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蔓藤男孩個體化之旅──一位青少年的沙遊治療歷程探究

并列篇名

Sandplay Therapy-The Journey of a Vine Boy's Individuation

作者

黃倫芬(Lun-Fen Huang)

关键词

個體化 ; 心靈能量 ; 阿尼瑪 ; 自我發展階段 ; 母親情結

期刊名称

輔導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2卷1期(2016 / 03 / 01)

页次

24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兒童青少年做出的一系列沙盤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心理發展軌跡。榮格以個體化(individuation)說明心理的發展,他認為心理發展的目的是成為一個統合而獨特的個人,一個不可分割的個人。人生前半段的個體化歷程始於自我從潛意識中成長,使自我意識與其所生之潛意識母體的分離/分化(Stein, 1999)。分化的發展除了創造一個心理情境,使自我進一步地朝向意識的發展,同時自我分化完成的部分也會涵容在整體的心靈中,以臻於人格最後的全體統整。當人無法完成自我發展時,會出現社會適應的困難。這篇文章介紹一位學校適應困難的十四歲男孩,以榮格心理學、Erich Neumann 的自我發展(Ego-Development)來說明他何在沙遊治療歷程中發展自我功能、超越母親情結(以蔓藤象徵),過渡成獨立的青少年。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周惠君,王萬清(2007)。一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在沙遊治療之歷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15-40。
    連結:
  2. 黃宗堅(2005)。創傷與復原:沙遊治療中的療癒象徵。輔導季刊,41(1),12-21。
    連結:
  3. Abt, T.(2005).Introduction to picture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C.G. Jung.Zurich:Living Human Heritage Publications.
  4. Ammann, R.(1991).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in sandplay: Creative processes become visible.LaSalIe, lL:Open Count.
  5. Andrews, T.(2004).Animal speak: The spiritual & magical powers of creatures great & small.MN:Llewellyn Publications.
  6. Biedermann, H.(1994).Dictionary of symbolism: Culture icons and the meanings behind them.NY:Meridian.
  7. Chevalier, J.,Gheerbrant, A.(1994).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symbols.London:Penguin.
  8. Cooper, C.J.(1987).An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symbols.London:Thames & Hudson.
  9. Corbett, L.,Rives, C.(1991)."The fisherman and his wife" in psyche's stories.IL:Chiron Publications.
  10. Friedman, H.S.,Mitchell, R.R.(2008)。Friedman, H.S. & Mitchell, R.R. (2008,12月)。修復創傷、催化蛻變工作坊。台北市。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11. Jung, C.G.(1964).Man and his symbols.NY:Dell publishing.
  12. Mitchell, R.R.(2010)。Mitchell, R.R. (2010,4月)。沙遊—開啟通往無意識之門工作坊。高雄市。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13. Neumann, E.(1973).The child.NY:G.P. Putnam's Sons.
  14. Ravitz, L. J.(2010)。Ravitz, L.J.(2010,10月)。孩童:依附、創傷與自我工作坊。台北市。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15. Ronnberg, A.(2010).The book of symbols: Reflections on archetypal images.Cologne, Germany:TASCHN GmbH.
  16. Weller, B.(2010)。Weller, B. (2010)。出自相關研究,且該資料無標題。
  17. 危芷芬(譯),Schultz, D. P.,Schultz, S. E.(2014).人格心理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18. 朱侃如(譯),Stein, M.(1999).榮格心靈地圖.台北市:立緒.
  19. 呂旭亞(2011)。呂旭亞(2011,7月)。哲人石講堂:創生與吞噬—集體潛意識中的母親原型。台北市。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20. 林暉鈞(譯),河合隼雄(2013).高山寺的夢僧.台北市:心靈工坊.
  21. 梁信惠(2007).沙遊治療研究與案例.台北市:五南.
  22. 曾仁美(譯),朱惠英(譯),高慧芬(譯),Bradway,McCoard(2005).沙遊:非語言的心靈療法.台北市:五南.
  23. 黃宗堅(譯),朱惠英(譯),Kalff, D.M.(2007).沙遊—通往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台北市: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