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漢字的部件-以「口」為例

并列篇名

Discussing the Component "口" of Chinese Character

DOI

10.30107/CYJTCSL.201204.0001

作者

賴秋桂(Julie Lai)

关键词

華語教學 ; 漢字 ; 部件 ; 口部 ; Chinese teaching ; Chinese characters ; radicals ; "口" ; radical

期刊名称

中原華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12 / 04 / 01)

页次

1 - 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漢字部件具有拆解性與組合性,因此漢字部件狀況的掌握與漢字的學習成就息息相關。然而,漢字部件經過許多歷時性的演變才有現今的呈現,這使得許多部件的意義被誤解,導致漢字的組成被錯釋。本篇以「口」部件為例, 籍之凸顯此種狀況及後果,期對從事對外華語教學的工作者起提示作用。

英文摘要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s possess decompositional and compositional properties. As a result, mastery of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closely related. However, the current appear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s is the result of having gone through many diachronic evolutions, causing numerous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meanings of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s. This has lead to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is study will take the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 ”口”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clear1y present this situ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This will serve the purpose of raising awareness among educators engag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于省吾(1999)。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2. 中華學術院(1973)。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3. 朱歧祥(2002)。甲骨文字學。台北:里仁書局。
  4. 吳國升、俞紹宏(2005)。從構字類化角度談漢字的優越性。巢湖學院學報,7(4)
  5. 宋建華(2008)。許慎對小篆構形演變現象之體認。語言文字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
  6. 李孝定(2004)。甲骨文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 周何(1999)。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年書。
  8. 周法高(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9.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10. 金國泰、張世超、馬如森、孫凌安(1996)。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11. 段玉裁(1980)。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
  12. 孫海波(2004)。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13. 容庚(2003)。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14. 教育部編(2007)。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北:商務。
  15. 許慎、徐鉉校定(1963)。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16. 許錟輝(1999)。文字學簡編。台北:萬卷樓圖書。
  17. 黃沛榮(2006)。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
  18. 黃德寬(1994)。漢字構形方式一一個歷時態演進的系統。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
  19. 黃德寬、常森(1994)。漢字形義關係的疏離與彌合。現代漢字,12
  20. 楊樹達(1974)。積微居甲文說金文說。台北:大通書局。
  21. 賴秋桂(2009)。論漢字部件的教學提示一以「口」為例。中區文字學座談會,台灣:
被引用次数
  1. 曾思軒,吳純慧(2022)。結合平板電腦運用部件識字策略對提升國小低視力學生書寫效能之研究。特教論壇,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