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虎姑婆》的故事情節分析:談孩童的客體關係發展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f "Auntie Tigress": The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Object Relations

作者

吳東彥(Dong-Yann Wu)

关键词

虎姑婆 ; 童話 ; 童話治療 ; 客體關係

期刊名称

輔導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卷4期(2015 / 12 / 01)

页次

61 - 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虎姑婆的故事對於台灣的孩童來說,應該相當耳熟能詳 ,甚至在成年後,有些人對於故事的情節仍舊有著深刻的記憶。何以虎姑婆的故事與形象不僅能夠陪伴我們度過童年,還能長留於我們的記憶之中?相信其中蘊含了更深層的意義及潛意識力量。是以,本文之主旨在於分析《虎姑婆》的故事情節,並論述其與兒童的客體關係發展間的關連。分析其故事情節後得到三個結果,分別為:(一)「貪吃本能」與「超我」之間的對立;(二)「分化」與「融合共生」之間的衝突;(三)分裂、投射等防衛機制的使用。期能藉本文之分析促進主要照顧者與助人工作者對兒童之客體關係發展有進一步的了解,並進一步深思如何將之應用於實務工作中。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Becker, B.(1987).Object relations ego deficits in bulimic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43(1),92-95.
  2. Parmer, J. C.(1991).Bulimia and object relations: MMPI and Rorschach variabl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56(2),266-276.
  3. Pollack, D. L.,Keaschuk, R. A.(2008).The object relations of bulimic women in context: An integration of two studies.Eating disorder,16,14-29.
  4. Sugarman, A.,Kurah, C.(2006).The body as a transitional object in bulim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1(4),57-67.
  5. Winnicott, D. W. (1936). Appetite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D. W. Winnicott, (Ed.), 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 Collected papers (pp.33-51). New York, NY: Brunner/ Mazel.
  6. 王孟心(2012)。由「虎姑婆」中的原型意象論兒童心靈自我的成長:榮格心理分析的觀點。諮商與輔導,323,30-32。
  7. 呂喣宗(譯),李淑珺(譯),陳維峰(譯),甄家明(譯),龔卓軍(譯),Klein, M.(2009).愛、罪疚與修復.臺北:心靈工坊.
  8. 呂喣宗(譯),劉慧卿(譯),Klein, M.(2005).嫉羨和感恩.臺北:心靈工坊.
  9. 李宇宙(譯),張書森(譯),賴孟泉(譯),簡意玲(譯),吳其炘(譯),黃宣穎(譯),曾懷萱(譯),Gabbard, G. O.(2007).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臺北:心靈工坊.
  10. 李淑珺(譯),Cashdan, S.(2005).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臺北:張老師文化.
  11. 林敏雅(譯),Kast, V.(2004).童話治療.台北:麥田出版.
  12. 黎惟東(譯),Carl, G. J.(1991).自我的探索—人類及其象徵.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吳東彥(2017)。《傑克與魔豆》的童話分析:從兒童偷竊、母親情結及其療癒象徵進行探究。輔導季刊,53(4),74-82。
  2. 吳東彥(2018)。《拇指姑娘》的童話分析:從心靈禁錮走向心靈自由。輔導季刊,54(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