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民中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內容銜接情形之研究-以臺灣史「史前文化與原住民」為例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of Taiwan Prehistoric and Aboriginal Culture in Primary to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DOI

10.6481/JTR.200912.0053

作者

曾榮華(Jung-Hua Tseng);秦昇平(Sheng-Ping Chin);陳采憶(Tsai-Yi Chen)

关键词

課程銜接 ; 教科書 ; 社會學習領域 ; 課程組織規準 ;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 textbooks ; social studies learning area ; curriculum organizing criteria

期刊名称

教科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卷2期(2009 / 12 / 15)

页次

53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銜接情形。採用內容分析法對H版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2007年版國民小學第六冊及2008年版國民中學第一冊的臺灣史「史前文化與原住民」單元做內容之分析與探討。本研究首先以質性分析來論述此一單元內各個主題的呈現,符合課程組織中的哪些規準及原則,再針對附圖的重複情況,進行量化的統計探討;最後,透過實徵研究釐清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的銜接情形,並分析、歸納研究結論如下:一、在課文敘述方面:國民中學教材各個主題大多都能以國民小學所呈現過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加深加廣,符合課程組織的規準以及原則。唯在「史前文化遺址」與「原住民的社會組織」的主題中,國民中小學教材幾乎完全相同,並無任何加以加深加廣的敘述。另外,在「原住民的生活藝術」主題中,只有在國民小學教材中呈現,國民中學教材對此則付之闕如,更遑論加深加廣的延伸,教材銜接情形有待改進。二、在圖片呈現方面:國民中小學教材除了兩幅圖完全雷同外,其餘圖片均未重複使用,且皆能以不同形式重複展示基礎、重要的觀念,並加深加廣地進行內容的擴充,符合課程組織的規準及原則。最後,根據研究結論,針對國民中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內容銜接提出相關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present study mainly explored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in primary to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The approach of content analysis was adopted to examine the two units "Prehistoric Culture and Aboriginal Culture" in the textbooks of primary schools in 2007 and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2008, published by H publisher. The study first involved a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clarify whether the curriculum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were met in the textbooks. Second,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proportion of repetition in graphs by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were provided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Most subjects in the secondary textbooks are based on primary textbooks and meet the curriculum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There are two subjects in secondary textbooks, The Ruins of Prehistoric Culture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Aborigines, which are similar to primary textbooks without any expansion, and so don't meet the curriculum criteria. Furthermore, Life Art of Aborigines is presented in primary schools, but is abs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2) The presentation of graphs: There are two graphs that are repeated, but the others are different and show the major concepts meeting the curriculum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Thereafter,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researchers provided suggestions to a review committee for textbooks, textbook editors, publishers, and school teacher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D. G.(1989).Developing and documenting the curriculum.Boston:Allyn & Bacon.
  2. Brady, L.(1995).Curriculum development.Australia, South Melbourne:Prentice Hall.
  3. Goodlad, J. I.,Su, Z.,P. W. Jackson (Ed.)(1992).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New York:Macmillan.
  4. McNeil, J. D.(1996).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5. Oliver, A. I.(1977).Curriculum improvement: A guide to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process.New York:Harper & Row.
  6. Ornstein, A. C.,Hunkins, F. P.(2009).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Boston:Pearson.
  7. Taba, H.(1962).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
  8. Tyler, R.(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丁瑞碧(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0. 王柏雄(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1. 王淑芬主編、張益仁主編(2007)。國民小學社會課本。臺南市:翰林。
  12. 全中平(2003)。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與自然課程標準課程在教材與教學上之銜接問題與處理。教育資料與研究,52,1-7。
  13. 吳淑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14. 吳淑菱(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15.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市:五南。
  16. 李而雅(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17. 杜維運(1999)。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
  18. 周成美(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19. 林天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
  20. 林后淳、吳毓瑩(2004)。中小學教育銜接的背景與努力方向。教育研究月刊,127,143-151。
  21. 林宗義(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22. 林幸誼(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3. 林建能(2002)。九年一貫教科書問題。師友月刊,420,38-40。
  24. 林美伶(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
  25. 林殿傑、張素貞(2002)。因應九年一貫課程銜接問題之探析。國民教育,43(2),20-27。
  26. 洪孟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27. 高鵬飛(1995)。淺談歷史想像力及其培養。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4,47-50。
  28. 張香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29. 張素貞(2003)。從九年一貫課程之「一貫」與「統整」探討學校實施課程銜接之可行做法。現代教育論壇,9,334-340。
  30. 張增治(2004)。如何做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銜接?。教育社會學通訊,50,12-15。
  31. 教育部(2000)。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組織運作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32.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33.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34. 陳明印(2002)。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的適應與因應。國民教育,43(2),10-19。
  35. 陳春梅(2001)。新編高中本國史(初版)有關臺灣日治時期教材之分析比較及其與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連貫性之探討。歷史教育,8,53-99。
  36. 陳昭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37. 陳秋紅(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38. 陳晚蓁(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
  39. 陳錦芬(2004)。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之探討與建議。教育研究月刊,127,130-142。
  40.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課程銜接與統整的推動與落實。臺灣教育,581,37-42。
  41.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42. 黃秀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編(1986)。試論現階段中華民國國中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以新編國中歷史第一冊為例。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43. 黃政傑(2003)。九年一貫課程銜接問題之分析。中等教育,54(6),120-135。
  44.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45. 黃煌道(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
  46. 楊文達(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47. 楊文達(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48. 趙淑君(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49. 歐用生(2004)。國民中小學課程的銜接與統整。現代教育論壇,11,354-365。
  50.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51. 蔡曉文(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52. 鄭明惠(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縣,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
  53. 賴季伶(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54. 賴進貴主編(2008)。國民中學社會課本。臺南市:翰林。
  55. 龍盈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