook marketization. Through gathering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on textbooks related to curriculum refor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1-9) from major newspapers, the researcher summarized three main issues related to curriculum reform: 1. textbook marketization; 2. textbook editing and review policy; 3. the use of textbooks. Here the researcher only examines the issue of textbook market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disputed issue and the reflection on polic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blem of textbook pricing is lacking an effective solution; 2.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textbook market should be redefined. This paper also critiques the approach of discourse analysi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連結:
  2. 戴曉霞(2000)。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44,35-60。
    連結:
  3. 顏秀如(2003)。教育市場化的省思與反思。學校行政,27,99-109。
    連結:
  4. Chubb, J. E.,Moe, T. M.,A. H. Halsey (Ed.)(1997).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New York:Pantheon.
  6. Whitty G.,Power, S.,Halpin, B.(1998).Denotation &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7. 卯靜儒、張建成(2007)。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8. 立法院(2002)。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1(77),386-387。
  9. 立法院(2001)。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0(44),963-964。
  10.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1. 李敦義(2000)。市場化理論分析及對臺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啓示。教育研究資訊,8(6),62-88。
  12. 周淑卿(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13. 林文達(1984)。教育經濟學。臺北市:三民。
  14. 邱麗珍(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15.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2007)。經濟學。臺北市:翰蘆圖書。
  16. 黃美惠(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17. 黃雪菲(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
  18.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1,22-23。
  19. 楊巧玲(2003)。知識經濟/商品化教育/績效學校:九○年代教育市場化的發展與挑戰。教育學刊,21,225-242。
  20. 詹美華(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1.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市:三民。
  22.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臺北市:五南。
  23.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的獨白與對話。臺北市:師大書苑。
  24. 歐用生(1997)。教科書事件平議。國民教育,37(3),3-10。
  25. 歐用生、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2003)。教科書之旅。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26.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27. 鄧鈞文(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28.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臺北市:正中。
被引用次数
  1. 馮美滿(2014)。國中臺灣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批判論述分析-以翰林(2013 版)教材內容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3,81-108。
  2. 詹美華、彭致翎(2011)。部編和民編教科書併行審定制政策之爭議分析。教科書研究,4(1),1-30。
  3. 章五奇(2010)。從後殖民觀點分析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全球關聯」內容。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2),1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