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周易》中的女性外交

并列篇名

Female Diplomac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DOI

10.6284/NPUSTHSSR.2017.11(3)1

作者

劉幸瑜(Xing-Yu Liu)

关键词

《周易》 ; 女性 ; 外交 ; 聘問 ; 《儀禮》 ; The Book of Changes ; female ; diplomacy ; envoy visiting ; The Book of Etiquette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3期(2017 / 09 / 30)

页次

1 - 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針對〈豐〉初九以及〈小過〉六二兩條爻辭進行分析,由此得知:〈豐〉卦初九爻辭敘述的是外交聘禮中的聘享夫人,儀式規格與聘享國君本人相等;〈小過〉六二爻辭敘述的則是外交聘問中的變禮,當國君本人因故不能接見使者時,夫人或臣子代為接見。這類國君夫人涉足外交場域的禮儀,乃是殷商遺風,被周禮所繼承。《周易》爻辭中所記錄的女性外交,可概括為夫人外交,這種制度既考慮了不同情境下的需要,符合《周易》的變動精神,也從人事上再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自然秩序。

英文摘要

Through analyzing two oracular statement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Nine the first in "Feng" and Six the second in "Xiao Guo", we could get some information. First, Nine the first in "Feng" indicates that the first lady, enjoyed the same ritual scale as the lord when receiving envoys. Second, Six the second in "Xiao Guo" indicates the change of envoy visiting. The first lady or the official could receive envoys on behalf of the lord when the lord could not receive envoys by himself. Third, the ritual that first ladies dabbled in diplomacy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Shang Dynasty, which was inherited by Zhou Dynasty. The female diplomac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irst lady’s diplomacy", and this system took various situations into account, fitting in with the spirit of change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reflecting the natural law that "Dao contains one Ying and one Ya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朱歧祥(2007)。花東婦好傳。東海中文學報,19,1-12。
    連結:
  2. 盧詩青(2015)。從《周易》經傳印證周代婚姻現象。德明學報,39(2),1-17。
    連結:
  3. (1961)。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4. (1961)。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5. 唐李鼎祚輯(1968)。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85)。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7. 清馬其昶(1979)。周易費氏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55)。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9. 漢司馬遷、唐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82)。史記。臺北:大申書店。
  10.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2005)。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1985)。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55)。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85)。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魏王弼注、魏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2015)。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王汝華(2006)。論易經中的婚配及持家守則。中國文化月刊,301,1-22。
  16. 王新媚(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
  17. 吳安安(2008)。《周易》中的婦女生活研究。新生學報,3,155-172。
  18. 屈萬里(1950)。周易卦爻辭成於周武王時考。臺大文史哲學報,1,81-100。
  19. 林虹吟(2003)。試論易經諸卦所建構的家庭組織。輔仁大學中研所集刊,13,1-20。
  20. 侯敏(2002)。濃重的倫理色彩:《周易》中的男女觀念。北方論叢,2002(3),16-20。
  21. 胡自逢(1990)。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2. 高亨(1974)。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
  23. 連劭名(1999)。西周甲骨刻辭與《周易》。周易研究,1999(2),18-20。
  24. 郭千華(2004)。試析《周易》之婚姻觀。樹人學報,2,1-20。
  25. 郭沫若(2002)。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26. 焦杰(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7. 劉幸瑜(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8. 戴璉璋(1989)。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29. 韓江蘇、江林昌(2010)。《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0. 譚德貴(2005)。《周易》的婦女觀及對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學研究
  31. 蘭甲雲(2008)。周易古禮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