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術競賽:以兩屆國術國考為例(民國17年-22年)

并列篇名

The National Skill (Guoshu) Competi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A study on the Twice National Martial Art Test

DOI

10.6747/CCUHISTORY.201012_(13).05

作者

藍伯瑋(Po-Wei Lan)

关键词

中央國術館 ; 武術競賽 ; 國術考試 ; 武術 ; 國術 ; 本土體育 ; Central Martial Art Academy ; Wushu competition ; Martial Art Test ; Wushu ; Guoshu ; local sports

期刊名称

中正歷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0 / 12 / 01)

页次

131 - 1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武術,是一項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在過去,中國武術除了在各地武館中傳授之外,還有其他接近大眾的途徑,例如傳統民間在民俗節慶時所舉辦武術賽會,以及發展自唐宋的傳統武術擂台皆是這類例子。而自清末以來,許多西方的新鮮事物傳進中國,其中,西洋體育競賽也在此時被引進中國,中國傳統武術也在此時跟著成為某些運動會的項目。 1928年,中央國術館於南京成立,這個官方性質的武術學術機構,不但將中國武術定名為「國術」,更積極進行提倡國術的工作,其中之一,便是舉辦國術競賽。此時期的中央國術館制定了「國術考試」,這是一項專門為國術設計的競賽,其體系包括縣、省(特別市)與中央三個層級,其目的在於甄別國術人才,並且以擂台性質的國術對試為主要內容,中央國術館前後共舉辦了兩屆國術國考。 本文旨在剖析中央國術館舉辦的兩屆國術國考。首先,從探討國術考試的相關規則入手,並簡介兩屆國術國考的過程與內容。再者,試著討論國術國考的意義與影響,包括:兩屆國術國考的優缺點為何?國術考試開創了哪些新創舉?最後,國術考試的設計與立意反映了哪些當時的時代價值?

英文摘要

Chinese martial art is a specific kin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In the past, in addition to the normal way by which Chinese martial art was taught i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school, there was another way to approach it for the public with the martial art tournament held in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festivals. After the late Ching dynasty, there were many new things imported from the West, including western sport competition which later merged Chinese martial art tournament to be a part of it. There is a turning point in Chinese martial art history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entral Martial Art Academy (Zhongyang guoshuguan) in Nanjing in 1928. Not only Chinese martial art is called ”National Skill” (Guoshu) by the Central Martial Art Academy, but also dedicates to promote Chinese martial art, one of which is holding martial art tournament. The Central Martial Art Academy also designs the ”Martial Art Test” which is a complete system of direct combat with three levels: county, province and nation, and aims to select talent martial art athletes. Before Sino-Japanese war began, the Central Martial Art Academy held twice National Martial Art Tes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se two National Martial Art Test. First, to introduce the rules, 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test. Second, to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the influenc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lso the new invention of the test. Finally, to inquire the age-value reflected by the design and the purpose of the tes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徐元民、莊嘉仁、卓旻怡(2003)。中央國術館發揚本土體育之歷史經驗。體育學報,22
    連結:
  2. 徐百齊編輯:《中華民國法規大全》,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7
  3. 陳鐵生(編):《精武本紀》上海市:上海精武體育會,1919
  4. 中央日報社(1994)。中央日報上海版縮印本(1928-1949)。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
  5.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輯(1996)。中華文史資料文庫:文化教育篇(第16卷)。北京市:中國文史。
  6. 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史研究所(1988)。中國近代體育史資料。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
  7. 吳志濱(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8. 吳湘湘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一種:1。台北市:傳記文學。
  9. 易劍東(1995)。民國時期武術競技論述。成都體育學報,21(3)
  10. 林伯原(1996)。中國武術史。臺北市:五洲。
  11. 洪喜美編(2001)。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二)。台北市:國史館。
  12. 徐元民(1999)。中國近代知識份子對體育思想之傳播。臺北市:師大書苑。
  13. 徐元民主持(200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技術學系。
  14. 徐紀(2007)。徐紀談中央國術館。精武,2007(6)
  15. 馬明達(2003)。武學探真(下)。臺北市:逸文出版社。
  16. 許光麃(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17. 許光麃(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18. 許義雄(1994)。我國近代體育報刊目錄索引。臺北市:師大書苑。
  19. 許義雄、徐元民(1996)。中國近代學校體育(下)。臺北市:師大書苑。
  20. 郭展義(1973)。最新拳擊訓練法。臺北市:正文書局。
  21. 謝青、湯德用(1996)。中國考試制度史。安徽省合肥市:黃山出版社。
  22. 龐玉森編(1996)。中央國術館史。安徽省合肥市:黃山出版社。
  23.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50。北京市:中國書店。
  24.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24。北京市:中國書店。
  25.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13。北京市:中國書店。
  26.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8。北京市:中國書店。
  27.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20。北京市:中國書店。
  28.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23。北京市:中國書店。
  29. 釋永信主編(2008)。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9。北京市:中國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Hsien-Wei Kuo,Chin-Fang Kuo,Hsien-Wei Kuo,Chin-Fang Kuo(2023)。Taiwan martial art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trends。中華體育季刊,37(3),241-259。
  2. 郭憲偉(2019)。近代中國國術的教育政策推行與意義(1928-1937)。中華體育季刊,33(1),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