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與湖寮鎮客家話小稱詞調查研究

并列篇名

A Survey of the Diminutives in the Hakka Dialects Spoken in Gaopi and Huliao Townships in Dapu County, Guangdong

作者

鄭明中(Cheng Ming-chung)

关键词

客家話 ; 小稱 ; 大埔 ; 東勢 ; Hakka ; diminutive ; Dapu ; Dongshi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20 / 12 / 01)

页次

137 - 1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調查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鎮與高陂鎮客家話小稱詞(綴/調),採用依調類分類的152個客家話常用單音節詞根語素做為調查字表,每個鎮選取兩位發音人調查,調查結果總結如下:(一)湖寮與高陂客家話小稱詞均以詞根語素後接小稱詞綴的方式呈現,小稱詞綴為[(t)ə^(31)]。當小稱詞綴前的詞根語素為[-m, -n, -ŋ, -p, -t, -k]等輔音結尾時,小稱詞綴為[mə^(31), nə^(31), ŋə^(31), pə^(31), tə^(31), kə^(31)]。當詞根語素以[a]結尾時,高陂鎮與湖寮鎮小稱詞綴使用[lə^(31)],高陂鎮烏槎村則使用[ə^(31)]。(二)高陂客家話有[35]及[55]兩個出現於詞根語素的連讀變調(均非本調),前者出現於陰平調字,後者則出現於去聲調字。湖寮客家話只有一個出現於陰平調字詞根語素的連讀變調[55](亦非本調)。湖寮與高陂客家話上聲調字與入聲調字均透過後接小稱詞綴來形成小稱詞,詞根語素無連讀變調產生。(三)湖寮客家話陰入調詞根語素後接小稱詞綴時有[tə^(31)]或[tə^(55)]兩種形式,這種自由變異顯示出小稱詞綴形態演變的過渡階段。(四)就整個音系而言,高陂客家話讀為[am, ap]韻者,湖寮客家話則讀為[aŋ, ak]韻,且只出現於韻核為[a]時,這種變化與發音簡化、元音舌位高度、鼻音發音位置前後,以及漢語方言韻尾演變有關。(五)大埔縣小稱詞綴的形態演變過程為[tə^(55)]→[(t)ə^(55/31)]→[(t)ə^(31)]。最後,本研究將高陂與湖寮客家話小稱詞的調查結果與東勢客家話小稱詞的相關研究相互連結,企圖為東勢客家話小稱調的來源提供更合理的解釋。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targe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minutives of Hakka dialects spoken in Gaopi and Huliao townships in Dapu County, Guangdong. The word list used for the fieldwork survey included 152 common monosyllabic stems. Two speech informants in each township joined the study. They were asked to read the lexical tones, the sandhi tones, and the diminutives in their own dialects.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diminutives are formed in the two townships by stems plus diminutive suffixes [(t)ə^(31)]. When stems end with [-m, -n, -ŋ, -p, -t, -k], diminutive suffixes will surface as [mə^(31), nə^(31), ŋə^(31), pə^(31), tə^(31), kə^(31)]. When stems end with [a], the diminutive suffix emerges as [lə^(31)]. Second, two sandhi tones [35/55] occur in Gaopi Hakka, but only one sandhi tone [55] occurs in Huliao Hakka. Both [35] and [55] are not lexical tones in these two Hakka dialects. Third, two diminutive suffixes are used to form diminutives for Yinru stems in Huliao Hakka, and such free variation shows a transitional stage between diminutive suffixes. Fourth, [am, ap] rimes in Gaopi are systematically changed to [aŋ, ak] rimes in Huliao. This change may result from ease of articulation, vowel height, place of nasals, and coda development in Chinese dialects. Fifth, diminutive suffixes in Dapu Hakka undergoes a series of changing stages, that is, [tə^(55)]→ [(t)ə^(55/31)]→[(t)ə^(31)]. Finally, this study links the results to the diminutives in Dongshi Hakka, and attempts to offer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the diminutive tones in Dongshi Hakk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高婉瑜(2007)。論粵語小稱詞及其語法化。臺大中文學報,27,229-261。
    連結:
  2. Chen, Matthew(1975).An areal study of nasalization in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3(1)
  3. Jurafsky, Daniel(1996).Universal tendencies in the semantics of the diminutive.Language,72(3)
  4. Ohala, John J.(1984).An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mmon cross-language utilization of F0 of voice.Phonetica,41
  5. Ohala, John J.(1994).The frequency code underlies the sound-symbolic use of voice pitch.Sound Symbolism,Cambridge, MA:
  6. Roca, Iggy,Johnson, Wyn(1999).A Course in Phonology.Malden, MA:Blackwell.
  7. Van Coetsem, Frans(1988).Loan Phonology and the Two Transfer Types in Language Contact.Dordrecht, Holland:Foris.
  8. Windford, Donald(2003).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Malden, MA:Blackwell.
  9. Windford, Donald(2005).Contact-induced chang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Diachronica,22(2)
  10. 丁叢明,榮晶(2011)。漢語方言不同階段的兒化及兒化韻的整合。語文研究
  11. 大埔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2).大埔縣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2. 王士元(1988).語言與語音.臺北:文鶴.
  13. 平田昌司(1983)。「小稱」與變調。Compu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
  14. 伍巍,王媛媛(2006)。徽州方言的小稱研究。語言研究
  15. 吉川雅之(1998)。大埔縣客家話語音特點簡介。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
  16. 朱曉農(2004)。親密與高調。當代語言學
  17. 江俊龍(2003)。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8. 江俊龍(2006)。論東勢客家話特殊35 調的語法功能、性質與來源。聲韻論叢
  19. 江敏華(1998)。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20. 江敏華(2006)。麗水方言小稱語音形式的語法化輪迴。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21. 何耿鏞(1993).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2. 吳中杰(200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北:。
  23. 李冬香(2010)。粵北土話小稱變音的變異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4. 李冬香,莊初升(2009).韶關土話調查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5. 李思敬(1986).漢語〔ɚ〕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26. 李偉(2010).漢語陽泉方言語音變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李菲(2018)。廣州,暨南大學。
  28. 李菲,甘于恩(2014)。大埔客家方言音系。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9. 李榮(1978)。溫嶺方言的變音。中國語文
  30. 李榮剛(2011)。城市化對鄉村語言變化的影響。文學與藝術研究
  31. 林華勇,盧妙丹(2016)。粵西粵語小稱的形式與功能。中國語言學報
  32. 邵慧君(2003)。粵方言陽聲韻及入聲韻尾的變化模式及成因初探。第八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33. 邵慧君,萬小梅(2006)。江西樂安縣萬崇話的小稱變調。方言
  34. 洪惟仁(1991).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35. 徐大明(2006).語言變異與變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6. 徐大明,王玲(2010)。城市語言調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6),24-30。
  37. 徐登志,張瑞玲,劉玉蕉(2005).臺灣大埔音客語詞典.臺中:寮下文化學會.
  38. 袁翠(2016)。小稱的初始功能:表小?表昵稱?。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97-98。
  39. 張吉生(2007)。漢語韻尾輔音演變的音系理據。中國語文,319,291-297。
  40. 張屏生(1998)。東勢客家話的超陰平聲調變化。聲韻論叢,8,461-478。
  41. 曹志紜(2001)。南部吳語小稱。語言研究,3,33-44。
  42. 曹逢甫(2006)。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漢學學報,2,2-15。
  43. 曹逢甫,李一芬(2005)。從兩岸三地的比較看東勢大埔客家話的特殊35/55 調的性質與來源。漢學研究,23(1),79-106。
  44. 曹逢甫,劉秀雪(2008)。閩語小稱詞語法化研究——語意與語音形式的對應性。語言暨語言學,9(3),629-657。
  45. 曹逢甫,劉秀雪(2001)。閩南語小稱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聲韻論叢,11,295-310。
  46. 莊初升(2004).粵北土話音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7. 莊初升(2004)。韶華集:漢語方言學論稿,香港:
  48. 郭中(2018)。論漢語小稱範疇的顯赫性及其類型學意義。中國語言,383,163-176。
  49. 陳忠敏(2000)。論廣州話小稱變調的來源。東方語言與文化,上海:
  50. 陳曉錦(1999)。廣西玉林白話古陽聲韻尾、入聲韻尾脫落現象分析。中國語文,1,30-33。
  51. 陳曉錦(2001)。廣東粵語的鼻音韻尾和入聲韻尾。方言,2,171-177。
  52. 麥耘(1990)。廣州話的特殊35 調。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
  53. 麥耘(1995)。廣州話的語素變調及其來源與嬗變。音韻與方言研究,廣州:
  54. 游汝杰,鄒嘉彥(2011).社會語言學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5. 楊國鑫(1993).臺灣客家.臺北:唐山.
  56. 溫昌衍(2020)。江西石城客家話的小稱變調和強化變調——兼論台灣東勢客家話35 變調。方言
  57. 董忠司(1991)。臺灣地區客家語簡述。現代漢語方言,臺北:
  58. 董忠司(1994)。東勢客家語音系統略述及其音標方案。臺灣客家語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59. 董忠司(1996).臺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臺北:臺灣語文學會.
  60. 雷容(2017)。漢語小稱的語意演變機制。漢語學報
  61. 趙元任,丁邦新(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2. 趙日新(2004)。徽語的小稱音變和兒化音變。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文萃——方言卷,北京:
  63. 趙冬梅(2002)。關於小稱的基本知識。語文學刊
  64. 趙忠德(2006).音系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65. 劉英享:《再探東勢客家話35 調的性質與來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科考論文,1999 年。
  66. 劉澤民(2009)。漢語南方方言入聲韻尾的類型及其演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7. 潘家懿(1998)。鼻/塞韻尾的消變及其粵東閩語模式。語文研究
  68. 潘悟雲(1988)。青田方言的連續變調和小稱音變。吳語論叢,上海:
  69. 鄭明中(2014)。東勢客家話單字調的實驗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70. 鄭明中(2006)。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71. 鄭明中(2021)。廣東省大埔縣東南部客家方言小稱詞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72. 鄭張尚芳(1979)。溫州方言的兒尾。方言
  73. 鄭張尚芳(1981)。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音變化(下)。方言
  74. 鄭張尚芳(1980)。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音變化(上)。方言
  75. 賴文英(2008)。大埔客語特殊35 調來源的內外思考。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6. 賴文英(2008)。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及語文教育研究所。
  77. 賴淑芬(2012)。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78. 錢惠英(1991)。屯溪方言的小稱音變及其功能。方言
  79. 錢曾怡(2002)。論兒化。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北京:
  80. 謝永昌(1997)。古漢語 “活化石” 客家話:兼論客家方言以梅縣話為代表的原由。嘉應大學學報
  81. 謝永昌(1994).梅縣客家方言志.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82. 鍾榮富(2004).臺灣客家語音導論.臺北:五南.
  83. 鍾榮富(2013)。東勢客家話的源流與內部的差異。天何言哉:客家●語言●研究,臺北:
  84. 鍾榮富(2007)。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北:。
  85. 豐順縣志編纂委員會(1995).豐順縣志.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86. 羅肇錦(1990).臺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87. 羅肇錦(1987)。臺灣客語次方言間的語言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
  88. 蘇軒正(2010)。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被引用次数
  1. (2021)。廣東省大埔縣東南部客家方言小稱詞調查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