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臺灣坤道對宗教理念的自我實踐-以高雄道德院出家法師為例

并列篇名

At the Abbey of Morality in Kaohsiung (Gaoxiong Daaodeyuan 高雄道德院), the growth of modern Taiwanese Daoism in general and the Abbey's own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particularin

DOI

10.6747/CCUHISOTRY.201712_(20).06

作者

康詩瑀(Kang Shih-Yu);蕭督圜(Hsiao Tu-Huan)

关键词

高雄道德院 ; 郭騰芳 ; 出家法師 ; 坤道 ; Gaoxiong Abbey of Morality(Gaoxiong Daaodeyuan 高雄道德院) ; Guo Tengfang ; Daoist nuns ; Kundao

期刊名称

中正歷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7 / 12 / 01)

页次

155 - 2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高雄道德院成立於民國四十九年(1960),坐落於高雄市三民區金獅湖畔,主祀神為太上道祖與太乙救苦天尊,創建人暨第一任住持郭騰芳(1923-1998),為讓此地成為坤道習道修行處所,民國五○年代末期在其規劃下,早期曾組織一個名為「玉女組」的女青年習道誦經團體,最終有五至七名女青年選擇成為出家法師,幾經波折後則有六名坤道在此出家,終生以傳經講道、自我修煉道性、服務信眾為志業。過去在臺灣的社會中有不少女性選擇出家,有部分原因即對傳統賢妻良母式的女性生命過程有所質疑,部分是對於人生的意義有所疑惑與追尋,少數者是因身體因素,進而在理性與熱忱的鼓勵下走上出家之路,投身為神職人員(出家法師)做為往後的生命規劃,藉以培養獨立人格與終身奉獻於宗教與信仰,就探討坤道在臺灣的宗教實踐,目前仍是較少被關注。本文以早期高雄道德院玉女組與出家法師做為探討目標,就早期幾位玉女組成員與出家法師的個人生命歷程、所習得法事科儀,結合信仰與入世的精神等為探討內容,分析戰後臺灣坤道對自我生命的實踐方式,對於一般信眾、地方社會產生的影響與貢獻。

英文摘要

Following World War II, Taiwan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while also adjusting to the impact of Nationalist (KMT) rule.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the gradual relaxation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olicies allowed a wide range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o flourish. This was also the case with Daoism, especially in urban settings,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oxiong Abbey of Morality (Gaoxiong Daaodeyuan 高雄道德院), founded by the local religious elite Guo Tengfang 郭騰芳 (1923-1998)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 40-year preaching career.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his major sacred site, especially the roles played by religious specialists as well as the philanthropic and ritual activities they organized.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Part I examines the Abbey's history, including the settlement of Gaoxiong City, the ways in which elites and other worshippers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this sacred site, the Abbey’s ow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itual specialists, etc. In addition, it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ontributions of those organizations founded by Guo, especially in the realms of charity and self-cultiv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張珣(2007)。民間寺廟的醫療儀式與象徵資源─以臺北市保安宮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6(1),3-27。
    連結:
  2. 陳美華(1998)。解讀「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隱含。中華佛學學報,11,311-327。
    連結:
  3.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4.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5.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6.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7.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8. (1987)。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9.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0. (1973)。隋書‧經籍志。臺北:中華書局出版。
  11.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2.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3. 〔晉〕王弼注,《道德真經註》卷三。
  14.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
  15.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欽訂四庫全書‧子部‧莊子》卷六。
  16. 唐唐玄宗製(1974)。大唐六典。臺北:文海出版。
  17. 唐魏徵(1983)。隋書‧經籍志。臺北:鼎文書局。
  18. 清彭文勤纂集、賀龍驤校勘(1998)。道藏輯要。臺北:新文豐。
  19. 丁敏(1996)。臺灣社會變遷中的新興尼僧團─香光尼僧團的崛起。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
  20. 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編(2003)。道教意義的現代闡釋。北京:宗教文化。
  21.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臺北:允晨。
  22. 王重陽、白如祥輯校(2005)。王重陽全集。山東濟南:齊魯書社。
  23. 江燦騰(1992)。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4. 江燦騰(1996)。從齋姑到比丘尼─臺灣佛教女性出家的百年滄桑。歷史月刊,105,22-32。
  25. 李玉珍、林美玫(2003)。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里仁。
  26. 李建民(1992)。「陰門陣」考─古代禮俗筆記之二。大陸雜誌,5(85),196-200。
  27. 李翎毓(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28. 李養正(2001)。道教綜論。香港: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
  29. 李豐楙(1991)。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174-210。
  30. 李豐楙(2002)。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以臺灣中部的道壇道士為例。臺灣宗教研究,1(2),109-144。
  31. 李豐楙編、朱榮貴編(1997)。性别、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2. 李豐楙、謝聰輝(2001)。臺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
  33. 卓意雯(1993)。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
  34. 林莉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5. 胡適(1998)。美國的婦人。臺北:遠流出版。
  36. 翁太明(1998)。緬懷追念恩師。性與命,7,168。
  37. 曼素恩、定宜庄譯、顏宜葳譯(2004)。綴珍珠一十八世糸己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8. 康詩瑀(2012)。從寺廟發現歷史─以高雄道德院的創建過程與社會變遷為例(上)。高雄文獻,2(2),24-56。
  39. 康詩瑀(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40. 康詩瑀(2012)。從寺廟發現歷史─以高雄道德院的創建過程與社會變遷為例(下)。高雄文獻,2(3),86-118。
  41. 張珣(1989)。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
  42. 張珣(2009)。改框或改信?民俗宗教醫療的療效機制。臺灣宗教研究,8(2),1-25。
  43. 張珣編、江燦騰編(2002)。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
  44. 張慈田(1992)。比丘尼的世界—訪恆清法師。臺北:圓明。
  45. 張澤洪(2000)。步罡踏斗─道教祭禮儀典。臺北:大展。
  46. 梁啟雄(2009)。荀子簡釋。南港:中華書局。
  47. 郭騰芳(1996)。道教信修簡述。高雄:高雄道德院。
  48. 陳美華(1999)。另類典範:當代臺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中型研究會會議論文,南港:
  49. 曾美齡(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50. 黃伯和(1998)。出頭半邊天─臺灣婦女神學的出路。臺北:雅歌。
  51. 黃倩玉(2000)。時勢造英雄: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臺北:巨流。
  52. 黃萍瑛(2008)。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板橋:稻鄉。
  53. 楊千惠(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54. 聖嚴法師(2004)。做個現代新女性。臺北:法鼓文化。
  55. 詹石窗(1992)。道教與女性。臺北:世界文物。
  56. 鄒逸蘭(1995)。尋:女性神學的臺灣經驗。臺北:光啟。
  57. 蔣竹山(1999)。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3(10),159-187。
  58. 鄭素春(2002)。道教信仰、神仙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鄭義潔(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
  60. 謝宗榮(2008)。臺灣道教的傳承與道教生態。宗教大同,7,51-52。
  61. 謝聰輝、吳永猛(2005)。臺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空中大學。
  62. 釋昭慧、釋性廣(2001)。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臺北:法界。
  63. 釋星雲(2002)。比丘尼僧團的發展。臺北: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