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略論中國華南地區「客家意識」的形塑過程

并列篇名

An Initial Exploration into the Developing Formation of the Hakka Consciousness in Southern China

DOI

10.6747/CCUHISOTRY.201712_(20).02

作者

吳憶雯(Yi-wen Wu)

关键词

華南地區 ; 客家意識 ; 客家研究 ; 19世紀 ; Hakka consciousness ; Southern China ; Hakka studies ; 19th

期刊名称

中正歷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7 / 12 / 01)

页次

25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任一文化或群體之認同非一朝一夕或單事件可促成,仍須透過一段長時間的過程,自社會、經濟等多面向切入,再以整體性的視野,綜理出其形成的經歷或形塑的脈絡。如同今日臺灣社會中所談論的「客家」,以及因之而生的「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論其淵源時,無法忽略1980年代開始的社會運動,乃至於到了1990年代衍生出專門的學科。無論是否有政治力的介入,文化生成必有其因果邏輯。既不能倒因為果,亦不能斷然的以今推古,忽略了事件生成的源頭與背景。文化發展的過程,不斷吸納或涵化其他元素,增益或豐富了原有的內容。然而誤植的內容或錯誤的詮釋,對文化的長遠發展性而言,雖然也可能是一種美麗的錯誤,但對歷史研究者來說,在有限的資料中尋找出最合理的解釋,是我們探索文化生成的任務和目的。據此,本文的主旨即是希望透過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中西方人士所留下的著述,梳理其中對於「客」、「客家(人)」或「客家族群」之記載或描述,以理解自19世紀之後,中國華南地區「客家意識」形塑的過程。本文透過兩種視角來探討「客家意識」形塑的歷程,其一以中國的方志古籍為本,從「自我」的角度來論述;另一則由西人的著作,自「他者」的視角來觀看。最終的研究發現,可被應用於研究近代中國客家文化的起源。

英文摘要

Every culture is composed of multi-elements. Cultural analysis must be researched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time, multi-oriented, and holistic perspective. For example, when we discuss 'Hakka' and 'Hakka studies' in Taiwan society, we must mention the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1980s and developed into 'Hakkaism' in the 1990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records about ‘the Hakka’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ritten b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ers (especially the missionary of the Basel Christian) from the 19th to the early 20th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ing formation of the Hakka consciousness in Southern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南:海南出版社。
  2. 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1984)。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王甫昌(2015)。由「文化身份」到「族群認同」:論台灣客家族群意識之源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週五論壇報告大綱
  5.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6. 王東(1996)。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 王重民編(2000)。太平天國(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 王賡武、張奕善譯註(2002)。南洋華人簡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9. 古直(1970)。客人對。臺北:文海出版社。
  10. 古國順(2013)。客家源流問題探討。大華科技大學客家學術研討會:客家文化與故鄉藝理抒懷情,新竹:
  11. 李如龍(1997)。福建方言。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12. 李志剛(1994)。香港客家教會(巴色會)之設立及其在廣東與北婆羅洲之傳播。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13. 李志剛(1987)。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香港:道聲出版社。
  14. 肖文評(2011)。「客家」稱謂之始與永安社會─以清初屈大均《永安縣次志》為中心。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9(7),15-21。
  15. 周振鶴、游汝杰(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 屈大均(2008)。翁山文外。安徽:黃山書社。
  17. 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林正慧(2013)。華南客家形塑歷程之探究。全球客家研究,1,57-122。
  19. 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 施正鋒(2007)。客家研究的思考。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臺北:
  21. 張英明、周璐(2005)。西方學者早期對客家與太平天國關係之研究。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5(6),77-83。
  22. 張德來(2002)。沙巴的客家人。亞庇:沙巴神學院。
  23. 梁肇庭、冷劍波譯、周云水譯(2013)。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鄰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4. 連瑞枝(2014)。書評:瀨川昌久《客家:華南漢族的族群性及其邊界性》。全球客家研究,3,333-342。
  25.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臺北:臺原出版社。
  26. 陳運棟(1989)。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27. 程美寶(2006)。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8. 黃金文(2001)。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9. 黃釗(1970)。石窟一徵。臺北:學生書局。
  30. 黃遵憲(1988)。黃遵憲詩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1. 溫仲和纂、吳宗焯倡修(1968)。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2. 溫廷敬輯(1967)。茶陽三家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33. 廖赤陽(2007)。日本有關客家問題的研究與著述。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臺北:
  34. 趙春晨、雷雨田、何大進(2002)。基督教與近代嶺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 劉平(2003)。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1854-1867)。北京:商務印書館。
  36. 劉佐泉(2003)。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37. 鄧曉華(1998)。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
  38. 謝佐芝編(1990)。世界客屬人物大全(上)。新加坡:崇文出版社。
  39. 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40. 簡宏逸(2012)。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計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計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41. 瀨川昌久、河合洋尚譯、姜娜譯、蔡文高校譯(2013)。客家:華南漢族的族群性及其邊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2. 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编。臺北:南天書局。
  43. 羅翽雲(1984)。客方言。臺北:臺灣文藝社。
  44. 譚樹林(2007)。近代來華基督教傳教士與客家源流研究。學術研究,9,39-45。
被引用次数
  1. 鄧家洋(2023)。羅香林學術成果研究回顧與評述。書目季刊,57(1),10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