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祝平一(2006)。宋、明之際的醫史與「儒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401-449。
連結:
-
陳美霞(2011)。臺灣公共衛生體系市場化與醫療化的歷史發展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1,3-78。
連結:
-
(2016).仲景全書.臺北:集文書局.
-
(2016).仲景全書.臺北:集文書局.
-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19年。
-
(宋)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宋)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宋)朱熹(201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宋)吳曾(1960).能改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
-
[宋]邵雍:〈中和吟〉,《伊川擊壤集》,上海:上海商務,1919年。
-
(宋)謝良佐(語),朱熹(編)(1985).上蔡先生語錄.臺北:中華書局.
-
(宋)蘇軾,(宋)沈括(1956).蘇沈良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明)王文祿(1967).醫先.臺北:藝文印書館.
-
(明)俞弁(1984).續醫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明)皇甫中,張印生(校注)(1997).明醫指掌.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明)徐春甫(1979).古今醫統大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
(明)張介賓,孫國中(點校),方向紅(點校)(2005).類經.北京:學苑出版社.
-
(明)虞搏,張麗君(校注),丁侃(校注)(2011).醫學正傳.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南朝.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1992).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
(晉)皇甫謐(1984).針灸甲乙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晉)楊泉(1985).物理論.香港:中華書局.
-
(清)王筠(2016).說文解字句讀.北京:中華書局.
-
(清)江涵暾(1996).筆花醫鏡.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
(清)林珮琴(1980).類證治裁.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清)袁枚,周本淳(標校)(1988).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陳夢雷(編)(2015).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清)章虛谷,蕭天石(編)(1987).醫門棒喝.臺北:自由出版社.
-
(清)蘇輿,鍾哲(點較)(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
Chao, Yüan-lin(2009).Medicin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A Study of Physicians in Suzhou, 1600-1850.New York:Peter Lang.
-
Chao, Yüan-lin(2000).The Ideal Physicia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Question of Sanshi.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an,17,66-93.
-
Depraz, Natalie(2001).The Husselian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as alterology: emergent theories and wisdom traditions in the light of genetic phenomenology.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8(5-7),169-178.
-
Furth, Charlotte(2006).The Physician as Philosopher of the Way: Zhu Zhenheng (1282-1358).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66,423-459.
-
Kaptchuk, Ted J.(1983).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Understanding Chinese medicine.New York:Congdon & Weed.
-
Leung, Angela Ki Che(2003).Medical Learning from the Song to the Ming.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Cambridge, Mass.:
-
Stein, Edith,Stein, Waltraut(trans.)(1964).On the problem of empath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
Vetlesen, Arne Johan(1994).Perception, empathy, and judgment: an inquiry into the precondictions of moral performance.U Park, Penn.:Pennsylvania State UP.
-
丸山敏秋,林宜芳(譯)(1997)。中國古代「氣」的特質。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
-
于奇智(2002).凝視之愛 : 福柯醫學歷史哲學論稿.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脩大正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
小野澤精一(編),福永光司(編),山井湧(編),李慶(譯)(2014).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方滿錦(2015).先秦諸子中和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王育林(編)(2013).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醫家類匯考.北京:學苑出版社.
-
王象禮(編)(2005).陳無擇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王道瑞(編),申好真(編)(2006).嚴用和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編)(2015).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
-
田思勝(編)(2006).朱肱、龐安時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田思勝(編),高巧林(編),劉建青(編)(2015).朱丹溪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田思勝(編),高巧林(編),劉建青(編)(2015).朱丹溪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田思勝(編),高巧林(編),劉建青(編)(2015).朱丹溪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田思勝(編),高巧林(編),劉建青(編)(2015).朱丹溪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田思勝(編),高巧林(編),劉建青(編)(2015).朱丹溪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石田秀實,楊宇(譯)(1996).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社.
-
江忍庵(增批),林直清(校勘)(1998).徐靈胎先生醫書全集.臺北:五洲出版社.
-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
-
李世華(編),王育學(編)(1999).龔廷賢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李世華(編),王育學(編)(1999).龔廷賢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李建民(編)(2012).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李修生(編)(1997).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亞里斯多德,廖申白(譯注)(2003).尼各馬可倫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
林殷,陳可冀(2017).儒家文化與中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林富士(2016).巫者的世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林富士(2000)。「成巫」的緣由與途徑。臺灣宗教學者論壇:宗教與修鍊,臺北:
-
林富士(2012).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河北醫學院(校釋)(1999).靈樞經校釋.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
海天,易肖煒(2008).中醫劫:百年中醫存廢之爭.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
張世賢(1992).圖註八十一難經.高雄:尚志圖書社.
-
張印生(編),韓學杰(編)(2015).孫思邈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張宗明(2004).奇蹟、問題與反思─中醫方法論研究.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
張登本(編),孫理軍(編)(2006).王冰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盛增秀(編)(1999).王孟英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2011).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
許甘霖(2011)。醫療化、醫權政治與治療型國家:一個策略—關係取向的批判。社會分析,3,119-140。
-
許堯欽(2012)。中醫典籍臨床醫案的發展與評價。中西整合醫學雜誌,14(4),29-46。
-
陳元朋(1997).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陳元朋(1995)。宋代的「儒醫」—兼評Robert P.Hymes有關宋元醫者地位的論點。新史學,6(1),179-203。
-
陳明(2013).中古醫療與外來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陳榮捷(編)(1993).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
喻嶸(編),吳勇軍(編)(2009).「串雅全書」釋義.太原:山西科技技術出版社.
-
黃俊傑(2001).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
黃俊傑(2009).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楊儒賓(2014).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儒賓(編)(1997).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
葉川(編纂),建一(編纂)(1997).金元四大醫學家名著集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路易士.湯瑪斯, Lewis Thomas,廖月娟(譯)(2002).最稚齡的科學:一位偉大醫師的觀察手記.臺北:天下遠見.
-
福柯, Michel,莫偉民(譯),趙偉(譯)(2011).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8-197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福柯, Michel,錢翰(譯)(2010).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福柯, Michel,錢翰(譯),陳曉徑(譯)(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7-197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維克多.傅朗克, Viktor E.,鄭納無(譯)(2002).意義的呼喚.臺北:心靈工坊.
-
劉伯驥(1974).中國醫學史.臺北:華岡出版部.
-
薛公忱(編)(2002).儒道佛與中醫藥.北京:中國書店.
-
謝利恆(1997).中國醫學源流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羅志田(1999).權勢移轉: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