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二程治道論的內涵及其思想史背景

并列篇名

The Formation of Cheng Hao and Cheng Y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DOI

10.6747/CCUHISTORY.201612_(19).02

作者

紀晏如(Ji Yan-ru)

关键词

程顥 ; 程頤 ; 理學 ; 大學 ; 格致誠正 ; 修齊治平 ; Cheng Hao ; Cheng Yi ; New-Confucianism ; Great Learning ; studying physical nature ; extending knowledge ; making will sincere ; rectifying mind ; and cultivating character ; but separates or develops gradually regulating family ; making state in order ; and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期刊名称

中正歷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6 / 12 / 01)

页次

53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大學》中「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在近世受到重視後,其為學與為政次第成為了中國近世政治思想的核心論述。這一套說法在宋代時由程顥、程頤所提出,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政治與學術思想界的正統論述。本文以二程據《大學》八條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為中心所建立的治道論為研究主題。結構上首先由二程的原典出發,說明源於《大學》的「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如何居於二程「治道」論述的首位,並廓清「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一貫之道作為政治思想的詳細節目及踐履方式。同時進一步探討透過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來學習聖人的心性修養之學,如何在二程論述中成為使家國天下安頓的根本。本文的第二部份則回到宋初當時的思想史背景下,檢視當時與二程治道論相近與相悖的說法,比較各家論述與二程的異同,以析論二程治道論之獨特性。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o-Confucian philosopher s, Cheng Hao(程顥) and Cheng Yi(程頤) s' system of political thought relied on the eight clauses of Great Learning(大學) as guiding principles. At first, this paper would like to illustrate why the eight clauses of Great Learning become the core concept of Cheng broth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ow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links up “studying the physical nature (格物), extending knowledge (致知), making will sincere (誠意), rectifying mind (正心), and cultivating character (修身), but separates or develops gradually regulating family (齊家), making state in order (治國), and bringing peace to the world (平天下)". Secondly, it attempts to show how the Cheng brothers built their political theory on the basis of reaching sagehood through spiritual cultivation. Finally,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intellectual current and to show how the innovation at the core by comparing the Cheng brothers' ideas with other scholars' lectur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清]姚名達,《程伊川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2.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龔亢雲整理(2000)。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 宋王安石(1974)。王文公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 宋王安石(1971)。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
  5. 宋王安石、宋李璧注、李之亮補箋(2002)。王荊公詩注補箋。成都:巴蜀書社。
  6. 宋王安石、李之亮箋注(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7. 宋司馬光(2010)。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8. 宋石介、陳植鄂點校(1984)。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9. 宋朱熹(1984)。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
  10. 宋周敦頤(2009)。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胡瑗(2008)。周易口義。合肥:黃山書社。
  12. 宋晁公武(1967)。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
  13. 宋陳襄(2008)。古靈集。合肥:黃山書社。
  14. 宋程顥、宋程頤(1982)。二程集。台北:里仁書局。
  15.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校(1999)。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宋歐陽修(1974)。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
  17. 宋歐陽修(2001)。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8. 宋黎靖德編(2002)。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宋蘇軾(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唐李翱(1965)。李文公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21. 唐李覯(1983)。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22. 唐劉禹錫(2000)。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
  23. 唐韓愈(1986)。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清王先謙(1987)。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
  25. 清朱彝尊、林慶彰編(1997)。點校補正經義考(第五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6. 清池生春(2008)。伊川先生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27. 清池生春(2008)。明道先生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28. 清黃宗羲、清全祖望(1982)。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29. 漢王充(1990)。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30.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編(1999)。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亢雲整理(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戰國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疏、宋廖名春整理、宋劉佑平整理(2000)。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3.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宋李學勤編(1999)。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4. 土田健次郎、朱剛譯(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牟宗三(2004)。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6. 何炳棣(1998)。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的《西銘》談起。哲學研究,1998(12),64-69。
  37. 何澤恆(1980)。歐陽修之經史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38.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39. 余英時(2006)。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吳立仁(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41. 吳國武(2009)。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42. 束景南、王曉華(2007)。四書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漢學向宋學轉型的經典詮釋歷程。歷史研究,2007(5),76-94。
  43. 李華瑞(1995)。宋初黃老思想三題。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13-20。
  44. 李華瑞(1995)。宋初統治思想略論。西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6),74-79。
  45. 杜正勝編(1982)。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6. 肖永明(2004)。從四書學看北宋理學、王安石新學、蘇氏蜀學的異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5),30-34。
  47. 肖永明、朱漢民(2004)。二程理學體系的建構與《四書》。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4),29-32。
  48. 金中樞(1987)。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瑗。成大歷史學報,13,1-81。
  49. 金生楊(2007)。邵雍學術淵源略論。中華文化論壇,2007(1),119-124。
  50. 夏長樸(1989)。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
  51. 島田虔次、蔣國保譯(1986)。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2. 徐洪興(1996)。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3. 馬雍(1985)。中國姓氏制度的沿革。中國文化研究集刊,上海:
  54.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時代。北京:三聯書店。
  55. 張灝(2006)。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
  56. 梁紹輝(2002)。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57. 陳來(2004)。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8. 陳弱水(1998)。「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423-482。
  59.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0. 舒大剛(2011)。兩宋時期的孝悌文化。宋代文化研究,2011(19),20-29。
  61. 舒大剛編、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2004)。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
  62.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63. 馮友蘭(1980)。中國哲學史新編(五)。北京:人民出版社。
  64.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65. 黃進興(2012)。理學家的道德觀—以《大學》、《近思錄》與《傳習錄》為例證。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台北:
  66. 楊儒賓(1999)。《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24,29-70。
  67. 楊儒賓(1999)。《大學》與「全體大用」之學。杭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5),15-29。
  68. 葉賦桂(1996)。韓愈之道:社會政治與人生的統一。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54-62。
  69. 雷家聖(2012)。北宋前期、中期儒學的多元發展─以柳開道統說與孫復尊王論為例。中國史研究,76,37-68。
  70. 靳風林(1995)。試論程朱理學興衰的機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107-113。
  71. 裴普賢(1981)。歐陽修詩本義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72. 墨子刻、顏世安譯(1996)。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73. 蕭公權(2001)。中國政治思想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74. 錢穆(2005)。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蘭臺出版社。
  75. 錢穆(198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76. 錢穆(198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77. 錢穆(198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78. 閻步克(1996)。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9. 鍾彩鈞(199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80. 顧宏義(2014)。宋代《四書》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譚家博(2020)。On the Relation between Watsuji Tetsuro's Ningen Rinrigaku and Mencius' Five Relationships-A Critiq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u Zongsan's Moral Metaphysics。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7(2),135-182。
  2. 余輝(2020)。形塑秦檜-南宋元明秦檜形象的製作。中正歷史學刊,23,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