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

并列篇名

Mei Lanfang's "Expression" and "the Heart of Beijing Opera"

DOI

10.6257/2008.2145

作者

鄒元江(Yuan-Jiang Zou)

关键词

梅蘭芳 ; 表情 ; 京劇精神 ; Mei Lanfang ; expression ; the heart of Beijing opera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08 / 07 / 01)

页次

145 - 1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梅蘭芳並不是「京劇精神」的最高體現者,梅蘭芳也不是中國古典戲曲審美形態的終結者。梅蘭芳的戲曲美學觀是混雜的。「以梅蘭芳爲代表的京劇精神」實際上是一個特定歷史時代戲曲美學思想泛西方化、泛斯坦尼化的產物。「摹仿」是西方戲劇藝術「扮演」的核心。中國戲曲藝術則是以「表現」作爲「表演」的核心。同是「演」,「扮演」就是「進入角色」,「表演」則是與角色相區分。與角色相區分的根源在於中國戲曲演員的「表演」不是「表演角色」,而是「表演行當」。「表演行當」就使演員與角色之間具有了「行當」這個中介的「間離性」。正因爲具有了這種「間離性」,才存在中國戲曲藝術「敍述者」、「表演者」和「評論者」集於演員一身的三重表現性,而西方戲劇藝術卻只有一重表現性:演員與角色同一。這是中國戲曲藝術與西方戲劇藝術的根本差異!

英文摘要

Mei Lanfang is neither the uppermost incarnation of ”the heart of Beijing opera,” nor the ultimate aesthetic model in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for his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drama is eclectic. Taking Mei as the spokesman of the heart of Beijing opera in fact is the outcome of an over-emphasis on Western and Stanislavski's theories in a specific period. ”Impersonation” plays a key part of the performance in Western theater, whi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representation” is the core of acting. The subtle difference between imperson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rests on whether the performer gets into the character. Chinese opera performer tends not to act the character, but the categorized role, which functions as a medium to distinguish the performer from the character. The very alienated nature of Chinese opera makes the performer a narrator, an actor, and a commentator as three in one. Thi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lassical drama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 沈達人(1995)。戲曲意象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 亞里斯多德、陳中梅譯(1999)。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4. 范存忠(1984)。《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比較文學論文集,北京:
  5. 徐城北(2000)。梅蘭芳與二十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 崔國良編、崔紅編(2003)。張彭春論教育與戲劇藝術。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7. 梅紹武編(2001)。梅蘭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8. 梅紹武編(2001)。梅蘭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9. 梅紹武編(2001)。梅蘭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0. 梅蘭芳(2007)。談談我從藝的道路。文史資料選編,北京:
  11. 梅蘭芳、梅紹武編(2001)。梅蘭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990)。論京劇和梅蘭芳表演藝術。梅蘭芳藝術評論集,北京:
  13.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史敏徒譯、鄭雪來校(1979)。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鄭雪來譯(198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論文講演談話書信集。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5. 斯達克.揚、梅紹武譯(1984)。梅蘭芳。戲曲研究,11,252-253。
  16. 焦菊隱(1979)。焦菊隱戲劇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7. 黃佐臨(1984)。梅蘭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戲劇觀比較。比較文學論文集,北京:
  18. 齊如山(1998)。齊如山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 齊如山口述、齊香整理(2005)。梅蘭芳游美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 錢穆(1987)。中國文學講演集。成都:巴蜀書社。
  21. 羅蘭‧施梅芬尼著、王翀譯(2005)。阿拉伯之夜。戲劇,4,114-142。
被引用次数
  1. 吳岳霖(2015)。演員劇場的消解與重解: 從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探究戲曲的「當代性」。民俗曲藝,189,15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