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金澤本《群書治要.吳越春秋》字詞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Words of Wuyuechunqiu in the Qunshu Zhiyao collected by Kanazawa Bunko

作者

高佑仁(Gao You ren)

关键词

金澤文庫 ; 群書治要 ; 吳越春秋 ; 字詞研究 ; Kanazawa Bunko ; Wuyuechunqiu ; Qunshu Zhiyao ; Textual research

期刊名称

中正漢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22 / 12 / 01)

页次

147 - 1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日本現存的《群書治要》,可分成平安本、金澤本、駿河本、天明本,其中平安本並未收錄《吳越春秋》,駿河本、天明本均以金澤本為底本,因此本文以金澤本為研究依據。《治要》在唐代流傳至日本,並在日本傳布,而金澤本書寫時代雖大致對應元代,但它保留眾多唐代以來的俗文字結構,是研究俗文字學最佳的一手材料。《治要》共收兩條《吳越春秋》文本,第一條甚至不見於今本《吳越春秋》,我們將試圖以鐮倉時代金澤文庫古寫本與今本、駿河版、天明本的差異,並分析金澤本的文字書寫樣貌。另外,本文將針對兩條《吳越春秋》文本,進行仔細的文字考釋,俾使文通字順。

英文摘要

The existing Qunshu Zhiyao in Ja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manuscripts of the Heian Period, the manuscripts of Kanazawa Bunko, Suruganokuni version in the second year of Genna era, and Tenmei version in the 7th year of Tenmei period (1787). Among them, the manuscripts of the Heian Period do not include Wuyuechunqiu, while the Suruganokuni version and the Tenmei version are based on the manuscripts of Kanazawa Bunko, so this article takes the manuscripts of Kanazawa Bunko as the research basis. Qunshu Zhiyao was spread to Japa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spread in the Japan, and although the writing era of the manuscripts of Kanazawa Bunko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Yuan dynasty, it retains many folk writing structures since the Tang dynasty, it is the best of first-hand material for folk writing philology study. Qunshu Zhiyao were collected two texts of Wuyuechunqiu, the first text is not even found in the current version of Wuyuechunqiu .We will analyze the handwriting of Kanazawa's version to compare the ancient version of Kanazawa Library in Kamakura with the current version, Suruganokuni version and Tenmei version. In addition, the essay will be making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two texts of Wuyuechunqiu, thus making the text flu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電子版,中華民國 106 年 11 月臺灣學術網路 13 版(正式 6 版),網址:https://reurl.cc/bkol5d(2022 年 1 月 22 日上網)。
  2.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網址:https://reurl.cc/Npoyam(2022 年 1 月 23 日上網)。
  4. 〔日〕宮內廳書陵部收藏漢籍集覽,網址:https://reurl.cc/k7WaMx(2022 年 1 月 23 日上網)。https://reurl.cc/k7WaMx
  5. 〔日〕「e-Museum」網站,網址:https://reurl.cc/Ddpo6Q(2022 年 1 月 23 日上網)。
  6. 〔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網址:https://reurl.cc/rQV68E(2022 年 1 月 23 日上網)。
  7. (元)脫脫(1958).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9. 〔唐〕劉昫等修:《舊唐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年。
  10. (唐)歐陽詢(編)(1965).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歐陽詢,汪紹楹(校)(1999).藝文類聚(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唐)顏真卿(書),(唐)施安昌(編)(1990).顏真卿書幹祿字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3. (唐)魏徵(編),劉余莉(編)(2012).群書治要譯注.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
  14. 〔唐〕魏徵等編纂:《羣書治要》,東京早稻田圖書館線上典藏(天明本),網址:https://reurl.cc/Y9o0RO(2022 年 2 月 14 日上網)
  15. (唐)魏徵(編纂),(唐)褚遂良(編纂),(唐)虞世南(編纂)(2011).群書治要.臺北:世界書局.
  16. (唐)魏徵,尾崎康(解題),小林芳規(解題)(1989).群書治要.東京:汲古書院.
  17. 〔唐〕魏徴等奉敕撰:《群書治要》,收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元和二年銅活字印本駿河版),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網址:https://reurl.cc/3jQerO(2022 年 1 月 23 日上網)。
  18. (清)孫詒讓(2009).札迻.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董誥(編)(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20. (漢)司馬遷(1974).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1.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2. (漢)趙曄,張覺(譯注)(1994).吳越春秋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3. (漢)趙曄著,張覺(校註)(2014).吳越春秋校證註疏.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4. (漢)韓嬰,許維遹(校釋)(1980).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5.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1999).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27. 牛曉坤(2017)。古寫本《群書治要》手寫符號探討。文學理論,2017(7)
  28. 王文暉(2018)。從古寫本《群書治要》看通行本《孔子家語》存在的問題。中國典籍與文化,107
  29. 向宗魯(1987).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30. 吳金華(2003)。略談日本古寫本《群書治要》的文獻學價值。文獻季刊,2003(3)
  31. 吳媛媛(2018)。南寧,廣西大學中國語言文字學科。
  32. 沈芸(2010)。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33. 周生春(2014).吳越春秋輯校匯考.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34. 屈守元(1996).韓詩外傳箋疏.四川:巴蜀書社.
  35. 林溢欣(2019)。《群書治要》引《吳越春秋》探微——兼論今傳《吳越春秋》為皇甫遵本。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9(1)
  36. 林溢欣(2010)。《群書治要》引《賈誼新書》考。雲漢學刊,21
  37. 金光一(2010)。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38. 紀柳婷(2018)。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學科。
  39. 倉修良(1996)。《吳越春秋輯校匯考》序。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3)
  40. 秦公,劉大新(2016).碑別字新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41. 張湧泉(2015).敦煌俗字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2. 張湧泉(2010).漢語俗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3. 張覺(譯注)(1994).吳越春秋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44. 黃德寬(編)(2007).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
  45. 裘錫圭(2013).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46. 劉曉臻(2005)。濟南,山東師範大學。
  47. 潘重規(1978).敦煌俗字譜.臺北:石門圖書公司.
  48. 潘重規(2004).中國文字學.臺北:三民書局.
  49. 潘銘基(2018)。日藏平安時代九条家本《群書治要》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7
  50. 羅竹風(1997).漢語大詞典.臺北:臺灣東華印書館.
  51. 嚴紹璗(1992).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