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涯轉換歷程中的意義建構-以成就觀為例的華人生涯輔導理念初探

并列篇名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areer Transition Proces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hinese Career Guidance Theory Based on Achievement View

作者

黃奕偉(I-Wei Huang)

关键词

意義感 ; 世界觀 ; 生涯轉換 ; 生涯發展 ; 華人成就觀

期刊名称

輔導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卷4期(2015 / 12 / 01)

页次

39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從宗教學的角度對生涯轉換議題提供不同切入點,以讓生涯輔導工作植基於華人文化脈絡之中。華人文化脈絡中獨特的成就觀,使得華人的成就追求不同於西方心理學標舉的自我實現,而深受個人所屬群體及文化影響。成就觀標示出華人獨特的價值體系,且明確浮現在生涯轉換的歷程中。本文即從生涯轉換歷程中個人意義感及價值觀的轉變,來追溯意義建構的文化脈絡。藉由文獻及理論回顧,筆者嘗試批判性地討論心理學對意義感的研究,指出宗教世界觀與價值體系能協助我們了解個人意義感的文化脈絡面向。藉著將生涯轉換議題與宗教世界觀相聯繫,生涯轉換與生涯抉擇的內在心理歷程得以重置在當事人身處的文化脈絡及宗教價值體系之中,在這個視角之下,筆者認為在具體的生涯抉擇形成之前,內在的意義感及價值優先次序已經在不斷醞釀改變,而當生涯抉擇具體成形,意義感的改變將與價值優先次序的調整相應發生。據此,華人文化中驅動當事人追求生涯目標的成就價值信念,是我們在討論生涯選擇及生涯轉換議題時,可以將輔導工作扣緊文化脈絡的可能施力點。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張利中,劉香美(2008)。世界觀、生活目標與生命意義感的階層模式分析—一位重複受災山區女性整全取向之質性研究。生死學研究,7
    連結:
  2. 黃光國(2004)。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22,121-193。
    連結:
  3. (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台北:遠流.
  4. Geertz, 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New York:Basic Books.
  5. McGuire, M. B.(2002).Religion: The Social Context.Long Grove, Illinois:Waveland Press.
  6.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7. 吳芝儀(譯),Zunker, V. G.(198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
  8. 李茂興(譯),Sharf, R. S.(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9. 易之新(譯),Yalom, I. D.(2003).存在心理治療.臺北:張老師文化.
  10.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台灣東華.
  11. 孫廣德(1987)。我國傳統思想中成就定位與成就觀念的檢討。社會科學論叢,9-16。
  12. 陳主顯(2008).台灣俗諺語典,卷九:台灣俗諺的應世智慧.台北:前衛出版社.
  13. 覃方明(譯),Luckmann, T.(2003).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4.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
  15. 趙可式(譯),沈錦惠(譯),Frankl, V. E.(1995).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
  16. 劉慧屏(2008)。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