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鄭亡後無中國

并列篇名

No China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作者

楊儒賓(Yang Rur-bin)

关键词

明鄭原型 ; 天下意識 ; 剃頭 ; 中國現代性 ; 春秋大義 ; Tunging prototype ; Tianxia ideology ; head-shaving ; Chinese modernity ; Spiritual and Rightful Deed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8 / 06 / 01)

页次

1 - 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鄭是台灣四百年史的黎明,本文從儒家思想史的角度著眼,認為明鄭二十三年的價值不只意在保明,而且是意在保天下。明末的天下意識一方面是漢文化代代延續的文化總體,一方面又帶有轉化為現代化內涵的因素。舉凡政權的合法性、法令的客觀性、道統政統的根源性分權、中央地方的制度性分權、物的反思、新的主體範式等問題其時皆已出現曙光,然異族的征服摧毀了敏感的現代化內容,使之不得成長。明鄭君臣的抗清復國義舉被晚明至民國史家視為具有春秋大義的抗爭,1683年明鄭亡則被視為一種文化意義的中國自此消逝不見,明鄭亡後無中國。明鄭精神可視為台灣價值的原型,台灣日後的民俗、祭祀與反抗活動的精神內涵皆可溯源至此明鄭一線。

英文摘要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marked the dawn of four centuries of Taiwanese history.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history of the Kingdom, which lasted 23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ideology, and argues that its historical value lies not only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but als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world. The "Tianxia" ideology, a cultural concept denoting the entire geographical world,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on the one hand, an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unity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Han culture;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contained elements of modernity. Deep and profound issues such as the legality of sovereignty, the objectivity of law, the primordial decentralization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ule,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metaphysical reflection on objects, and new subjective paradigms all emerged during the time. However, due to foreign invasion, the modern contents of the ideology were destroyed before ever reaching maturity. The anti-Qing rebellion made by the lords and officials of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to restore the Ming dynasty was deemed by late Ming and Minguo historians as a spiritual and rightful deed. The demise of the Kingdom in 1683 was likewise seen as the end of Chinese culture, as epitomized in the saying "no China after the demise of Tungning." The spirit of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therefore can be treated as the prototype of Taiwanese value, influencing the customs, rituals and rebellious activities that came to pass on the island in the years to com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81)。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3.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宋邵雍(2010)。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
  5. 宋陸九淵(1981)。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
  6. 明王夫之(1981)。宋論。臺北:里仁書局。
  7. 明朱國禎(1959)。湧幢小品。北京:中華書局。
  8. 明呂坤(1975)。呻吟語。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9. 明黃宗羲(1986)。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0. 明鄭經(2011)。東壁樓集。新北:龍文出版社。
  11. 明顧炎武(1970)。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12. 清張煌言(1985)。張蒼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清張煌言(1994)。張蒼水詩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4. 清劉獻廷(1985)。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15. 川口長孺(1987)。臺灣鄭氏紀事。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6.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選(2004)。全臺詩。臺南:臺灣文學館。
  17. 朱鴻林(2005)。明人著作與生平發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8.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 周憲文輯(1969)。季明成仁詩詞鈔。臺北:臺灣開明書局。
  20. 南炳文(1992)。南明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1. 柳亞子(1994)。南明史綱‧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22. 耶律亞德、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3. 胡適(1960)。跋金門新發現皇明監國魯王壙誌。臺灣風物,10(1)
  24. 胡適(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胡適(1996)。戴東原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書局。
  27. 孫衛國(2007)。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
  28. 徐復觀(1980)。徐復觀雜文3•記所思。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29. 徐復觀(2001)。徐復觀雜文補編‧思想文化卷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0. 徐復觀(1975)。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1. 秦家懿(1985)。「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17(1、2)
  32. 張亨(2014)。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
  33. 張麗珠(1999)。清代義理學。臺北:里仁書局。
  34. 莊吉發(1999)。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35. 莊金德(1961)。鄭清和議始末。臺灣文獻,12(4)
  36. 連橫:《臺灣通史‧建國記》,卷2,臺北:臺灣通史社,1920年。
  37. 陳寅恪(1980)。柳如是別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陳智超編(1995)。旅日高僧隱元中土來往書信集。北京:新華書店。
  39. 楊雲萍(1993)。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40. 楊儒賓(2013)。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1. 葛兆光(2011)。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2. 熊十力(2001)。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43. 鄭亦鄒、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9)。鄭成功傳。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4. 錢海嶽(2006)。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5. 錢穆(200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
被引用次数
  1. 王德威(2018)。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34,1-27。
  2. 楊儒賓(2021)。時間開始了-1949年的兩場歷史巨變。文化研究,33,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