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史話(1949-2012)

并列篇名

Story of Communic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949-2012)

DOI

10.7020/JTCT.201401_(11).0007

作者

蔡欣欣(Hsin-Hsin Tsai)

关键词

歌仔戲 ; 薌劇 ; 兩岸歌仔戲 ; 交流 ; 解嚴 ; Gezai opera ; Xiang opera ; Gezai opera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 Communication ; Abolishment of martial law

期刊名称

戲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14 / 01 / 01)

页次

225 - 2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被視為並蒂姊妹花的「臺灣歌仔戲」與「閩南薌劇」,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交相往來;然自1949年兩岸進入軍事對峙局面,遂中斷了彼此的交流,在各自的歷史語境與社會結構中發展演化。直到1987年臺灣解嚴,兩岸歌仔戲才從憑藉大眾傳媒的私下偷渡,逐步復甦開啟交流網絡,且陸續在劇壇生態、經營策略、創作思維、演藝空間、演劇景觀與學術論證等面向開展多元交流與對話。本文通過報刊史料、前賢論著、劇團訪談、演出觀察等研究途徑,細緻梳理從1949年到1986年的「潛流接觸期」,1987年到2000年的「拓展對話期」,以及2001年至2012年的「多元活絡期」等「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的歷史印跡,以及所引發的參照借鑑或影響反餽等現象。

英文摘要

The "Taiwanese Opera" and the "Minnan Xiang Opera" are regarded as the twin sisters, which were interacting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operas stopped naturally when military confrontation happen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 1949, so they developed in their ow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tructure. Since the martial law was lifted in 1987, the Gezai opera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have gradually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mass media, and the multi-way communication and conversation has slowly started in ecology of theatrical circles, operating strategy, creative thinking, performance space, histrionic landscape, and academic argument. In this paper, we carefully sort out the historical communicating records of the "contemporary" Gezai Opera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mainland from the "secret contact" between 1949 and 1986, the "conversation expansion" between 1987 and 2000, to the "multi-way dialogue" between 2001 and 2012, and phenomena like reference or influence and feedback occurs accordingly through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press, works of the predecessors, interviews of the opera troupes, and observation of the performanc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陳世宗:〈藝文交流 廈門衛視中縣巡演〉報導,《中國時報》中市新聞版,2007年5月25日。
  2. 台北訊:〈富邦金贊助 明華園廈門演出 首家登陸的臺資金融機構積極推動臺灣與廈門文化交流活動〉,《經濟日報》金融活動版,2009年10月28日。
  3. 葉洪生:〈為大陸京劇錄影帶請命,兼向新聞局進一言〉,《民生報》第11版,1987年7月19日。
  4. 邱婷:〈兩岸文化交流負作用 美術戲曲也有些殷鑑〉,《民生報》文化新聞版,1992年5月25日。
  5. 台北訊:〈哭調夜譚 魏立與廖瓊枝今論臺灣歌仔〉,《聯合報》文化‧藝術版,1989年5月25日。
  6. 紀慧玲:〈琴劍恨 傳統歌仔風貌 結合各團名角 十四日在國父館推出〉,《聯合報》文化廣場版,1990年11月1日。
  7. 吳敏顯:〈歌仔戲也盼兩岸交流 宜蘭一位研究者 彼岸進行調查 託他傳達心聲〉,《聯合報》第15版,1989年7月12日。
  8. 紀慧玲:〈學者下海親自製作 歌仔戲籌演琴劍恨〉,《民生報》文化新聞版,1990年9月14日。
  9. 紀慧玲:〈漳州廈門《歌仔戲之旅》傳統戲曲處境窘迫 地方戲曲也有難為〉,《民生報》藝文新聞版,1997年6月8日。
  10. 邱婷:〈為兩岸文藝交流探索更好的未來陸委會與學者共同研討〉,《民生報》第14版,1992年5月23日
  11. 紀慧玲:〈廖文欽交流先鋒歌仔戲臺商1989年到漳州委託藝校招訓組班 帶去臺灣唱譜引起流〉,《民生報》文化通信版,2001年9月12日。
  12. 紀慧玲:〈地方戲 兩岸看 大陸行 收穫豐 不但達到交流觀摹目的對日後互動也會有影響(赴大陸泉州、廈門參加兩地元宵戲曲活動)〉,《民生報》文化新聞版,1990年2月19日。
  13. 紀慧玲:〈海峽兩岸傳統藝術交流 藝術學院「打通」管道〉,《民生報》文化新聞版,1990年2月28日。
  14. 曹韻怡:〈首演創團作琴劍恨 明聲歌仔戲團〉,《聯合報》文化廣場版,1990年11月14日。
  15. 郝譽翔:〈小西園跨海行(布袋戲登陸)〉上、中、下,《聯合報》副刊,1996年4月1-3日。
  16. 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編、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2013)。歌仔戲表演藝術家紀招治。廈門:廈門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17.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1993)。中國戲曲志。北京: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
  18. 石磊(1999)。二十世紀中國戲曲改革啟示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
  20. 李仕德編修(2009)。金門縣志:96年續修。金門:金門縣政府。
  21. 李鋒(2002)。成人教育部大專班歌仔戲赴臺灣演出。戲曲藝術,2002(4),13。
  22. 林茂賢(2006)。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
  23. 林鶴宜(2003)。臺灣戲劇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4. 林鶴宜(2000)。臺灣歌仔戲。台北:新聞局。
  25. 邱劍穎(2012)。聞聲不見影 戲音兩岸傳─20世紀閩臺戲曲空中音聲傳播述略。中國戲劇,2012(6),55-57。
  26.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編委會編(1998)。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卷。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7. 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組委會編(2006)。歌仔戲的生存與發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廈門:
  28. 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組委會編(2004)。海峽兩岸歌仔戲圖片集。廈門: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組委會。
  29. 莫光華(1999)。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南天書局。
  30. 許永順(2007)。新加坡福建戲1963-2005。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聯誼會。
  31. 陳江龍(2004)。廣播在臺灣發展史1925-2004。嘉義:陳江龍。
  32. 陳芳編(2004)。臺灣傳統戲曲。台北:學生書局。
  33. 陳金泉(2003)。藝路走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籌備與興建歷程。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4. 陳益源(2012)。金門林火才先生說唱作品的採訪與紀錄。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6(1),71-86。
  35. 傅謹(2002)。新中國戲劇史1949-2000。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36. 傅謹(2005)。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台北:國家出版社。
  37.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38. 曾學文(1995)。海峽兩岸歌仔戲交流回顧。福建藝術,1995(04),6-7+10。
  39. 曾學文(2008)。跨兩岸:歌仔戲的歷史、文化與審美。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0. 曾學文編(2010)。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金橋‧2009 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論文集,廈門:
  41.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編(1997)。歌仔戲資料匯編。廈門:光明日報出版社。
  42. 楊馥菱(2001)。臺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43. 楊馥菱(1999)。臺灣歌仔戲。台北:漢光出版社。
  44.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45. 路冰(2006)。變通《心燈》走臺灣─一次「還戲於民」的實踐與感悟。歌仔戲的生存與發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廈門:
  46. 臺北市現代戲曲文教協會編輯(1999)。秋月對歌:臺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7. 趙聰(1969)。中國大陸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8. 齊建華編、鄧晨曦編(1989)。福建省戲劇年鑒。福建:福建省戲曲研究。
  49. 劉南芳(1990)。都馬班來臺始末。漢學研究,8(1),587-603。
  50. 蔡文婷(2001)。一聲歌仔,一世飄零:滯留大陸的臺灣歌仔戲老藝人。光華雜誌,2001(11月),77-79。
  51. 蔡欣欣(2005)。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52. 蔡欣欣。起心動念─開啟歌仔戲創作交流的新頁。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6
  53. 蔡欣欣編(2003)。《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54. 簡博士編(2005)。漳州地方戲曲。福州:海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