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正向心理學運用於視障青少年團體諮商之方案設計

并列篇名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the Design of Group Counseling for Visually Impaired Youth

作者

廖偉舟(Wei-Chou Liao);謝麗紅(Lih-Horng Hsieh)

关键词

正向心理學 ; 團體輔導 ; 視障 ; 青少年 ; 團體方案

期刊名称

輔導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7卷4期(2021 / 12 / 01)

页次

61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正向心理學一反傳統心理學關注個體缺陷與不足的病理模式,強調以正向的眼光發掘個體的優勢與積極面向,發現未開展的潛能而不是關注身心上的限制與缺失。視障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除了一般的發展任務與適應問題,會同時面臨視覺障礙帶來的影響與困境,例如學習上的阻礙、社會的誤解、同儕的排斥與偏低的自我價值,外在環境與自我均容易對焦在受限之處。本文認為藉由正向心理學的觀點,可以協助視障青少年重新學習用正面的視框自我審視,建立自我正向情緒與特質的發展,結合團體諮商的方式營造正向的環境,讓視障青少年涵容在接納、尊重、滋養的團體氛圍中相互成長,克服困境與朝向美好人生發展,是以設計此團體方案,希望提供視障青少年輔導工作者參考。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林香秀,張景然,劉郁玨(2013)。增進視覺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認知行為團體介入效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7,1-28。
    連結:
  2. 金慧珍,張千惠(2010)。視障青少年同儕社交需求與社交挑戰之探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91-125。
    連結:
  3. 黃德祥(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連結:
  4. Cardinali, G.,D'Allura, T.(2001).Parenting styles and self-esteem: A study of young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95(5),261-271.
  5. Corey, M. S.,Coery, G.,Cindy, C.,王沂釗(譯),蕭珺予(譯),傅婉瑩(譯)(2014).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6. Erikson, E. H.(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W. W. Norton.
  7. Fredrickson, B.(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56,218-226.
  8. Gazda, G. M.(1989).Group counseling: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Allyn & Bacon.
  9. Hann, N.,Millsap, R.,Hartka, E.(1986).As time goes by: Change and stability inpersonality over fifty years.Psychology and Aging,1,220-232.
  10. Jacobs, E. E.,Harvill, R. L.,Masson, R. L.,程小蘋(譯),黃慧涵(譯),劉安貞(譯),梁淑娟(譯)(2013).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五南.
  11. Lopez-Justicia, M.,Martinez, M.,Medina, A.(2005).Self-concept in low-vision children and their peers without visual problem.Self and Identity,4(4),305-309.
  12. Myers, D.(2000).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America Psychologist,55,60-67.
  13. Sacks, S. Z.(1996).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low vision.Psychosocial implications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in students of a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blindness
  14. 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2000).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
  15. Shane, J.,Teramoto, J.,Snyder, C. R.,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洪葉.
  16. Shertzer, B.,Stone, S.C.(1980).Fundamental of Guidance.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7. 王亦榮(1990)。盲人的非理性性念。啟明苑通訊,35,21-23。
  18. 古琪雯(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19.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3),16-23。
  20. 周桂鈴(200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1. 施伊珍(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2. 柯俊銘(2005)。視障與非視障青少年心理及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叢書,40,33-64。
  23. 柳嘉玲(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4. 范書菁,陳光亮,譚子文(2011)。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第七屆2011南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屏東縣,臺灣:
  25. 香川邦生,豬平真理,牟田口辰己,大內進,賀夏梅(譯),吳純慧(譯)(2013).視覺障礙教育導論.華騰.
  26. 徐文志(2009).視覺障礙兒童的教育與輔導.國立臺南大學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
  27. 徐文志(199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8. 張育甄(2003)。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
  29. 張傳琳,李怡真,王沂釗,何琪,危芷芬,許育齡(2013).正向心理學.洪葉.
  30. 許鶯珠(2009)。正向心理學在諮商輔導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81,48-52。
  31. 陳明德,梁碧明(2006)。重度視覺障礙學生學習困難及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季刊,98,26-31。
  32.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心理.
  33. 陳裕升(2015)。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學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2015海峽兩岸視障教育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34. 曾月琴(200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35. 游孟潔(2012)。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36. 鈕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心理.
  37. 黃月霞(1991).團體諮商.五南.
  38. 黃素貞(200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39. 賈文玲(2001)。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
  40. 廖偉舟(2019)。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41. 蕭文(策畫)(2005).輔導與特教實務第三輯學習手冊.心理.
  42. 謝麗紅(2009).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實例.五南.
  43. 顏倩霞(2009)。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