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蔡邕與《白虎通》關係考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f Baihutong and Cai yong

作者

周德良(Chou Te-liang)

关键词

《白虎通》 ; 白虎觀會議 ; 蔡邕 ; 曹褒 ; 《漢禮》 ; Baihutong ; Baihuguan meeting ; Cai yong ; Cao bao ; HanLi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8 / 06 / 01)

页次

59 - 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論述分二條線索:其一,從白虎觀會議─蔡邕─《白虎通》之歷史發展,分析白虎觀會議事跡與卷帙之關係;其二,從曹褒《漢禮》─蔡邕─《白虎通》之歷史發展,推測蔡邕與《白虎通》之接觸過程。依上述二條線索,本文首先分析白虎觀會議之緣起與宗旨;其次概述《白虎通》校刻與版本流傳;再者敘述莊述祖引蔡邕作品考證《白虎通》之成果,商榷莊述祖正名「白虎通義」之主張;論文第五節,重新回溯曹褒制作《漢禮》之成果,分析《漢禮》與《白虎通》兩者若合符節;最後,從時間與空間,探究蔡邕接觸《白虎通》之機會,從卷帙數量與文本性質,比較《白虎通》與《漢禮》之關係,推測蔡邕可能造成影響後世研究《白虎通》之成因。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vided into two clues: The first, from Baihuguan meeting─Cai yong─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aihutong, indicat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voluminous and Baihuguan meeting ; the second, from Cao bao HanLi─Cai yong─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aihutong, suggesting the process of the contact with Cai yong and Baihuto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wo clue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purpose of the Baihuguan meeting; the second, Describes the achievements of Zhuang Shuzu's researching of Baihutong in Cai yong's works. concidering his claim of renamed of Baihutongyi. The fifth, Retracing back the achievements of Cao bao 's writing HanLi,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with HanLi and Baihutong texts. The last , from time and plac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ai yong to contact with Baihutong, from the voluminous and quantity to analyze Baihutong relations with HanLi, presumably the possible that Cai yong might be the cause of later researching Baihuto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
  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69)。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4. (1968)。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東漢班固(198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6. 〔清〕孫詒讓:〈白虎通義考〉上,《國粹學報》第五年第二冊第五十五期,1909年。
  7. 清陳立(1987)。白虎通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8. 清陳立、吳則虞點校(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9.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0. 任繼愈編(1985)。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1. 周德良(2012)。《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12. 周德良(2012)。《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13. 林聰舜(2013)。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4. 林聰舜(1996)。帝國意識形態的重建─扮演「國憲」基礎的《白虎通》思想。國家科學委員會85年度哲學學門專題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臺北:
  15. 林麗雪(1983)。白虎通與讖緯。孔孟月刊,22(3)
  16. 侯外廬(1992)。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7. 洪業:〈白虎通引得序〉,北京:燕京大學圖書館引得編纂處編,1931年。
  18. 夏長樸(2000)。論漢代學術會議與漢代學術發展的關係─以石渠閣會議的召開為例。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9. 夏長樸(1978)。兩漢儒學研究
  20. 黃復山(2000)。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