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老子》道論的當代詮釋與反思

并列篇名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of Tao in Lao Tzu

DOI

10.6284/NPUSTHSSR.2016.10(2)3

作者

黃薏如(I-Ju Huang);陳政揚(Cheng-Yang Chen)

关键词

老子 ; 道 ; 素樸 ; 語義 ; 形上 ; Lao Tzu ; Tao ; Simple ; Semantic meaning ; Metaphysics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0卷2期(2016 / 06 / 30)

页次

41 - 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道」是儒道思想的共通慧見。本文嘗試在前人的基礎上,從「道」的字源、字用與思想內涵上提出論析。在研究步驟上,除了「前言」、「結論」外,在本文章次安排共分三節:「道的素樸義」、「當代學者對道的語義解析」、「道的形上義理之詮釋」。在道字的字義探源部分,共獲得四個論點,分別為「走在關鍵的決策」、「生命道路的通達」、「高瞻遠矚的智慧」、「內外辯證的實踐」說明人生的道路上,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具有高瞻遠矚的智慧並且實際去做,使自身的生命或他人的生命達到互相通達的可能性,由此呈顯「道」字的豐富義蘊。另一方面,透過當代學者對道字的語義解析,將「道」歸納出三點義涵,分別為第一是「形而上之道」,指出道體,無形無象,卻真實恆常存在,它是萬物的根源,先天地而生,長養萬物卻不主宰;其次是「變動規律之道」,指出道提供了循環往復、變化相反的自然法則。最後是「生活處世之道」,說明道透過實踐方能對人產生影響力,可為世人指引生命的方向。

英文摘要

The shared wisdom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s Tao.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study enquires into the origin, the usage, and thought content of the word Tao. In the research step, in addition to "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In Simple and Unadorned Meaning of the Tao" and "What Tao Means in Lao Tzu" and "Explanation of the metaphysics Tao". This study reaches four conclusions: "Decided at a critical moment", "Smooth life", "Thinking very deep intelligence", "The realizing of internality becomes outside experience". This is the abundant meaning of Lao Tzu's Tao. On the other hand, Tao has triple meanings in Lao Tzu: "Metaphysics Tao" is invisible yet claims eternal existence. It exists anterior to the earth and the sky, nurtures every creature without dominating it. "Tao of Regular Change" provides the physical law of Tao. In "Tao of Daily Life," Tao produces its influence through practice, and guides directions for huma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1995)。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上海:臺灣商務印書館,1926 年。
  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清段玉裁(1974)。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6. Chang, Chung-Yuan(1963).Creativity and Taoism.New York:Harper & Row.
  7. Chen, Chung-Hwan(1964).What does Lao-Tzu mean by the term "Tao"?.清華學報,150-161.
  8. 丁原植(1998)。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9. 方東美、孫智燊譯(1984)。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臺北:臺北成均出版社。
  10. 王邦雄(1983)。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1.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2007)。中國哲學史上。臺北:里仁書局。
  12. 王雲五編、陳鼓應註譯(1997)。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任繼愈編(1983)。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
  14.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牟宗三(1974)。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牟宗三(2003)。老子《道德經》演講錄(四)。鵝湖月刊,337,5。
  17. 余培林(1987)。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8. 吳怡(2013)。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19. 李美燕(2006)。牟宗三的人生哲学思想―以《五十自述》為契入點。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5(1),20。
  20. 唐君毅(1973)。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徐山(2003)。釋「面」。平頂山師專學報,2003(6),6。
  23.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4. 徐復觀(1988)。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
  26. 高亨(1957)。重訂老子正詁。北京:古籍出版社。
  27. 張岱年(1981)。中國哲學發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8. 張松如(1981)。老子校讀。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29. 許抗生(1993)。老子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30. 陳德和(2006)。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
  31. 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
  32. 勞思光(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3. 馮友蘭(1992)。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34. 馮友蘭(1959)。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北京大學學報,4,199-200。
  35. 馮契(1983)。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楊國榮編(1973)。簡明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37. 楊興順(1957)。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北京:科學出版社。
  38. 葉海煙(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9. 葉海煙(1999)。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40. 董蓮池編(2011)。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
  41. 詹劍峰(1982)。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2. 劉笑敢(2007)。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3. 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44. 鄭雪花(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45. 錢穆(1988)。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6. 簡光明(2004)。醫護學院國文課程融入通識精神之探討-以高雄醫學大學與輔英科技大學「國文」課程為例。通識教育,11(4),49。
  47. 嚴靈峰(1987)。無求備齋學術新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8. 嚴靈峰(1966)。老莊研究。臺北: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黃薏如(2020)。道家淑世精神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以莫拉克災後婦幼生活重建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4(4),77-105。
  2. 黃薏如(2021)。道家虛心見真的現代實踐:以公共衛生護理研究「心理健康」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5(4),25-52。
  3. 黃薏如(2022)。莊子淑世精神的現代實踐-以公共衛生護理研究「環境健康」為例。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53,87-107。
  4. (2021)。另類的凝視:道家心觀的現代意義。經學研究集刊,三十,71-90。
  5. (2023)。莊子意義治療學的現代實踐-論衝突化解之道。揭諦: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學報,44,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