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說「告」

并列篇名

On the Character "gao (告)"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作者

陳美蘭(Mei-Lan Chen)

关键词

告 ; 壴 ; 鼓 ; 舌 ; Tell ; Drum ; Tongue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3 / 12 / 01)

页次

1 - 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告」字的古文字形構,自來異說紛陳,舊多从許慎釋為从牛从口,但上溯殷墟卜辭,「告」字口形上部所从與牛形較然分明,故學者或另闢蹊徑解釋,可惜諸說形義均難適洽。近年,張玉金先生提出:「告」字本義為告訴、報告,乃從「舌」字分化,從形義關係看來,相較舊說,此說較為合理,不過細核其形構分析,仍有可商之處,故筆者試就所見,提出一點假設:對照殷墟卜辭的「壴(鼓)」類字形,「告」字上部所从與「壴(鼓)」字類字形呈平行變化的現象,筆者認為「告」字可分析為从口、从壴省,但與另一個从口、从壴的「喜」字有別。至於「告」字从壴省的部分,則有幾種可能,或作為「告」字聲符,或作為表義偏旁,也可能聲符兼義。就目前所見證據,本文傾向將「告」字析為从口、壴省聲,也不排除聲符兼義的可能。

英文摘要

On the "gao (告)" characte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structur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Early scholars have followed Xu Shen insights. Reference Oracle shape, previous statement is wrong. Recently, a scholar Mr. Zhang Yujin raised a new argu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 propose a hypothesis, "gao (告)" word is likely to be composed of two parts, one is the "mouth (口)", the other is the "drum (壴/鼓)" word. However, the "gao (告)" with another word "喜" word is not related. I think, "gao (告)" the word is likely to be a "phonogram (形聲字)". It is a symbol meaning "mouth (口)" word, phonetic character is "drum (壴/鼓)" word, phonetic character has been omitted. However, this article does not rule out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hat the phonetic component can express mea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古文字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2.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1989)。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 清孫詒讓(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4.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清阮元校勘(1989)。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2002)。說文解字注。杭州:江蘇古籍出版社。
  6.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1989)。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 于省吾編、姚孝遂編(1996)。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9)。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7)。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3)。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8)。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白川靜(1984)。字統。日本:平凡社。
  13. 白川靜、鄭威譯(2012)。漢字百話。新北市:大家出版社。
  14.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15. 李宗焜(2012)。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
  16. 李圃編(1999)。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李純一(1996)。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北京:文物出版社。
  18. 貝塚茂樹(1959)。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圖版。京都: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19. 季旭昇(2010)。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 松丸道雄、高島謙一(1994)。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
  21. 姚孝遂、肖丁(1985)。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22. 孫海波(1965)。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23. 徐中舒(1989)。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4. 郝士宏(2008)。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5. 張玉金(2005)。論殷商時代的祰祭。中國文字,新30
  26. 郭錫良(2010)。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27. 陳劍(2002)。釋《忠信之道》的「配」字。國際簡帛研究通訊,2(6)
  28. 黃天樹(2007)。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29. 黃天樹(1991)。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
  30. 黃天樹(2006)。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31. 楊樹達(1988)。中國文字學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裘錫圭(2012)。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3. 劉釗、洪颺、張新俊(2009)。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許子濱(2018)。論韓儒丁若鏞禬說對鄭玄郊禘說之顛覆與重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3,11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