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寅與吳中三子的交游關係與詩學特色-以傳記資料為核心的考察

并列篇名

Tang Yin's Social-Relation and Poetry Analysis-Investigating Biography

DOI

10.6284/NPUSTHSSR.2017.11(4)1

作者

洪敍銘(Hsu-Ming Hung)

关键词

唐寅 ; 明代文學 ; 吳中四子 ; 詩學 ; 傳記 ; Tang Yin ; Ming-Dynasty Literature ; WuZhong Literati ; Poetry ; Biography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4期(2017 / 12 / 31)

页次

1 - 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寅(1470-1523)是明成化、弘治年間吳中文壇的代表文人,他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1470-1559)、徐禎卿(1479-1511)等人合稱吳中四子,因其師承與交游關係,構築了一個以獨特地域風格為特色的文人團體,其詩學主張亦有可觀之處。本文擬由傳記資料的整理,理解唐寅生平、交游網絡,進而連結其詩學主張,配合明代諸家詩品,掌握其詩學繼承及其風格的趨向,同時通過對吳中文人群體的總體觀察,一方陎理解唐寅詩學理論上的侷限或矛盾,另一方面歸納他於文藝理論和創作的實踐,於當時文壇盛行的復古思潮中的特出形象。

英文摘要

Tang Yin is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ti of Cheng-Hua, Hung-Zhi generation of Ming Dynasty. Zhu Yun-Ming, Wen Zhen-Ming, Xu Zhen-Qing and Tang Yin himself are the Big Four of Wu-Zhong Literati. A literati group is established by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or, which fosters a unique-region writing style and the poetry perspective is valued.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Tang Yin based on biography-info collection Together with other poetry works of Ming Dynasty, this article is to focus on the trend of his poetry inheritance and style. In the meantime, by an overall observation on Wu-Zhong literati group, this article not only highlights Tang Yin's limit or contradiction on poetry but also expects to comb out his achievements of literature and art on theory and creation, which seemed to portray an outstanding impression from general revivalism at that tim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3.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4.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5.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
  6.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7.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
  8.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9.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0.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1.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4.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5. 明文徵明(1987)。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明王世貞(1970)。弇州山人續稿。永和:文海出版社。
  17. 明王世貞、羅仲鼎校柱(1992)。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
  18. 明唐寅、周道振輯校、張月尊輯校(2002)。唐伯虎全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
  19. 明徐火勃(1970)。徐氏筆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明徐禎卿、范志新編年校注(2009)。徐禎卿全集編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1. 明祝允明(1970)。懷星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明祝允明(1972)。祝枝山全集。臺北:漢聲出版社。
  23. 清張廷玉(1971)。明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清黃宗羲編(1970)。明文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文源編(2003)。唐伯虎全傳。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6. 吳文志編(1997)。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7. 宋戈(1987)。唐伯虎詩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28. 汪兆申(1987)。關於唐寅的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9. 林賢德(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30. 長沢規矩也編(1979)。和刻本漢籍文集。東京:汲古書院。
  31. 范宜如(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32. 陳伉編注、曹蕙民編注(2004)。唐伯虎詩文書畫全集。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33. 陳書良(2002)。唐伯虎評傳。新店:桂冠圖書。
  34. 黃卓越(2005)。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楊靜盦(1970)。唐寅年譜。臺北:大西洋圖書公司。
  36. 謝建華(1996)。唐寅。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
  37. 簡錦松(1989)。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8. 鐵琴屢編(1989)。唐伯虎書牘。臺北:廣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