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團體黏土活動應用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之持續性注意力行爲分析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f Changing of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to Young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on Group of Clay Activity

DOI

10.6284/NPUSTHSSR.2008.2(2)5

作者

徐庭蘭(Ting-Lan Hsu);許芷菀(Chi-Wan Hsu)

关键词

持續性注意力行為 ; 團體黏土活動 ;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 group of clay activity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卷2期(2008 / 12 / 01)

页次

101 - 1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持續性注意力行為變化歷程,而研究者採單一受試者之無基線期設計,並以一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每週2次,每次15至20分鐘,為期3個月之團體黏土活動;此外活動結束後3週後,進行追蹤觀察。本研究以「持續性注意力行為觀察紀錄表」及「持續性注意力行為事件取樣紀錄表」等研究工具蒐集資料,而資料分析以目視分析法及時間序列C統計分析,並輔以觀察記錄等資料為主。結果(1)團體黏土活動對個案之持續性注意力行為有介入效果卻不明顯,而活動撤除後也不具保留果;(2)在團體黏土活動介入後,個案持續性注意力時間加長但幅度不大。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hildren after group of clay activity. The none-baseline design of single subject research was used to conduct three months, twice a week and 15 to 20 minutes of group of clay activity, and three weeks of observation at end of activity. The instruments of ”record table of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and ”event sample record of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Data analysis was analyzed by time series C statistics and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include: (1) subject's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had improved but not very obvious after activity; (2) subject's sustainable attention behavior had been changed but not for a long time after activ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王乙婷(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ADHD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連結:
  2. 王乙婷(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ADHD兒童持續性注意力之效果。特殊教育學報,18,21-54。
    連結:
  3. Armstrong T.、劉瓊英譯(2002)。The myth of the A.D.D. child: 50 ways to improve your child's behavior and attention span without drugs, labels, or coercion。台北市:華騰。
  4. Barkley, R. A.(1998).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New York:Guilford Press.
  5. G. W. Lauth、P. F. Schlottke、楊文麗譯、葉靜月譯(1998)。Training mit aufrmerksamkeitsgestorten kinder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6. Isal, Y.,Shaley, L.,Mevorach, C.(2005).The diversity of attention deficits in ADHD: the prevalence of four cognitive factors in ADHD versus controls.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38,142-156.
  7. Kerre, M. M.,Nelson, C. M.(1998).Strategies for managing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NJ:Prentice-Hall.
  8. Lin, H.,Hsiao, C. K.,Chen, W. J.(1999).Development of sustained attention assessedusing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among children 6-15 years of age.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7(5),403-412.
  9. Mash, E. J.,Barkley, R. A.(1998).Treatment of Childhood Disorders.New York:The Guildford Press.
  10. Safran, D. S.(2002).Handbook of art therapy.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11. Stoll, B.、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主際藝術治療編(2002)。Art Therapy As a Trauma Therapy。國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12. Wicks-Nelson, R.,Israel, A. C.(1991).Be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hood.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3. William, G. H.,Wood M. M.(1977).Development Art Therapy.Baltimore:University Park Press.
  14. Zentall, S. S.(1993).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Exception Children,60,143-153.
  15. 王翠杏(200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6. 司念雲(2002)。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7. 宋淑慧(1994)。注意力異常與評量。高市鐸聲,4(2),21-26。
  18. 宋維村(1982)。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後群:綜論。中華民國神經精神醫學會會刊,8(1),12-21。
  19. 李杰禧(2003)。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20. 李瀚倫(2003)。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
  21. 李啓澤、李孟智(1999)。注意力不足曁過動症。基層醫學,14(3),42-45。
  22.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23. 林玉華(1996)。自我教導策略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童之教學效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1,239-284。
  24. 林淑夏(2004)。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5. 林筆藝(2004)。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美勞教學研究所。
  26. 林端容(2002)。特殊幼兒美術教學。台北市:五南。
  27. 侯禎塘(2002)。藝術治療法對國小啟智班兒童情緒與行爲問題輔導效果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7,329-365。
  28. 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
  29. 徐庭蘭、康恩昕、鄭芬蘭主持人(2007)。以奧福音樂活動爲媒介對一位注意力缺陷過動政幼兒選擇性、分離性、持續性注意力歷程變化影響之個案研究。2007年屏東科技大學兒童發展與多元服務新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縣:
  30. 徐惠芳(2001)。台北市,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
  31. 康光輝(200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研究所。
  32. 張怡敏(2002)。藝術治療成長團體的理論與實務。景女學報,2,129-137。
  33. 張媛媛(2003)。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34. 張繼文(1997)。藝術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意義。國教天地,120,8-13。
  35. 梁仲容(1995)。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36. 梁良(2005)。創意讓孩子脫穎而出:從遊戲中激發孩子的九大智能。台北縣:咖啡田文化。
  37. 許天威(2003)。個案實驗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38. 許玫倩(2005)。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39. 許義宗(1990)。幼兒工作造型。台北市:理科。
  40. 郭修廷(2002)。一體兩面的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教師之友,43(3),24-30。
  41. 陳君如(2003)。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2. 陳昭治(2004)。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學系。
  43. 陳理哲(2001)。藝術治療在特殊教育之應用-以音樂治療、舞蹈治療爲例。國立台灣體育學學報,9,115-129。
  44. 陸雪鈴(2003)。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5. 陸雅青(2005)。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台北市:心理。
  46. 麥玉枝(2004)。提高國小學障生專注立及自我概念之研究-採用藝術治療。南投文教,21,77-81。
  47. 黃小玲(2002)。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8. 黃兆申(2003)。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
  49. 黃志宏(2004)。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50. 黃尚怡(2004)。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51. 楊甘旭(2003)。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52. 葉宗青(2000)。智障者陶塑教學模式設計。特殊教育季刊,74,34-40。
  53. 鄭玉疊(1983)。黏土教學在啓智教育中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1,26-30。
  54. 鄭立群(2005)。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研究所。
  55. 鄭淑娟、王淑仙、國立嘉義大學主編(2003)。學習障礙學生資源班課堂注意力行爲表現之觀察報告。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市:
被引用次数
  1. (2024)。懷舊黏土輔療團體工作運用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行動研究。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29,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