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歌仔戲到歌仔戲電影(1955-1981)之探討——從認同、混雜性與演變三方面論述

并列篇名

From Taiwanese Opera to Taiwanese Opera Film: A discussion on its CultureIdentity, Hybridity and Evolution

DOI

10.7020/JTCT.201806_(18).0004

作者

王亞維(Wang, Yae-Wei)

关键词

歌仔戲 ; 歌仔戲電影 ; 混雜性 ; 文化認同 ; Taiwanese Opera ; Taiwanese Opera Film ; Hybridity ; Culture Indentity

期刊名称

戲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8 / 06 / 01)

页次

85 - 1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本殖民台灣末期全面推行「皇民化」政策,歌仔戲被迫融入新劇形態並納入日本現代演藝元素,開始以跨文化的「變體」存續。戰後國民政府再執行「中國化」政策,但龐大的內臺娛樂市場需求,使得劇團將「變體」戲劇再結合戲曲、西樂、流行歌曲、中國武俠電影與日本「時代劇」的元素發展成「胡撇仔戲」。這種情形一方面呼應後殖民文化學者Bhabha所稱的跨文化「混雜性」(Hybridity)現象,也具備在地認同與對抗殖民文化霸權的內涵。歌仔戲轉型電影後,同一市場已有大量港產廈語古裝歌唱電影的上映,因此歌仔戲到電影的轉化除了要面對「混雜性」、文化與國族認同外,也有因應商業電影市場競爭的困擾。尤其,歌仔戲電影與在地戲曲舞台具備跨領域與互文(inter-text)的複雜關係,如何由同一批觀眾所塑造的市場中昇華,更面對多重糾葛的難題。本文企圖探討歌仔戲到歌仔戲電影在內容上形成的歷程,從台灣特殊的殖民與後殖民背景,結合冷戰下的政治與經濟脈絡,並與1990年東西方學者對於「中國國族電影」、「華語電影」等論述的接軌,從認同、「混雜性」與演化三方面,分階段探討兩者結合的內涵。筆者將討論如果歌仔戲電影居於臺語電影的「核心位置」,那麼其意義為何,也將探討它演化與轉變的可能原因,或可為今日臺灣產製「在地電影」提供思考。

英文摘要

The policies of Kominka(imperialization) were executed by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transform the identity of Taiwanese people to Japanese from 1942 to 1945. Traditional Taiwanese opera (Gēzǐxì) as an influential culture form was forced to adapt itself to a western theater style with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lements. Sinicized policies employed by Chinese KMT government replaced Japan's domination on local culture reform after the Empire’s fall in the war . The soaring market on the island formed another platform for the Taiwanese Opera troupes to combine the stories and discourse elements of popular Chinese martial art films, Japanese Samurai Films, local popular son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with exaggerated style. This popular new style was named O-Pei-La drama (胡撇子戲). It represented a diversified and heterogeneous space of culture identities against homogeneous nationalism from China, echoes HomiK.Bhabha's argument on post-colonial culture 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 hybridity and culture identity. Taiwanese Opera Film(1955-1981) emerged in the same hybrid context and became a new entertaining form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Its popularity derived the golden era of local dialect film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ed the film industry beyond state studios ever since. However, Taiwanese Opera Film had been prosperous within ten years and suddenly declined after 1965. It was seen as a byproduct of Taiwanese Opera theater or an insignificant genre of Taiwan dialect movies among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define meanings of Taiwanese Opera Film under transnation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under the cold war in Asia. This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film as a culture identity form from the works of early independent filmmaking to the film culture industry. I will argue the hybridity cleansing might doomed the age Taiwanese Opera Film as well as the dialect films to and end around 1981.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安祈(2015)。藝術商業政治紀錄─論「戲曲電影」及對黃梅調電影的影響。民俗曲藝,190
    連結:
  2. 王亞維(2014)。電視歌仔戲的形成與式微—以製播技術與商業模式為主的探討。戲劇學刊,19
    連結:
  3. (2012)。香港厦語言電影訪蹤。香港:電影資料館。
  4. (1993)。解構廣電媒體。臺北市:澄社。
  5. Albrran, Allan B.(ed.),Chan-Olmsted, Sylvia(ed.)(1998).Global Media Economics: Commercialization,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orld Media Markets.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6. Chu, Yingchi(2003).Hong Kong Cinema: Colonizer, Motherland and Self.London:Routledge.
  7. Crane, Diana(1992).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Media and Urban Arts.Sage Publication, Inc..
  8. Croteau, David R.,Hoyne, William D.(2006).The business of Media Corporate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Newbury Park:Pine Forge Press.
  9. Farquhar, Mary,Berry, Christ(2006).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 Hall, Stuart(ed.),Gay, Paul Du(ed.)(1996).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shing.
  11. Lu, Shelton Hsiao-Peng(ed.)(1997).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2. Marchetti, Gina(1998).Chinese and Chinese diaspora cinema: an introduction Plural and transnational.Jump Cut,42,68-72.
  13. Taylor, Jeremy E.(2007).Asia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Asia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heffield: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4.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暨電視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一輯:民國五十年至六十四年。臺北市:電視學會。
  15. 王文玲(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16. 余慕雲(2000)。香港電影史話。香港:次文化堂。
  17. 吳君玉編(2012)。香港廈語電影訪蹤。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18.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市:銀華出版社。
  19. 呂福祿口述、廖秀容編(2015)。見錄歌仔戲。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 林鶴宜(2003)。臺灣戲劇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21.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22. 邱坤良(1999)。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臺北市:印刻出版社。
  23. 邱坤良(1997)。國科會研究報告國科會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科會。
  24.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25. 邱坤良編(2001)。傳統戲劇輯錄•歌仔戲卷•拱樂社劇本。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26. 施如芳(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
  27. 柯銘鋒(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28.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9. 徐亞湘(2003)。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0. 徐亞湘選編(2001)。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1. 高小健(2005)。中國戲曲電影史。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32. 高仁和(2015)。南柯一夢:高仁和導演回憶錄。臺北市:新瑞文創。
  33. 莊曙綺(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34. 陳幼馨(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35. 陳秀娟(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36.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臺北市:揚智出版社。
  37. 曾永義(2000)。戲曲源流新論。臺北市:立緒出版社。
  38. 曾永義(2015)。蓬瀛五弄。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39.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40. 曾永義(1991)。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市:正中書局。
  41. 曾郁珺、徐亞湘(2012)。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市歌仔戲發展史。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42. 焦雄屏(1993)。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臺北市:萬象出版社。
  43. 黃仁(2013)。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臺北市:威秀資訊科技公司。
  44. 黃仁編(2013)。新台灣電影—台語片的文化、演變與創新。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45. 黃秀如(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46. 黃建業編(2004)。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47. 黃建業編(2004)。跨世紀臺灣電影實錄1898-2000。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48.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49. 溫世光(1967)。從五年來臺灣廣告費額之比較論當前我國之廣播與電視。廣播與電視,3(26)
  50. 葉龍彥(2004)。臺灣老戲院。臺北市:遠足文化。
  51. 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台語片興衰史。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2.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臺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53. 劉秀庭(2002)。曾仲影的音樂生涯。台北市:南天書局。
  54. 蔡欣欣(2008)。戲說。說戲─內臺歌仔戲口述劇本。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5. 蔡欣欣(2004)。臺灣歌仔戲與電視媒體的跨界聯姻。歌仔戲的生存與發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廈門:
  56. 蔡欣欣編(2008)。月明冰雪闌─有情阿嬤洪明雪的歌仔戲人生。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57.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58. 鍾秀梅(2017)。1960年代台語片與大眾文化的流變。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臺北市:
  59. 蘇致亨(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台灣大學社會所。
被引用次数
  1. (2024)。重思女性同性親密性:台灣歌仔戲和韓國女性國劇文化再現中的性身分政治與情感聯盟。中外文學,53(2),9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