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化性起偽:一種「社會參與」的學習歷程

并列篇名

Hua Xing Qi Wei: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作者

朱敏伶(Chu, Min-Ling)

关键词

荀子 ; 性 ; 偽 ; 化性起偽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 Xunzi ; nature ; civilization ; Hua Xing Qi Wei ; the general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期刊名称

哲學論集

卷期/出版年月

51期(2019 / 07 / 01)

页次

99 - 1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荀子承繼孔子的「習相遠」思想,造就其「化性起偽」的學說核心,其實質就是「積禮義而成君子」。本文根據《荀子》中的說法,說明「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意義,並探究教育部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與荀子學說裡相似的觀點。其中一項課程目標內容為「涵育公民責任」,可與荀子學說中探討「人如何成聖」的學習歷程相結合。另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有一項核心素養為「社會參與」,強調學習者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每個人都需要以參與方式培養與他人或群體互動的素養,以提升人類整體生活品質。見證人民追求群體中的「善」與「公共善」此一目標,從古至今,恆久不變。

英文摘要

Xunzi elucidated the Confucius's theory of "different habits". "Accumulate the righteousness and be a gentleman" constructed the theory of Xunzi's "Hua Xing Qi We". Based on the text of Xunzi, this article is attempted to inquire the meanings of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any goodness in human beings is acquired through conscious exertion." The similar viewpoint can be found in the general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One of the Curriculum Goals is "Inculcate Students' Civic Responsibility". A person can become a sage through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Social Participation" is a core competency of the general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accept diversity in society. Each individual must develop his or her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in a group sett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f all human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it is the same that people pursue the goal of "goodness" and "common good" in a group sett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方旭東(2007)。可能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月刊),34(12),55-68。
    連結:
  2. 潘小慧(2012)。荀子言性惡,善如何可能?。哲學與文化(月刊),39(10),3-21。
    連結:
  3. 潘小慧(2007)。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哲學與文化(月刊),34(12),41-54。
    連結:
  4.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8543_581357_62438.pdf,瀏覽日期:2019 年 1 月 25 日
  5. 王天海(2005).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王先謙(1996).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7. 朱敏伶(2019).從荀子的性惡論看「善」的實現.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 李哲賢(1994).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9. 李滌生(2000).荀子集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0. 李澤厚(1987).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縣樹林鎮:漢京文化出版社.
  11. 沈清松(1998)。論公民德行的陶成。哲學與文化(月刊),25(5),406-418。
  12. 徐復觀(1978).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梁啟雄(1983).荀子簡釋.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14. 陳望衡(2001).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市:華正書局.
  15. 傅斯年(2006).性命古訓辯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6.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2005).中國哲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17. 黃藿(2019)。民主社會中的公民德行與公民教育-教育哲學角度的省思。哲學與文化(月刊),46(4),3-21。
  18. 熊公哲(1980).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潘小慧(2013)。荀子以「君-群」為架構的政治哲學思考。哲學與文化(月刊),40(9),23-37。
  20. 潘小慧(2008)。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月刊),35(10),45-63。
  21. 潘德榮(1997).詮釋學導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2.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市:學生書局.
  23. 羅光(1990).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24. 關永中(1991).朗尼根的認知理論《洞察》卷一釋義.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