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大陸初中生對歷史教科書敘寫的認知理解探析-以義務教育「非洲」主題為例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History Textbook Narratives Regarding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Compulsory Africa-Themed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DOI

10.6481/JTR.201808_11(2).03

作者

周仕德(Shi-De Zhou3);劉翠青(Cui-Qing Liu)

关键词

初中生 ; 歷史教科書敘寫 ; 認知理解 ; 非洲主題 ; 實證研究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history textbook narratives ;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 Africa research ; empirical research

期刊名称

教科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2期(2018 / 08 / 15)

页次

57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基於國家歷史課程標準需要、初中生歷史深度學習、提升歷史教科書研究、另一視角推進中國大陸非洲研究需要,本研究以中圖社2006版非洲主題為例,嘗試探討初中生對歷史教科書敘寫的認知理解情況。先運用文獻分析法對國內外歷史教科書敘寫認知的現狀進行綜述、梳理歷史教學大綱和歷史課程標準中非洲主題知識的演變系統;使用自行編制選擇題和客觀題的問卷測試調查分析法,結合教師課堂觀察及輔助訪談,提出整合分析與對策。透過採用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思路,希望研究結果對今後改進和提高中國大陸歷史教科書的敘寫、中學生的歷史學習以及歷史教師、歷史教學實踐方面改進等提供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英文摘要

Based on the needs of national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istory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promoted Africa research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Mainland China to improve research on history textbooks. Taking the Africa-themed books of Sinomap Press in 2006 as an example, we explor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history textbooks. A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summarize the cognition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textbooks and present the thematic evolution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Africa in the history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Moreover, a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to study this theme. The research also included observation, an auxiliary interview,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following research plan was adopted: scrutinize subject matter contents in the history syllabus→implement test surveys using two types of questionnaire→perform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two types of results→ observe teaching (teaching process design)→analyze results→reflect on research result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 provide vit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istory textbooks in Mainland China, the history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Havekes, H.,Aardema, A.,de Vries, J.(2010).Active historical thinking: Designing learning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domain specific thinking.Teaching History,139,52-59.
  2. Smith, T. W.,Colby, S. A.(2007).Teaching for deep learning.The Clearing House: 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ssues and Ideas,80(5),205-210.
  3. Vanhulle, B.(2009).The path of history: Narrative analysis of history textbooks: A case study of Belgian history textbooks (1945-2004).History of Education,38(2),263-282.
  4. Wansink, B.,Akkerman, S.,Wubbels, T.(2017).Topic variability and criteria in interpretational history teaching.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49(5),640-662.
  5.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教學法教研室編(1986)。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北京市:人民教育。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北京市:人民教育。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4)。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北京市:人民教育。
  9. 中學歷史教學法編寫組(1980)。中學歷史教學法。鄭州市:河南人民。
  10. 方晨(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
  11. 方穎(2015)。臺灣與大陸高中歷史教科書敘事方式比較研究。教育評論,12,84-87。
  12. 王曉漁(2013)。歷史教科書的兩個怪圈和兩種敘事。同舟共進,5,7-9。
  13. 白月橋編(2006)。世界歷史。北京市:中國地圖。
  14. 何玲、黎加厚(2005)。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現代教學,5,29-30。
  15. 李秉德(198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北京市:人民教育。
  16. 李英(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蘭州市,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
  17. 李稚勇(2010)。歷史教育學新論。北京市:人民教育。
  18. 沈貞輝(1963)。指導學生閱讀歷史教科書的體會。歷史教學,8,52-55。
  19. 周仕德(2009)。中美兩國歷史教科書敘事之比較。歷史教學,9,53-59。
  20. 周仕德(2015)。社會科視域中的歷史教育核心知識概念建構研究。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
  21. 金相成編(1994)。歷史教育學。杭州市:浙江教育。
  22. 風笑天(2006)。社會研究方法。北京市:高等教育。
  23. 郝佩林(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揚州市,揚州大學歷史系。
  24. 馬燕坤、劉鴻武(2009)。自我表述與他者表述整合的非洲圖景。西亞非洲,9,15-19。
  25. 張忠祥(2015)。20 世紀70 年代以來非洲史學的新進展。史學集刊,4,4-13。
  26. 張明(2015)。非盟第25 屆首腦會議。人民日報,6(16),3
  27. 張迪(2010)。人教版中學歷史教科書敘事比較與社會學分析。基礎教育研究,15,30-31。
  28. 張國榮(2012)。民族主義與歷史知識的重構─以民國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四大發明」表述為例。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科版),5,94-100。
  29. 陳志剛、翟霄宇(2012)。歷史課程與教學論。北京市:科學。
  30. 陳國兵(2007)。歷史教學中的敘述。歷史教學,1,17-19。
  31. 陸文哉(1980)。談談中學歷史教科書的使用。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科版),1,144-146。
  32. 舒運國(2015)。非洲史研究滯後狀態亟待改變。中國社會科學報,12(22),8。
  33. 黃寶富、王力成(2015)。形象、民族及場域:歐洲視野下的非洲影像。當代電影,7,77-81。
  34. 黃顯華、霍秉坤(2005)。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北京市:人民教育。
  35. 福島正夫(1974)。對教學大綱和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日中關係的記述的要求。日本教育情況,3,18-21。
  36. 赫崇旺(1963)。使用歷史教科書的幾個問題。歷史教學,8,50-51。
  37. 趙亞夫、張漢林(2016)。日本歷史教科書的幾個重點問題─以中日戰爭的敘事為例。世界知識,2,60-63。
  38. 趙恒烈(1979)。要充分使用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學,9,56-58。
  39. 麼加利譯、Wiggins, G.、McTighe, J.(2003)。理解力培養與課程設計。北京市:中國輕工業。
  40. 劉軍(2003)。歷史教學的新視野。北京市:高等教育。
  41. 課程教材研究所編(1999)。20 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彙編(歷史卷)。北京市:人民教育。
  42. 鄭東暉(1993)。指導初一學生閱讀新編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學問題,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