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關於中國文學史中物質性的思考

并列篇名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the Period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作者

伊維德(Wilt L. Idema);丁涵(Han Ding)

关键词

中國文學史分期 ; 物質技術 ; 機械印刷 ; 平版印刷 ; 紙張 ;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 Per iodization ; Manuscript culture ; Woodblock printing ; Mechanized printing and lithography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3 / 06 / 01)

页次

1 - 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來誕生了兩部重要的英語中國文學史:梅維恒(Victor Mair)主編的《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以及孫康宜(Kang-I Sun-Chang)、宇文所安(Stephen H. Owen)連袂主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這兩部作品之不同結構讓我們有理由重新思索中國文學史的分期問題。大量中國文學史遵循以基於朝代的分期模式,而我認為,對文學生產和消費均產生影響的文學系統中的最根本性變遷,並非緣於政權更迭,而是因為技術變革:例如紙的發明,印刷術的傳播,近現代印刷技術的引進,以及我們當代的數字化革命。其中一些每次技術改革的最重要影響將在下文簡要探討。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two major histor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appeared in English: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Victor Mair, an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Kang-I Sun-Chang and Stephen H. Owen. The different organization of these two works is reason to reconsider the period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ereas many histor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follow a periodization based on dynasties, I will argue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system of literature, affecting both its production and its consumption, are not due to political changes but to techn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the invention of paper, the spread of prin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printing technologies, and our current digital revolution.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sequences of each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s will be briefly discuss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翟理思(Herbert Giles):《中國文學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倫敦:威廉·海涅曼公司,1901 年。
  2. 王宇根(2011)。萬卷:在黃庭堅詩學及北宋後期的閱讀與書寫。馬薩諸塞坎布裡奇:哈佛大學亞洲中心。
  3. 包筠雅編、周啟榮編(2005)。中華帝國晚期的印刷和書籍文化。伯克萊:加州大學出版社。
  4. 包筠雅編、周啟榮編(2007)。文化貿易:清代至民國時期四堡的書籍交易。馬薩諸塞坎布裡奇:哈佛大學亞洲中心。
  5. 瓦格納(1997)。加入全球公眾:1870-1910 早期中國報紙中的文字,圖像與城市。奧爾巴尼: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
  6. 白芝編(1965)。從早期至第十四世紀至今中國文學選集。欉樹出版社。
  7. 克裡斯托佛.裡德(2004)。上海的古騰堡:中國的印刷資本主義 1876-1937。檀香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
  8. 吳芳思、馬克.巴納德(2010)。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世界上最早有日期記載的印刷書。倫敦:大英圖書館。
  9. 周紹明(2006)。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10. 阿蘭.威能(2010)。文學史。巴黎:阿爾芒科蘭。
  11. 查屏球(2011)。,未出版
  12. 約普.勒森(2008)。歐洲民族思想:一部文化史。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
  13. 孫康宜編、宇文所安編(2010)。劍橋中國文學史。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
  14. 海陶瑋(1965)。中國文學中的論題:提綱和書目。馬薩諸塞坎布裡奇:哈佛大學出版社。
  15. 梅維恒編(2001)。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16. 賈晉珠、威德塔(2011)。在印刷時代的知識與文本生產:中國,900-1400。萊頓:布里爾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吳懿倫(2022)。宇文所安〈文化唐朝〉的書寫策略及其文學史學意義。中國文學研究,54,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