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魏晉樂賦中空間與人格的理想論述

并列篇名

The Discussion on the Ideal Space and Personaslity in Wei-Jin Music-Fu

DOI

10.6284/NPUSTHSSR.2007.1(2)5

作者

何美諭(Mei-Yu Ho)

关键词

魏晉 ; 樂賦 ; 理想 ; 空間 ; 人格 ; 自由 ; Wei-Jin ; Music-Fu ; Ideal ; Space ; Personality ; Freedom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卷2期(2007 / 12 / 01)

页次

81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每一時代,都有其努力實現的理想,魏晉時代亦不例外。本文對於魏晉樂賦的研究旨趣,即是由「理想」的追求出發,力求從文化背景的角度探索魏晉人對於理想空間以及人格理想的追求。將此兩個論題合併討論的用意在於,人與空間有著緊密的關係,我之快樂與否、幸福與否、歡喜與否,都與空間反應予我的成受有關,故一個理想的空間成為我之幸福的追求。而理想空間的實現,必須由理想的人共同經營之,如此理想才能延續下去。深入探討之復,將會發現,魏晉人對音樂審美的理想,以一種文學的手法,闢造在現實中不存在的「純境」、建構自我放逐的精神堡壘,重建一個自然而然、悠遊自在的理想國度。並且透過對器樂形、神的鑑賞,聯結到魏晉對人格美的追求,依此而溝通了樂與人之間同情共感的可能,建立起樂與人之間異質同構的審美成應機制。於是樂賦中理想空間與人格理想的建構,說明了魏晉人企圖藉由音樂進入到一個完滿境界的想望。

英文摘要

In each era, there were dreams to be fulfilled; Wei-Jin Dynasty is no exception. This study purports to discuss in Wei-Jin era people's pursuit of ideal space and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ideality”. That these two issues were discussed together is because human and space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hether a person is happy and blissful has a lot to do with space. Therefore, an ideal space is the requirement for bliss. In addition, the fulfillment of a desirable space must be facilitated by ideal people to continue the well-being. From this essay, we will discover that in Wei-Jin Dynasty people's ideality of music aestheticism, through machinery, built upon ”pure field” which did not exist in reality-a utopia with natural nature and free spirit. Moreover, the appreciation of form-spirit in musicality and instru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eople's pursuit of personality beauty. Accordingly, the empathetic possibility was created between music and human; thus the aesthetic telepathy system of isomorphism between them was constructed. As a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 space and personality in music-fu illustrates the hope of people in Wei-Jin era to enter a perfect realm via mus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吳冠宏(2006)。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東華人文學報,8,21-23。
    連結:
  2. 陳靜容(2006)。「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9,20。
    連結:
  3. 尤雅姿(1998)。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
  4. 王仁祥(1995)。先秦兩漢的隱逸。台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5. 王文進(1999)。隱逸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臺灣書店。
  6.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7. 王岫林(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8. 卡西勒、甘陽譯(1994)。人論。台北:桂冠圖書。
  9. 牟宗三(1980)。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0. 考夫卡、黎煒譯(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台北:昭明出版社。
  11. 張文喜(2002)。論笛卡兒與胡塞爾的身體觀及其實踐意義。社會科學輯刊,3,16。
  12. 張志春(2001)。中國服飾文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13. 陳仲庚、張雨新(1987)。人格心理學。遼寧:人民。
  14. 黃應貴(1995)。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5.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6. 廖國棟(1996)。從「士不遇」到「歸去來」-試論兩漢辭賦對京城的趨附與偏離。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7. 蔡英俊(1987)。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 鄭毓瑜(2000)。獨立的忠誠-直諫論述與知識份子。台北:里仁書局。
  19. 鄭毓瑜(1997)。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
  20. 顏崑陽(1991)。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