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與「□」相關構造字研究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words of related composition of "Nie(□)"

作者

陳炫瑋(Hsuan-Wei Chen)

关键词

□ ; 手梏 ; 甲骨 ; 西周金文 ; 差異 ; nie(□) ; shape of handcuffs ; oracle bone ; bronze script of the Western Zh ; diversi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15 / 06 / 01)

页次

19 - 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的基本構造就是手梏之形,根據學者的研究,此字讀音接近「甲(柙)」。至於「□」字,此字就是在「□」上加上「□」形以作為區分,讀音接近「告(梏)」。「□」和「□」的讀音在甲骨、金文中還不見明顯的差異,直到戰國文字,「□」與「□」的讀音才有所區別。甲骨的「□」形基本上差異不大,西周金文「□」形大致可分為:(一)上部為「大」形(二)上部為「文」形(三)上部為「□」形,其他字形或上部訛成「屮」,或上部加「屮」。戰國各系文字雖略有差異,但基本上就是承襲西周金文這四種樣式而來,小篆「□」形是承襲上部「大」形而來。至於從「□」的「□」、「□」、「□」、「□」、「鞫」、「□」等字,其義或從「□」字引申出來,部分則是借其音來表義。「□」在漢代或寫成類「圭」形,遂造成「執」與「埶」有互訛的現象,像文獻中的「□」字,就是「盩」字的訛誤。

英文摘要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nie(□)" is the shape of handcuffs, which sounds like "jia 甲 (or xia 柙)" according to scholar's research. In the case of "gu(□)", it is composed with "kou(□)" upon "nie(□)", sounded like "gao 告(or gu 梏)". In oracle bone script and bronze script of the Western Zhou, "nie(□)" and "gu (□)" failed to sound pretty differently; however, later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gu(□)" and "nie(□)" began to sound quite differently. In oracle bone script, basically the shape of "nie(□)" only has slight diversities, for instance it's shape in bronze script of the Western Zhou can be sorted as: 1. "da(大)" of the upper section; 2. "wen(文)" of the upper section; 3. " " of the upper section; and some mistaken "屮" of the upper section or a superfluously "屮" added on the upper section. Later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mainly followed the above four styles and not much differed, such as the " " in small seal script followed the "da(大)" of the upper section. More examples can be found in words like "zhi(□)", "jia(□)", "yi (□)", "shi(□)", "ju(鞫)", "zhi(□)" and others that adopted the meaning or sound from "nie(□)". In Han Dynasty, "nie(□)" followed the writing resembling "kui(圭)" that caused "zhi(執)" and "shi(埶)" mutually mistaken, making "zhou(□)" in literature a mistaken character of "zhou(盩)".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9)。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
  2. 付強:〈卜辭「米眾」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27,2014 年6 月3 日發表。
  3. 郭麗華:〈《甲骨文字典》釋義補正五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63,2011 年4 月13 日發表。
  4. 劉雲:〈說《黃帝四經》中的一類「達」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34,2014 年4 月23 日發表。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95)。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7. 張軍濤:〈何組甲骨新綴十九組〉,先秦史研究室網址: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460.html,2009 年 4 月 22 日發表。
  8. (2008)。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
  9. 早期秦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
  10.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2010)。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李延壽(2000)。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1993)。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1993)。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于鬯(2006)。香草校書。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王先謙(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
  16. 清王念孫(2014)。讀書雜志。上海:上海古籍。
  17. 清承培元(1994)。說文引經證例。上海:上海書店。
  18. 清段玉裁(1997)。說文解字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
  19. 清錢大昕、楊軍勇整理(2011)。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店。
  20. 于省吾(2009)。雙劍誃諸子新證。北京:中華書局。
  21. 于省吾(2009)。雙劍誃殷契駢枝 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 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北京:中華書局。
  22. 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23. 于省吾編、姚孝遂按語(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24. 于豪亮(1985)。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
  25. 方勇(2012)。秦簡牘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
  26. 方稚松(2007)。讀殷墟甲骨文札記二則。漢字文化,2007(2)
  27. 王子楊(2013)。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上海:中西書局。
  28. 王利器(2010)。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9. 王利器(2002)。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
  30. 王貽梁、陳建敏(1994)。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31. 王愛民(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32. 王瑜楨(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33. 王輝(2002)。秦曾孫駰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
  34. 王蘊智(2004)。字學論集。鄭州:河南美術。
  35. 田煒(2010)。古璽探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36. 朱鳳瀚(1990)。殷墟卜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歷史研究,1990(6)
  37. 朱鳳瀚、沈建華(2007)。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上海:上海古籍。
  38. 何景成(2009)。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39. 何琳儀(2004)。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40. 何琳儀(2013)。郭店竹簡選釋。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何琳儀卷,合肥:
  41. 何琳儀(1996)。幽脂通轉舉例。古漢語研究,1
  42. 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
  43. 李守奎編、賈連翔編、馬楠編(2012)。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
  44. 李孝定(1970)。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5. 李孝定(1992)。讀說文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6. 李宗焜(2012)。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
  47. 李家浩(1992)。庚壺銘文及其年代。古文字研究,北京:
  48. 李家浩(2013)。秦駰玉版銘文研究。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合肥:
  49. 李零(2015)。古文字雜識(兩篇)。待兔軒文存,桂林:
  50. 李零(2006)。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
  51. 李零(1996)。古文字雜識(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
  52. 李學勤(1989)。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53. 李學勤(2013)。清華簡《祭公》與師詢簋銘。初識清華簡,上海:
  54. 李學勤(2005)。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5. 李學勤(2005)。關於組卜辭的一些問題。古文字研究,北京:
  56. 李學勤編(201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57. 沈培(2002)。卜辭雉眾補釋。語言學論叢,北京:
  58. 沈培(2005)。殷墟卜辭正反對貞的語用學考察。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誕論文集,臺北:
  59. 沈寶春(1993)。釋「凡」與「[難字,請見原文]凡ㄓ疒」。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60. 周波(2012)。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61. 孟蓬生(2001)。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62. 季旭昇(2010)。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
  63. 屈萬里(1992)。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4. 林志強(2002)。說「[難字,請見原文]」。古文字研究,北京:
  65. 姚孝遂(1999)。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66. 姚孝遂(2010)。商代的俘虜。姚孝遂古文字論集,北京:
  67. 施向東(2000)。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68. 施謝捷(1994)。釋「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4)
  69. 施謝捷(1998)。吳越文字彙編。南京:江蘇教育。
  70. 范麗梅(2006)。由從「[難字,請見原文]」諸字論金文「盭」與楚簡「[難字,請見原文]」字。中國文學研究,22
  71. 孫亞冰、林歡(2010)。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2. 徐在國(2013)。上博楚簡文字聲系。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73. 徐在國(2002)。隸定古文疏證。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74. 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
  75. 徐富昌(2006)。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臺北:國家出版社。
  76. 高明、涂白奎(2014)。古陶字錄。上海:上海古籍。
  77. 張世超(2007)。花東卜辭中的「延祭」。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
  78. 張玉金(2005)。論殷商時代的祰祭。中國文字,新30
  79. 張光裕、陳偉武(2006)。戰國楚簡所見病名輯證。中國文字學報,2006(1)
  80. 張政烺(2012)。庚壺釋文。甲骨金文與商周史研究,北京:
  81. 張涌泉(2000)。漢語俗字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82. 張新俊(2013)。據新出楚簡談談甲骨卜辭中的「梏」、「圉」等字。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83. 許志雄(2001)。秦印文字彙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84. 許道勝(2008)。天星觀1 號楚墓卜筮禱祠簡釋文校正。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85. 許維遹(2005)。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86. 陳秉新、李立芳(2005)。出土夷族史料輯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87. 陳新雄(1999)。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88. 陳劍(2013)。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戰國竹書論集,上海:
  89. 陳劍(2007)。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
  90. 麥耘(2002)。《帛書老子校注》音韻求疵。古文字研究,北京:
  91. 單育辰(2014)。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92. 單曉偉(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合肥,安徽大學。
  93. 曾憲通(2005)。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9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北京大學中文系編(2000)。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95. 馮時(2007)。殷代史氏考─前掌大遺址出土青銅器銘文研究。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
  96. 黃天樹(2007)。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
  97. 黃天樹(2014)。殷墟甲骨文驗辭中的氣象紀錄。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
  98. 黃天樹編(2011)。甲骨拼合續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99. 黃盛璋(1986)。「[難字,請見原文](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北京:
  100. 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101. 楊廣泰(2010)。新出封泥彙編。杭州:西泠印社。
  102. 葛亮(2013)。甲骨文田獵動詞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
  103. 葛英會(2010)。論卜辭祔祭。古漢字與華夏文明,上海:
  104. 董珊(2014)。山西絳縣橫水M2 出土肅卣銘文初探。文物,2014(1)
  105. 董珊(2012)。疑尊、疑卣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9)
  106. 董蓮池(2007)。說文部首形義新證。北京:作家出版社。
  107. 裘錫圭(2012)。說「揜函」─兼釋甲骨文「櫓」字。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08. 裘錫圭(2012)。甲骨卜辭中關於俘虜和奴隸逃亡的史料。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09. 裘錫圭(2013)。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110. 裘錫圭(2012)。從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談關於古隸的一些問題。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11. 裘錫圭(2012)。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12. 裘錫圭(2012)。古文獻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13. 裘錫圭(2012)。戰國文字中的「市」。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
  114. 裘錫圭編(2014)。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1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16. 趙平安(2009)。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117. 劉釗(2013)。書馨集─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論叢。上海:上海古籍。
  118. 劉釗(2011)。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
  119. 劉雲(2012)。清華簡文字考釋四則。考古與文物,2012(1)
  120. 劉樂賢(2010)。戰國秦漢簡帛叢考。北京:文物出版社。
  121. 滕壬生(2008)。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
  122. 鄧佩玲(2012)。山西翼城大河口出土鳥形盉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北京:
  123. 韓江蘇(2007)。殷墟花東H3 卜辭主人「子」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124. 魏宜輝(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南京,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