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象徵符號探討《仙履奇緣》童話海報圖像表現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Image Expressing in Posters of Cinderella Based on Symbols

DOI

10.29701/JDR.200911.0008

作者

陳彥甄(Yan-Chen Chen);楊清田(Ching-Ting Yang)

关键词

童話故事 ; 象徵符號 ; 圖像表現 ; fairy tale ; symbol ; image expressing

期刊名称

設計研究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9 / 11 / 01)

页次

103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童話故事由獨特的人物、事物與情節組成,當故事轉譯成圖像時,設計師賦予圖像生命,傳播後吸引消費者注意,周邊商品和話題就此蔓延。本研究即希望藉由調查受訪者對《灰姑娘》童話故事之象徵語彙(符號),探討迪士尼動畫電影《仙履奇緣》海報之圖像表現;瞭解消費者與迪士尼對相同的童話故事符號認知之差異。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得到資料並以內容分析法歸納類別,依背景變項分析讀者對故事的喜好差異及相關的象徵語彙,整理代表故事主要人、事、物圖像(如玻璃鞋、小動物等)。研究結果如下:一、調查145位受訪者對故事的認知,得到759個象徵語彙,歸納出21個符號類別。二、以21類象徵符號分析「仙履奇緣」45件樣本中的圖像表現。將前兩階段象徵符號交叉分析得到代表「仙履奇緣」象徵符號為「玻璃鞋、南瓜馬車、仙女、小動物、灰姑娘、王子」。本研究成果,將可提供讀者、圖形設計者和相關產業參考。

英文摘要

A fairy tale is composed of a fictional plot, unique characters and events. When converting a story into an image, designers give life to the image, which can draw consumer attention and induc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ssues and products after publicized. Through a survey of the symbols of ”Cinderella”,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age expressing in posters of the Disney Animation ”Cinderella”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umers and Disney animation designers in perceptions of symbol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d classifie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Readers’ preferences for the story and perceptions of symbols were analyzed by their background variables to find out the representative symbols of characters, events, and objects (such as the glass slipper or animals). Results include: (1) Through a survey on perceptions of 145 respondents, 769 symbols were collected and classified into 21 categories of symbols; (2) The image expressing in 45 samples in Cinderella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21 categories of symbols. The cross-analys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glass slipper, pumpkin coach, small animals, Cinderella, and the prince” are representative symbols of Cinderella. The above result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readers, graphic designer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迪士尼動畫王國,http://disney.lovesakura.com/。
  2. Cashdan, Sheldon(2001)。巫婆一定得死.童話故事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台北:張老師文化。
  3. Darnton, Robert、國立編譯館譯 (2005)。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台北:聯經。
  4. Kenner, T. A.(2009)。圖騰的秘密。台北:山岳。
  5. Perrault, Charles(2003)。還原童話真貌的貝洛民間故事。台中:好讀。
  6. Wihelm, Jacob Grimm(2007)。格林童話。台北:語言工廠。
  7. 文寶(2004)。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8.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9. 周志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10. 季雯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11. 林文寶編(1992)。認識童話。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協會。
  12.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2002)。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13. 松村武雄(1978)。童話與兒童研究。台北:新文豐。
  14. 侯明秀(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15. 張紹勳(2005)。研究方法。台中:滄海。
  16. 陳正治(1988)。童話理論與作品解析。台北:市北師實習輔導室。
  17. 陳芃彣(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
  18. 陳建和(2005)。觀光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19.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
  20.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21.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22.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
  23. 廖純瑩(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
  24. 劉思量(2004)。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
  25. 蔡尚志(2004)。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26. 鄭詠中(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俊玄(2019)。典禮儀式與象徵意涵: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開幕典禮儀式化研究。運動研究,28(1),57-85。
  2. 溫孟瑀、黃靖原、周穆謙(2015)。啟發兒童閱讀:動植物兒童讀物的圖像表現形式與功能分析。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0,19-40。
  3. 楊清田、陳彥甄(2009)。《仙履奇緣》童話海報之意象調查研究。藝術論文集刊,13,1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