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代吏部組織與職權

并列篇名

Organization and power structure of the libu (吏部) in Tang Dynasty

DOI

10.6747/CCUHISTORY.201612_(19).01

作者

陳川源(Chen, Chuan-yuan)

关键词

吏部四司 ; 吏部職權 ; 貢舉 ; 銓選 ; Libu (吏部) ; Gongju (貢舉) ; Civil election (銓選)

期刊名称

中正歷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6 / 12 / 01)

页次

1 - 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皇帝制度下,用人權柄厥在於君相與吏部,故吏部地位凌駕政府諸部,權重自不待言。綜觀唐代吏部組織置有四司(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其首長吏部尚書總其政,秩正三品,唐初文武百官朝謁之班序,吏部尚書班在宰相中書令與門下侍中上,玄宗頒《開元令》始移下,仍居尚書省六部之冠。其副貳吏部侍郎,階正四品上,與吏部尚書同列清望官,為尚書省諸司侍郎之首,乃衣冠之華選,玄宗開元末始聽表讓。在唐初,吏部尚書之人選,皆為高祖、太宗之心膂,不易真除或常以他官尚書及侍郎權知五品以下選事;其權位榮美,有政治上的重要性與指標性。唐代吏部之權責有四:舉才、任官、考核、黜落。且唐行貢舉取士,依銓選擇官;以公平、考選分立的考試制度,來建立基層文官的選授制度,開宋世以降「科考擇官」之奠基者。其唐初吏部知貢舉,掌握天下六品以下基層官吏之選授,彰顯中央集權政府的正統性與君權統御天下,支使吏部舉才與授官;其吏部權責之重,衡鑑之有司,干係天下選人之政治前途與國家人才之消長,可影響一國之治亂。

英文摘要

In the imperial system of China, the power of appointment rested upon the zaixiang (宰相) and the Libu (吏部), and the Libu therefore enjoyed superior status to other departments within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held significant sway in the po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and power structure of the libu during the Tang (唐) Dynasty, the Zuo- and Youpuye (左右僕射) were the officials with the full authority of the zaixiang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Shangshusheng (尚書省) was then the department under the zaixiang and an executive department. The holders of shangshu (尚書) of the Libu were all trusted men of the Emperor Gaozu (高祖). It was difficult for a deputy shangshu of the Libu or other inferior Shangshusheng officials lower than the fifth class to be promoted to this position. As a result, this office was highly prestigious. In addition, the shangshu of the Libu was, politically speaking, both significant and indicative. Moreover, the Tang Dynasty saw the practice of appointing civil servants through examination. A fair and independent system of examination was established for entry level positions of civil service. Thi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e Song (宋) Dynasty and beyon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which awarded employments to officials below the sixth class, was managed by the Libu. This system manifested the legitimacy of a centralized government and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 Therefore the Libu carried a weighty responsibility, which was not only highly pertinent to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every candidate in the nation, but it was also significant in the orderliness of the country's governa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圭之(2007)。在傳統中發現近代:京都學派學者內藤湖南的東洋意識。國家發展研究,7(1),121-152。
    連結:
  2. 五代劉昫(1991)。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3. 宋王欽若、周勛初點校(2006)。冊府元龜。上海:鳳凰出版社。
  4. 宋王溥(1998)。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5. 宋司馬光(2007)。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朱熹(1987)。四書集注。臺北:漢京文化。
  7. 宋歐陽修、宋宋祁(1991)。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宋薛居正(1997)。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
  9. 唐李林甫(2008)。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
  10. 唐杜佑(1996)。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長孫無忌、劉俊文點校(199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
  12. 唐張鷟(1979)。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徐松(2006)。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
  14. 清徐松、孟二冬補正(2003)。登科記考。北京:燕山出版社。
  15. 清趙鉞、清勞格(1997)。唐御史台精舍題名考。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趙鉞、清勞格(2010)。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劉毓崧(1989)。通義堂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
  18. 內藤湖南研究會編(2005)。內藤湖南的世界。西安:三秦出版社。
  19. 毛漢光(1977)。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333-373。
  20. 毛漢光(1984)。唐代蔭任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459-534。
  21. 毛漢光(1991)。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2. 毛漢光(1997)。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3. 毛漢光(1981)。科舉前後(公元600 干300)清要官型態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
  24. 毛漢光(196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25. 毛漢光編(1984)。唐代墓誌銘彙編附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6. 王吉林(1999)。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
  27. 王壽南(2004)。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王德權(2012)。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
  29. 王德權(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30. 王德權(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31. 王蓮龍(2013)。新見隋唐墓誌集釋。遼寧:遼寧出版社。
  32. 甘懷真(1991)。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3),99-116。
  33. 甘懷真(1998)。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省思―以六朝隋唐為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
  34. 任育才(2007)。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5. 任育才(1977)。唐代科舉制度述論。文史學報,7,125-168。
  36. 任育才(1975)。唐史研究論集。臺北:鼎文書局。
  37. 何漢心(1989)。唐朝銓選制度之創建者。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
  38. 吳宗國編(2004)。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9. 宋德熹(2009)。唐史識小:社會與文化的探索。臺北:稻鄉出版社。
  40. 岑仲勉(1984)。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周紹良編(1992)。唐代墓誌銘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周紹良編(2000)。全唐文新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43. 周紹良編、趙超編(2001)。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松浦典弘(1997)。唐代の文官人事-吏部における選授権限の変遷を中心に-。史林,80(2),83-113。
  45. 施淳益(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46. 孫國棟(2009)。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孫麗麗(2009)。論武則天時期吏部銓選之弊。宜賓學院學報,2009(1),46-47。
  48. 宮崎市定、韓昇譯(2008)。九品官人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9. 馬志立(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武漢,武漢大學。
  50. 高明士(1999)。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
  51. 張國剛(1987)。唐代官制。陝西:三秦出版社。
  52. 張國剛(1994)。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53. 陳長安編(1991)。隋唐五代墓誌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54. 陳寅恪(2001)。陳寅恪集。北京:三聯書店。
  55. 黃清連(1992)。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唐代研究論集,臺北:
  56. 黃清連(1984)。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39-200。
  57. 黃淑恩(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58. 董紹偉(2012)。唐代吏部尚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9. 雷家驥(1995)。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60. 寧欣(2009)。唐史識見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61. 寧欣(1995)。唐代選官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62. 趙超(1998)。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
  63. 趙豪邁、楊曉慧(2007)。唐代令史、書令史探微。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2),32-37。
  64. 劉俊文編(1995)。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5. 劉俊文編(199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66. 劉俊文編(1992)。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67. 劉燕儷(2007)。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8. 築山治三郎(1967)。唐代政治制度の研究。大阪:創元社。
  69. 賴瑞和(2008)。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0. 賴瑞和(2004)。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1. 謝元魯(1992)。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72. 羅永生(2004)。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門下省執掌與地位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
  73. 嚴耕望(1991)。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
  74. 嚴耕望(1997)。唐僕尚丞郎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5. 嚴耕望(1951)。唐代六部與九寺諸監之關係。大陸雜誌,2(11),18-19。
被引用次数
  1. 賴素玫(2020)。兆示與應驗:論夢兆類故事的敘事模式與應驗心理-以《太平廣記》「夢」類故事為主。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34(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