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甲骨卜辭札記四則

并列篇名

Four Reading Notes o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作者

張宇衛(Yu-Wei Chang)

关键词

卜辭 ; 亦 ; 曷 ; 周 ; 登 ;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 and/also ; interrogation ; Zhou ; wield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3 / 06 / 01)

页次

43 - 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卜辭歷經百年來的學者研究,部分問題仍存有討論空間,本文藉由前人的已有成果上重新予以反思與檢討。文中論及:(一)「亦」處於動詞與否定詞之間,僅能視作副詞結構,未能通假作「夜」;(二)卜辭「□方」的「□」非「曷」字,「曷」字下方筆畫是由「匄」演變而來;(三)卜辭中僅存有「周」,過去釋為「周方」者,則應更正為「盧方」;(四)卜辭「□(登)」、「□(□)」未能等同,二者文例差異甚大。

英文摘要

Despite a-hundred-year scholarly research o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some questions in this field remain theoretically indeterminate and therefore it is not a satisfactory state of affair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reflects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ly, the word "亦" (and/also) could be only regarded as an adverb located between a verb and a negative word, rather than the word "夜" (night) derived from the method of phonetic loan. Secondly, "□" in the inscriptive words "□方" did not refer to "曷" (an interrogative word). The strokes of the lower part of "曷" was derived from "匄" (beseech). Thirdly,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contained only the word "周" (Zhou) but not "周方" (state Zhou). Therefore, we should correct the previous misinterpretation of "周方" as "盧方" (state Lu). Fourthly, the word "□" (to step or tread on) was not an equivalent to the word "□" (to offer/supply)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he meanings of the two words varied considerab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5)。胡小石論文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蔡哲茂:〈《甲骨文合集》及史語所藏甲綴合校正一則〉,先秦史研究室 2008/01/30。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jgzhh/659.html
  3. 丁聲樹:〈論《詩經》的「曷」、「何」、「胡」〉,《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10 本,1948年 4 月。
  4. 蔡哲茂:〈林泰輔《龜甲獸骨文字》新綴一則〉,先秦史研究室 2006/02/10。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785.html
  5. 于省吾編(199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6. 于省吾編(1996)。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7. 王人聰(2003)。甲骨文[難字,請見原文]、[難字,請見原文]釋讀辨析。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8. 王襄(2000)。簠室殷契徵文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9. 朱歧祥(2004).Meaning and Form:Essays in Pre-Modern Chinese Grammar.München:Lincom Europa.
  10. 朱德熙(1992)。長沙帛書考釋(五篇)。古文字研究
  11. 李存智(2010)。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12. 李孝定(1991)。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 李宗焜。論卜辭讀為「夜」的「亦」─兼論商代的夜間活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82(4)
  14. 沈培(2006)。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白厶)」字用為「登」證說。中國文字學報,2006(1)
  15. 宗靜航(1997)。「亦雨」、「夜雨」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16. 屈萬里(1984)。殷墟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7. 姚孝遂編(1988)。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
  18. 胡厚宣(1973)。甲骨學商史論叢。臺灣:大通書局。
  19. 胡洪瓊(2012)。殷墟出土銅質方行器功用考。中原文物,2012(4)
  20. 島邦男(1967)。殷墟卜辭綜類。東京:大安。
  21. 崔恆昇(2001)。甲骨文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2. 張玉金(1994)。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23. 張宇衛(2012)。卜辭「冎凡ㄓ疾」再探。第二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24. 張秉權(1992)。殷虛文字丙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25. 張政烺(2003)。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
  26. 張惟捷(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27. 曹錦炎編、沈建華編(2006)。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8. 許進雄(1979).Oracle bones from the White and other collections.Toronto, Canada:Royal Ontario Museum.
  29. 郭沫若(1971)。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
  30. 陳煒湛(2003)。甲骨文同義詞研究。甲骨文論集,上海:
  31. 陳劍(2007)。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32. 黃天樹編(2010)。甲骨拼合續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33. 黃銘崇(2008)。商王朝晚期的政治地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周年所慶學術研討會,臺北:
  34. 楊逢彬(2003)。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
  35. 楊樹達(2006)。積微居甲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裘錫圭(1990)。殷墟甲骨文考釋(七篇)。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
  37. 裘錫圭(1981)。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
  38. 趙平安(2009)。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9. 趙誠(1986)。甲骨文虛詞探索。古文字研究
  40. 劉利(2000)。先秦漢語助動詞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1. 劉桓(2006)。甲骨文字考釋四則。古文字研究
  42. 劉釗(1989)。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
  43. 劉興隆(1993)。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44. 蔡哲茂(1999)。甲骨綴合集。臺北:
  45. 蔡哲茂(2012)。武丁卜辭中 父壬身分的探討。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
  46. 羅振玉(1958)。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
  47. 嚴一萍(1983)。殷商兵制。中國文字,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