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客家地方特色產業的蛻變:以內埔花生豆腐為例

并列篇名

Evolution of a Hakka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Using Peanut Tofu of Neipu as an Example

DOI

10.6284/NPUSTHSSR.201906_13(2).2

作者

鄧瑞圓(Jui-Yuan Teng);陳文東(Wen-Tung Chen);曾純純(Chun-Chun Cheng)

关键词

花生豆腐 ; 食品加工 ; 客家特色食物 ; 地方特色產業 ; 文化經濟 ; Peanut Tofu ; food processing ; Hakka featured food ;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 cultural economy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3卷2期(2019 / 06 / 20)

页次

26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花生豆腐」採用天然食材與傳統手工製法,成為內埔客家族群的特色食物。相關產業發展至今將近九十年,業者開店維生同時建立以客家口味為特色的市場利基,在2007年即成為屏東縣客家特色商品,使這傳承近百年的產業因歷史文化環境因素,加上相關產業群聚而形成地方特色產業,進而成為地方文化產業。本文從文化經濟的角度,探討「內埔花生豆腐」此一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之發展歷程與產業形塑過程。以內容分析、訪談及觀察等質性研究,檢視內埔花生豆腐產業的發展脈絡、花生豆腐與客家族群間的連結,及內埔花生豆腐產業的整體環境現況及其所面臨的困境。研究結果發現,花生豆腐產業藉由搭上養生、健康的風潮,採取堅持手做工法的取向,製作出傳統客家風味、香醇濃郁及口感獨特的花生豆腐,顯示了不同於一般豆腐的、獨特的文化識別特徵,這使得客家文化成為傳承花生豆腐產業的最主要載體。最後進一步予以探討內埔花生豆腐的投入與生產、購買與接受、傳播與營銷,將客家人特色食物轉換增值成為兼具在地歷史性、文化性、獨特性之地方特色產業,以發揮內埔花生豆腐產業之在地價值。

英文摘要

"Peanut Tofu" is based on natural ingredients and traditional manual technique. It is a featured food of Neipu Hakka.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y has been nearly 90 years. The industry launches the business by stores and establishes a market niche with Hakka flavor as the characteristic. In 2007, it became a Hakka featured product of Pingtung County. The industry of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turns into a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with historic,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lusters with 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sults in the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econom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local characteristic manufactured food "Peanut Tofu of Neipu".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his study reviews development of the Peanut Tofu industry of Neipu, connection between Peanut Tofu and the Hakka and the overall present environment and obstacles of the Peanut Tofu industry of Neipu.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the Peanut Tofu industry, in the trend of health, persists by manual technique and they make Peanut Tofu with traditional, rich and unique Hakka flavor and taste. It shows a unique cultural identity different from common Tofu. Therefore, Hakka culture becomes the most critical carrier of the Peanut Tofu industry. Finally, this study probes into engagement, production, purchase, acceptance, diffusion, operation and marketing of Peanut Tofu of Neipu. It enhances value of Hakka featured food as a historic, cultural and unique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local value of the Peanut Tofu industry of Neip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王志弘(2008)。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1-44。
    連結:
  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屏東縣六堆客家經典伴手禮成果頒獎〉。中央通訊社,網址: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05858.aspx#.Wu2vA6SFOUk。點閱日期:2015 年 12 月 23 日。
  3. Corrigan, Peter,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4. Dant, Tim,龔永慧(譯)(2009).物質文化.臺北:書林書店.
  5. Ilbery, Brian,Kneafsey, Moya(1999).Niche Markets and Regional Speciality Food Products in Europe: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31(12),2207-2222.
  6. Tregear, Angela(2003).From Stilton to Vimto: Using Food History to Re-think Typical Products in Rural Development.Sociologia Ruralis,43(2),91-107.
  7. Tregear, Angela(2001).What is a 'Typical Local Food'? An Examination of Territorial Identity in Foods Based on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the Agrifood and Rural Sectors.Centre for Rur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Series Working Paper,58,1-31.
  8. 八大電視(2010)。〈石怡潔的感動時刻:賴媽媽花生豆腐〉。網址:https://youtu.be/LJLkpJbOwIc。點閱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9. 三立臺灣臺(2015)。〈草地狀元〉。福泉花生豆腐,網址:http://www.fuquan-tofu.com/#!untitled/c1dq1。點閱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10. 內埔鄉公所(2014)。〈內埔鄉簡介〉,網址:http://www.neipu.gov.tw/intro.asp。點閱日期:2017 年 7 月 5 日。
  11. 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編輯)(2011).內埔手感老智慧:發掘客家珍手藝.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2. 丘昌泰(2013)。開創臺灣地方特色產業的藍海策略:「公共造產」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論壇,149,1-11。
  13. 民視(2015)。〈美鳳有約〉。福泉花生豆腐,網址:http://www.fuquan-tofu.com/#!untitled/c1dq1。點閱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14. 江明修(編)(2011).客家企業家.臺北:智勝出版社.
  15. 李康化(2016)。文化經濟的市場邏輯。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5-62。
  16. 林欣美(200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17. 林海音(編)(2009).中國豆腐.臺北:大地出版社.
  18. 邱芷柔(2017)。〈檸檬籽萃取物製作天然防腐劑可延長「花生豆腐」賞味期〉。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Pingtung/breakingnews/2157915。點閱日期:2018 年 4 月 22 日。
  19. 邱芷柔(2014)。〈不加防腐劑天然花生豆腐 25 天不壞〉。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32584。點閱日期:2015 年 12 月23 日。
  20. 客家電視(2009)。〈扭轉人生的花生豆腐〉。客家新聞雜誌(第 139 集),網址:https://youtu.be/mHqxEuz0hLQ。點閱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21. 客家電視(2013)。〈媽媽的味緒〉。來歸:六堆常民人物誌 19,網址:https://youtu.be/Ui3Zkatr1R8。點閱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22.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2010)。樸實又雋永‧花生豆腐。野上野下,6-7。
  23. 胡忠一(2004)。胡忠一(2004)。《日本農民市場與道之驛》。供銷部主管班講義,2004 年 6 月。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4. 孫華翔(2008)。臺灣工藝產業轉型之路:從社區營造出發的經營模式探討。臺灣工藝季刊,29,16-21。
  25. 徐麗雯(2009).六堆回味:屏東六堆客家地區傳統老店.屏東:屏東縣政府.
  26. 翁志輝,曾玉榮(2011)。臺灣地方特色加工食品的發展與啟示。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4,138-141。
  27. 翁禎霞(2011)。〈客家花生豆腐全面搶攻超市〉。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聯合報,網址:http://udndata.com/udn/。點閱日期:2016 年 6 月 18 日。
  28. 張瓊月(201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29. 陳靜宜(2014)。〈醬味川客菜駱師傅端出拿手菜〉。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聯合報,網址:http://udndata.com/udn/。點閱日期:2016 年 6 月 18 日。
  30. 喻文玟(2010)。〈順道嚐鮮,吃花生豆腐不是吃豆腐〉。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聯合報,網址:http://udndata.com/udn/。點閱日期:2016 年 6 月 18
  31. 曾健野(2005)。敘述客家花生豆腐的歲月。六堆雜誌,革新109,28。
  32. 黃宏至(2010)。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
  33. 黃憬真(2009)。提起勇氣放下身段:陳國柱用花生豆腐扭轉未來人生。卓越雜誌,295/296,78-80。
  34. 楊昭景(2008)。濃妝淡抹總相宜:細說臺灣名「豆腐」。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4(1),15-21。
  35.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編)(2015).2015 中小企業白皮書.臺北:經濟部.
  36. 鄧瑞圓(2015)。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37. 賴守誠(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38. 賴守誠(2009)。地方特產、食物品質與鄉村發展:邁向文化經濟典範的臺灣食品特產。臺灣鄉村研究,9,110-122。
  39. 賴守誠(2010)。農村特色食品之形成與發展:以深坑綠竹筍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5,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