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濕地生態旅遊的研究進展

并列篇名

A Review on Taiwan's Wetlands Eco-Tourism

DOI

10.30169/JRTR.201106.0005

作者

許秉翔(Ping-Hsiang Hsu)

关键词

濕地 ; 生態旅遊 ; 台灣 ; 文獻回顧 ; Wetlands ; Ecotourism ; Taiwan ; Literature Review

期刊名称

鄉村旅遊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卷1期(2011 / 06 / 01)

页次

75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對臺灣在濕地生態旅遊議題之研究主題與進展做一回顧性質的分析,從期刊論文與學術專書的文獻檢索結果,從而瞭解此種憑藉濕地環境而生的旅遊型態在臺灣的發展,及其被臺灣學術界所關注的面向。主要的研究結論有三:(1)濕地生態旅遊的研究,社會發展的階段與研究議題有密切的關聯;(2)在文章數量上仍相當不足,有大幅拓展的空間。部分研究領域發表,仍在先驅者的開拓階段;(3)臺灣從事濕地旅遊的遊客,只有少部份是生態遊客,大部分仍是國民旅遊的遊客。

英文摘要

Journal Articles and academic books related to Taiwan's wetlands ecotourism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science. This paper identifies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s ecotourism in Taiwan and its academic research concern. Thre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1) The research topics of wetlands ecotouris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2) The published papers and books have not yet covered the major subjects of wetlands ecotourism. Some research fields are still at the pioneer stage; (3) In Taiwan, most tourists visited wetlands are general mass tourists.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m are eco-touris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参考文献
  1. 方偉達、趙淑德(2007)。濕地公益信託及補償銀行機制之建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6(4),2-12。
    連結:
  2. 林明瑞、王聖賢(2006)。福寶濕地自然保育課程實驗教學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溼地自然保育認知、態度之影響。環境教育研究,4(1),103-146。
    連結:
  3. 侯錦雄、郭彰仁(2003)。關渡、高美、七股濕地生態遊憩動機與旅遊特性之比較。觀光研究學報,9(1),1-18。
    連結:
  4. 胡志平(2006)。生態遊憩區價值之估計─假設市場評價法之應用。建築與規劃學報,7(1),1-17。
    連結:
  5. 許義忠(2000)。為什麼人們願意付錢從事濕地保育?購買行為或是捐獻行為。戶外遊憩研究,13(3),49-70。
    連結:
  6. 陳璋玲、吳政隆、林惠鈴(2009)。七股生態旅遊市場區隔之研究─以涉入為區隔變數。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3(1),96-115。
    連結:
  7. 曾偉君、黃俊燁(2006)。選項集合在隨機效用模型應用之關鍵性─以沿海濕地遊憩價值之評估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4(2),209-243。
    連結:
  8. 曾華璧(2006)。環境思想與政治:1990年代南瀛地區保育運動的初步察考。思與言,44(2),89-131。
    連結:
  9. 游麗方、陳紫娥(2007)。論自然資源管理與休閒農場經營─以馬太鞍生態濕地為例。大漢學報,22,155-168。
    連結:
  10. 黃世明、王聖文、劉旻靈(2006)。以永續觀點探討台南七股居民對濕地發展態度之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7(2),113-134。
    連結:
  11. 黃成輝、曾偉君(2006)。台灣沿海濕地以及紅樹林之遊憩效益。觀光研究學報,12(1),43-66。
    連結:
  12. 鄭蕙燕、張偉佑、林政德(2000)。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之遊憩效益與時間成本:截斷式波爾生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67,161-179。
    連結:
  13. 閻克勤、王櫻燕、陳天佑(2007)。新竹市海岸生態保育與土地開發區位整合評估之研究。都市與計劃,34(4),385-415。
    連結:
  14. 閻克勤、曾國雄、林楨家(2005)。海岸濕地永續管理之績效標準準則建立之研究:以灰色關聯分析應用在指標的選擇。都市與計劃,32(4),421-441。
    連結:
  15. (2008)。2008臺灣溼地年報。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16. Chen, K.L.(1999).Measuring values of wetlands in Taiwan.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2,65-89.
  17. Dolnicar, S.,Crouch, G.,Long, P.(2008).Environment-friendly tourists: 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them?.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6(2),197-210.
  18. Hammitt, J.,Liu, J. T.,Liu, J. L.(2001).Contingent valuation of a Taiwanese wetland.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6,259-268.
  19. Hsieh, H.L.,Chen, C. P.,Lin, Y. Y.(2004).Strategic planning for a wetlands conservation greenway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47,257-272.
  20. Kerstetter, D.,Hou, J. S.,Lin, C. H.(2004).Profiling Taiwanese ecotourists using a behavioral approach.Tourism Management,25,491-498.
  21. Lu, D. J.,Chou, Y. F.,Yuan, H. W.(2004).Paradigm shift in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Wu-Wei-Kang Waterfowl Wildlife Refuge in Ilan, Taiwan.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8,418-430.
  22. Samdahl, D.,Judith, K.(1999).Speaking only to ourselves? citation analysis of leisure research and leisure scienc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1(2),171-180.
  23. Tao, C. H.,Eagles, P.,Smith, S.(2004).Profiling Taiwanese ecotourists using a self-definition approach.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2(2),149-168.
  24. Weaver, D.,Lawton, L.(2007).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28,1168-1179.
  25. 王柏青、侯錦雄(1995)。關渡濕地遊客環境態度類群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4),1-20。
  26. 交通部觀光局(2003)。永續臺灣生命力:2002臺灣生態旅遊年成果實錄。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27. 何光國(1994)。文獻計量學導論。台北:三民書局。
  28. 李永展(199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9. 李永展、曾明遜(1995)。不確定情況下濕地永續利用管理策略。規劃學報,22,63-84。
  30. 林淑婷、陳章波、龐元勳(2004)。生態旅遊與社區營造的參與式規劃:以高美海岸濕地為例。環境教育研究,2(1),85-108。
  31. 林裕彬、吳振發、戴采芬(2001)。淡水河口濕地景觀資源評估─以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為例。臺灣水利,49(2),63-78。
  32. 邱文彥(1999)。臺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23-32。
  33. 侯錦雄、歐陽慧真、曾暐茹(2002)。遊客對高美濕地堤岸景觀改善手法之偏好。東海學報(農學院),43,81-92。
  34. 柯志堂(2005)。高等教育服務學習之探討─以荒野溼地服務之學習經驗為例。高餐通識教育學刊,2,121-149。
  35. 張聖琳譯(1999)。造坊有理:社區設計的夢想與實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36. 莊玉珍、王惠芳(2001)。台灣的濕地。台北縣: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7. 許秉翔、蕭櫻貴(2007)。七股生態遊客的觀光支出類型與分析。鄉野觀光與農業轉型─世新大學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
  38. 郭乃文(1997)。論濕地型水鳥保護區整體規劃─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例。野鳥: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年刊,6,17-28。
  39. 陳中獎、黃榮福(2004)。不同環保團體對環境資源願付價值差異之研究─以七股溼地為例。環境教育學刊,3,17-36。
  40. 陳永坤、陳家榮(2005)。生態旅遊資源經濟效益評估與策略研擬之研究。中州學報,22,121-137。
  41. 陳宜清、張清波(2008)。探討農田濕地化及其發展生態旅遊之環境衝擊因子。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4(1),19-34。
  42. 陳凱俐(1999)。臺灣富水鳥濕地的保護效益評估。Proceedings of National ScienceCouncil (Part C: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9(1),182-200。
  43. 曾明遜(1998)。濕地開發與保育之衝突與調和。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5(2),51-67。
  44. 曾明遜(1998)。濕地保育價值與評價:使用價值與非使用價值。法商學報,34,273-306。
  45. 曾明遜(1999)。濕地意象分析。法商學報,35,327-359。
  46. 楊明憲(2006)。政府與民間在濕地生態合作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福寶生態園區為例。農業金融論叢,54,37-62。
  47. 葉昭憲、程雅立、胡子威、張華倚、吳玟宜、王悅芸(2001)。同類型濕地成立自然公園評估體系之建立。國家公園學報,11(2),159-176。
  48. 葉昭憲、葉祐均、郭乃綺、王佩琳、鄭文佩(1999)。濕地成立自然公園評估因素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9(2),131-143。
  49. 劉吉川(1997)。黑面琵鷺棲息地遊憩使用之經濟價值。戶外遊憩研究,10(4),19-39。
  50. 劉吉川(1997)。黑面琵鷺棲息地之遊憩使用型態與限制。戶外遊憩研究,10(2),43-65。
  51. 歐陽慧真、侯錦雄(2002)。台南縣七股地區生態旅遊現象與遊客行為。旅遊健康學刊,2(1),1-20。
  52. 歐聖榮、蕭芸殷(1998)。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3),35-58。
  53. 鄭蕙燕(1998)。水鳥保護區遊客之時間價值估計。農林學報,47(3),121-129。
  54. 鄭蕙燕(1997)。鰲鼓海岸濕地遊憩經濟價值評估。戶外遊憩研究,10(4),7-18。
  55. 鄭蕙燕、闕雅文(2000)。鰲鼓海岸濕地保育與開發方案之經濟評估。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7(1),177-214。
  56. 閻克勤、王櫻燕(2007)。新竹香山溼地海岸生態環境資訊調查系統之建立。地理資訊系統季刊,1(4),16-24。
  57. 謝蕙蓮、陳章波、王瑞雯(2002)。濕地生態保育軸經營之規畫。造園季刊,43,5-14。
被引用次数
  1. 李涵茹、王志弘(2016)。構框與織網:臺灣濕地的社會生產與治理。地理研究,64,115-148。
  2. (2018)。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濕地國家公園復育計畫。國家公園學報,28(2),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