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數據應用於電視劇本之創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個案研究

并列篇名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o TV Script Cre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ld Between Us"

DOI

10.6284/NPUSTHSSR.202303_17(1).4

作者

張萍萍(Ping-Ping Chiou);黃靖惠(Jing-Huey Hwang)

关键词

大數據 ; 電視劇 ; 劇本 ; Big Data ; Script ; TV Series

期刊名称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7卷1期(2023 / 03 / 01)

页次

77 - 1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乃大數據分析與劇本創作二者融合之首例,播出後獲得「金鐘獎」的肯定,其中包括戲劇節目編劇獎。對此成功之首創,本研究訪問此合作中四位關鍵成員,以探討將大數據運用於劇本創作的過程與貢獻。經整理與分析訪談資料,主要結果顯示劇本的創作經歷四個階段:一、提出及確認問題;二、融入大數據分析;三、執行田調及調整劇本構想;四、編寫與完成劇本。其中第二階段又包含探詢摸索、資料準備、聚焦探勘等步驟。整體而言,大數據分析有助於劇本元素如情節、角色、對白的創作。依據此次合作的過程及成果,本研究進一步對未來節目的籌製提出建議。

英文摘要

The TV series "The World Between Us" is the first case to merge big data analysis into script creation. After presenting, it earned recognition by Golden Bell Awards, including "Best Writing for a Television Series". Regarding this successful innovation, this study interviewed four crucial members in this cooperation so 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contribu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o script creation. Through collating and analyzing interview data, prima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ript creation fulfilled four stages, including: (1) introduce and identify problems; (2) integrate big data analysis; (3) undertake field studies and adjust script concepts; (4) compose and finish the script. And the second stage consisted of procedures such as inquiry, data preparation and mining. Overall, the big data analysis is helpful to the creation of script elements including plots, characters and dialogue. Based on the process and achievement of this cooperation, this study furth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TV programs in the fu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連結:
  2. 傅文成,陶聖屏(2018)。以大數據觀點探索網路謠言的「網路模因」傳播模式。中華傳播學刊,33,99-135。
    連結:
  3. 1111 人力銀行(編)(2011).就愛這一行:36 位達人教你走出自己的文創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4. Alsghaier, Hiba,Akour, Mohammed,Shehabat, Issa,Aldiabat, Samah(2017).The importance of big data analytics in business: A case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6(4),111-115.
  5. Barnes, Brooks (2013). Solving Equation of a Hit Film Script, With Data,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6 May 2013, Sec. A, p. 1.
  6. Boyd, Danah,Crawford, Kate(2012).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 Provocations for a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Scholarly Phenomenon.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15(5),662-679.
  7. Brachman, Ronald J,Anand, Tej(1994).The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A First Sketch.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8. EMBA 雜誌編輯部。投資 IP,而不是電影。EMBA 雜誌,396,104-107。
  9. Fayyad, Usama,Piatetsky-Shapiro, Gregory,Smyth, Padhraic(1996).From Data Mining to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AI Magazine,17(3),37-54.
  10. Fernández-Manzano, Eva-Patricia,Neira, Elena,Clares-Gavilán, Judith(2016).Data management in audiovisual business: Netflix as a case study.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25(4),568-576.
  11. Flick, Uwe,李政賢(譯),廖志恒(譯),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五南書局.
  12. Freelon, Deen(2014).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gital trace data i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puting research.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58(1),59-75.
  13. García, Salvador,Ramírez-Gallego, Sergio,Luengo, Julián,Benítez, José Manuel,Herrera, Francisco(2016).Big Data Preprocessing: Methods and Prospects.Big Data Analytics,1,9.
  14. Lazer, David,Pentland, Alex,Adamic, Lada,Aral, Sinan,Barabási, Albert-László,Brewer, Devon,Christakis, Nicholas,Contractor, Noshir,Fowler, James,Gutmann, Myron,Jebara, Tony,King, Gary,Macy, Michael,Roy, Deb,Van Alstyne, Marshall(2009).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Science,323,721-723.
  15. May, Tim(2001).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Buckingham, England:Open Unversity Press.
  16. Merriam, Sharan B.(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17. Pardeshi, Roshani,Nashipudimath, Madhu(2016).Frequent item set mining of big data for social media.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6(9),18-25.
  18. Phillips-wren, Gloria(Ed.),Carlsson, Sven(Ed.),Respício, Ana(Ed.),Brezillon, Patrick(Ed.)(2014).DSS 2.0: Supporting Decision Making with New Technologies.Amsterdam:IOS Press.
  19. Singletary, Michael,施美玲(譯)(1997).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臺北:五南書局.
  20. Sternberg, Robert J.,Lubart, Todd I.(1995).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New York:Wiley & Sons.
  21. Yin, Robert K.,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臺北:弘智文化.
  22.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編)(2014).103 年度徵選優良電影劇本手冊.臺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3. 王梅(2017)。大資料視角下電影編劇的發展策略研究。電影文學,5,15-17。
  24. 王傳宗(200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25. 江瓊紋(2017)。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26. 余唯,王長城(2018)。從 IP 改編熱看國內編劇生態。西部廣播電視,6,87-88。
  27. 吳昌霖(200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28. 吳冠德(200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29. 呂蒔媛(2018)。我們與惡的距離──應用大數據之編劇心得。開鏡,4,44-47。
  30. 呂蒔媛,公共電視(2019).《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臺北:麥田.
  31. 李信邦(2015)。臺中,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32. 李曼瑰(1979).李曼瑰劇存──第四冊.臺北:正中書局.
  33. 林瑞婉(2018)。我們與大數據的距離:側寫應用大數據之戲劇劇本創作案。開鏡,4,48-49。
  34. 林裕雲(2002)。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35. 林鈺庭、黃熙桐、章仁潔、黃茜雯(2018)。〈探索大數據應用〉。小世界,網址:http://shuj.shu.edu.tw/blog/2018/01/05/。點閱日期:2019 年 6 月 30 日。
  36. 邱于平(2017)。〈文影漫遊在 IP 產業中的愛恨糾葛〉。Trinalysis 三帖–數位觀點,網址: https://medium.com/trinalysis/當中國資本席捲ip內容產業-bb3f39ab8c90。點閱日期:2020 年 4 月 15 日。
  37. 邱舜逸(2010)。臺南,崑山科技大學數位生活科技研究所。
  38.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2018)。數據運用於電影的實務與挑戰:專訪資深電影人—黃郁茹。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107(2),18-20。
  39. 高超(2019)。基於大數據的影視劇本開發的創新路徑。現代電影技術,11,43-46。
  40. 張芝菁(2007)。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41. 梁筌壹(2010)。嘉義,南華大學傳播學系。
  42. 許書銘,李卓勳(2015)。大數據處理與使用行為分析之應用──電視節目推薦系統。電工通訊季刊,2015(4),62-73。
  43. 許寶蓮(2010)。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44. 陳建英,黃演紅(2017).互聯網+大數據.臺北:崧博出版社.
  45. 陳秋雲(200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46. 陳紀元(2016).I 想想,行銷的信任與溫度.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47. 陳清河(2019)。〈劇本創作與大數據分析的距離〉。Yahoo 論壇,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yahoo 論壇陳清河劇本創作與大數據分析的距離-230024276.html。點閱日期:2019 年 6 月 30 日。
  48. 陳震昌(2001)。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
  49. 賀桂芬(2017)。〈你以為紙牌屋是創意?不,它是大數據和資料分析〉。天下Web only,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2824?template=fashion。點閱日期:2019 年 6 月 30 日。
  50. 鈕文英,吳裕益(2015).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新北:心理出版社.
  51. 黃伯雄(2017)。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所。
  52. 黃冠慈(2017)。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53. 黃美序(1997).戲劇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54. 楊荏傑(2017)。〈中國的 IP 產業鏈與台灣 IP 產業未來〉。Trinalysis 三帖–數位觀點,網址:https://medium.com/trinalysis/中國的-ip-產業鏈與台灣-ip-產業未來-92514593268d。點閱日期:2020 年 4 月 15 日。
  55. 楊榮祥。〈個案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網址:http://terms.naer.edu.tw。點閱日期:2022 年 1 月 05 日。
  56. 廖文華(2001)。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57. 劉慧茹(2019)。〈《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數據首例呂蒔媛、林昱伶巨量田調動心弦〉。鏡周刊,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318insight002/。點閱日期:2021 年 12 月 21 日。
  58. 潘怡豪(2020)。〈2019 台劇回顧:打進國際市場的「類型劇」,能否成今年跳板?〉。聯合報鳴人堂,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596/4298405。點閱日期:2021 年 12 月 28 日。
  59. 蔡宗豪(201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60. 鄭江宇(2019)。「數大」便是美——大數據與現代生活的連結。科學月刊,599,26-29。
  61. 賴純美(2009)。臺中,臺中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
  62. 戴欣晟(201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63. 簡禎富,許嘉裕(2016).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4. 羅治傑,王皓宇,陳昱璟,唐學明(2018)。正面與負面網路訊息影響國軍形象的大數據分析。復興崗學報,113,14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