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文學與學問在朝鮮的接受

并列篇名

The Acceptance of the Literature and Stud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ase in the Joseon Dynasty

作者

沈慶昊(Sim Kyung-ho);林侑毅(Lin You-yi)

关键词

明清文學 ; 明清學術 ; 朝鮮漢文學 ; 接受 ; 小學 ; Litera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Academic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Sinology in Korean ; acceptance ; philology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6 / 12 / 01)

页次

97 - 1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朝鮮時代之文人與僧侶,以漢文創作詩文,論述學術思想。而朝鮮後期的學者,也多以漢文記錄文學的想像與其思想。然而發展的過程中,學術的重心也有所轉變。朝鮮知識分子由重視禮教秩序,轉而走向尊重人的個性,積極在文學與著述中呈現新的現實認識。在此過程中,因對明清的文學與著述有所參考與接受,思想與文體的變遷是顯著的。本文即針對明清文學及學術對朝鮮後期文學與學問的影響,進行概括性的論述。本文成果可概述如下:其一,朝鮮朝廷與知識分子起初否定明代學術,亦未積極覆刊明代文集。至朝鮮後期,知識分子始接受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文學,刻劃自我獨特的文學世界。其二,朝鮮經學初以關照「義理」的方法為主,到了朝鮮後期,在經典解釋上,逐漸應用文字學知識進行訓詁作業。其三,朝鮮文臣則認為修身學與字學應當結合,故有重視小學的趨勢。

英文摘要

Scholars and monks of the Joseon Dynasty are used to write articles and poe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nd grammar, and elaborate their imagination and thought by the same kind of wa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the importance part has been keeping changing.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Joseon Dynasty valued Confucian code of ethical behavior the most at first, but gradually turned to resp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human being. Therefore, the awareness to the real lives was shown constructively by the scholars with their works or boo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79)。中國詩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2. (1997)。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2008)。斯道文庫論集。東京:慶應義塾大學附屬研究所。
  4. (2002).漢文散文의 內面風景.首爾:昭明出版社.
  5. (1990).韓國文集叢刊.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6. (1996).韓國文集叢刊.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7. (2001).韓國文集叢刊.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8. (2002).韓國文集叢刊.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9. (2000).韓國漢詩의理解.首爾:太學社.
  10. (1983).薝園鄭寅普全集.首爾:延世大學校出版部.
  11. (1983).薝園鄭寅普全集.首爾:延世大學校出版部.
  12.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藏:《古學彙刊》,上海國粹學報社印行,1913 年。
  13. 中村幸彦編(1986)。近世の漢詩。東京:汲古書院。
  14. 中純夫(2013)。朝鮮の陽明学―初期江華学派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15. 沈慶昊(1995).江華學派의 文學과 思想(3).首爾: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16. 沈慶昊(1999).조선시대 漢文學과 詩經論.首爾:一志社.
  17. 沈慶昊(2003)。朝鮮(李朝)後期漢文學の一特徵:袁宏道の理解を中心に。アジアのなかの韓國傳統文化:朝鮮朝の知,九州:
  18. 沈慶昊(2005).江華學派의假學批判.陽明學,13
  19. 沈慶昊(2001).江華學의虛假批判論.大東漢文學,14
  20. 沈慶昊(1997).恒齋李匡臣論.震檀學報,84
  21. 沈慶昊(1999).朝鮮後期學問研究方法論의 分化와 毛奇齡 批判.東洋學,29
  22. 沈慶昊(1997).燕岩論錢謙益.中韓人文科學研究,2
  23. 河至映(2015).王世貞과 朝鮮 中‧後期漢文 散文.韓國漢文學研究,57
  24. 金斗鍾(1981).韓國古印刷技術史.首爾:探求堂.
  25. 張潮輯(1985)。虞初新志。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26. 都賢哲(2003).《經濟文鑑》의 引用典據로 본 鄭道傳의 政治思想.歷史學報,165
  27. 鄭亨愚,尹炳泰(1979).韓國冊版目錄總覽.首爾: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
  28. 鄭亨愚,尹炳泰(1995).韓國的冊版目錄.首爾:保景文化社.
  29. 鄭寅普,洪以燮(編)(1972).陽明學演論.首爾:三星文化財團.
被引用次数
  1. 林侑毅(譯)、朴英敏(2016)。憑虛閣李氏《清閨博物志》之著述及新女性知識分子的誕生。中正漢學研究,28,14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