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不只是表演:明星過程、性別越界與身體表演──從張國榮談起

并列篇名

The Queer Stardom and Body Enactment of Leslie Cheung

DOI

10.6257/2009.3217

作者

周慧玲(Katherine Hui-Ling Chou)

关键词

香港電影 ; 性別越界 ; 身體表演 ; 觀影容受 ; 明星過程 ; 張國榮 ; Hong Kong cinema ; queer stardom ; body enactment ; audience study ; viewer perception ; Leslie Cheung Kowk-wing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9 / 01 / 01)

页次

217 - 2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以縱橫世紀之交二十五年的香港電影與流行音樂「巨星」(megastar)張國榮(Leslie Cheung Kwok-wing, 1956-2003)的個案,論述他以性別越界著稱的「明星過程」(star process),探索世紀末的華語電影演員、專業評論、觀影大眾、大眾媒體、電影製片等,如何在辯論戲劇角色創造與明星形象扮演之餘,不斷探索辯證彼此的性別政治與身分認同的底線。本論文一方面將張國榮的個案放置於世紀末香港影藝事業文化語境脈絡中考察,援引既有香港電影文化研究與歐美明星研究方法以論析之。本論文另一方面更將嘗試從表演技巧與表演論述切入,分析張國榮的表演特色,在比較對照張國榮的明星過程裡不斷出現的「本色表演」言說的同時,剖析如是的表演言說,隱含承載了什麼樣複雜且多面貌的身份政治與性別論述。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makes inter-textual readings of the acting methods, queer performance discourse, and star process in the case of Hong Kong film star Leslie Cheung Kowk-wing (張國榮, 1956-2003). The stardom of Cheung,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peak of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in the mid 1980s and 1990s, involves the gay and lesbian issues that concern not a few Chinese filmmakers. To investigate Cheung's star process as a site of struggle of gender politics, I analyze how the marketing attraction of Cheung’s queer stardom had contested the actor's off-screen identities and his onscreen dramatic person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 also contextualize the queer stardom as the cultural spectacle of the contemporary Hong Kong when the city is in a transitional time.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probe into how the queer stardom as a product of mass culture ”retains theatrical concerns with acting and performance?” How does it function as ”a social sign that expresses the performers' personality, inviting desire and identific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家有囍事》,高志森導演,張國榮、周星馳、張曼玉、毛舜筠主演,香港:永高/東方電影有限公司,1992年。
  2. 《張國榮〈霸王別姬〉台下練功:南梆子身法》,1992年。未發行,http://tw.youtube.com/watch?v=ckIzTF-5To&feature=related。
  3. Walking through the Shadows: A Tribute to Leslie Cheung, dir. by Bey Logan. Aired in Hong Kong, 2007. First released as Special Feature of Once A Thief (縱橫四海,1991), DVD, dir. By John Woo. Starring Chow Yun-Fat, Leslie Cheung, Cherie Chung. U.K.: Contender Entertainment Group, 2006.
  4. 葉大鷹:〈電影《紅色戀人》導演葉大鷹訪談〉,中國影視資料館,(2006年12月7日),http://hk.cnmdb.com/newsent/20061207/867780。
  5. 《阿飛正傳》,王家衛導演,張國榮、張曼玉、劉德華、劉嘉玲主演,香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1990年。
  6. 石琪:〈《紅色戀人》仿西片─崇洋地愛國、革命地殉情〉,《明報》,1999年11月25日
  7. 《紅》,張國榮作曲/主唱,林夕作詞,收入《紅》專輯,香港:滾石唱片,1996年
  8. 《張國榮熱.情演唱會》,DVD,香港:麗音影音,2001年。
  9. 《霸王別姬》,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香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1993年。
  10. 石琪:〈《金枝玉葉》─專業水平,妙趣橫生〉,《明報》,1994年7月25日
  11. 《紅色戀人》,葉大鷹導演,張國榮、梅婷、Tod Babcock主演,北京: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1999年。
  12. 《張國榮告別歌壇演唱會》,DVD,香港:環球音樂,1989年。
  13. 《異度空間》,羅志良導演,張國榮、林嘉欣主演,香港:星皓電影有限公司,2002年。
  14. 《槍王》,羅志良導演,張國榮、方中信主演,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2000年。
  15. 《金枝玉葉》,張國榮、許願、陳可辛等劇本創作,陳可辛導演,張國榮、袁詠儀、劉嘉玲主演,香港: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1994年。
  16. 《春光乍洩》,王家衛導演,張國榮、梁朝偉、張震主演,香港:澤東電影有限公司,1997年。
  17. 《色情男女》,爾冬陞、羅至良導演,張國榮客串導演,張國榮、莫文蔚、舒淇主演,香港:無限映畫電影製作有限公司,1996年。
  18. 《縱橫四海》,吳宇森導演,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主演,香港: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1990年。
  19. 《我》,張國榮作曲/主唱,林夕作詞,收入《大熱》專輯,臺北:環球音樂,2000年。
  20. Leslie Cheung: Hong Kong Star, David Martinez, Documentary (26mins) ARTE France,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Point du Jour. Aired on 08/30/2007 on German/French TVchannel Arte. http://tw.youtube.com/watch? v=axI3LzOlYAs
  21. 北京中央電視臺:〈《紅色戀人》座談〉,《今夜星空》,(1998年),http://www.youtube.com/watch?v=MBjsjo4YtQ4&feature=related。
  22. 白先勇:〈忠於自己寫《孽子》,同志運動已有成〉,《中國時報》,2008年10月5日。
  23. 《張國榮跨越九七演唱會》,DVD,香港:滾石唱片,1997年。
  24. 《〈霸王別姬〉拍攝過程》,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受訪,香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1993年。
  25.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Yang & Yin: Gender in Chinese Cinema),紀錄片,關錦鵬導演,吳宇森、李安、張國榮、徐克受訪,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6年。
  26. 《流星語》,張之亮導演,張國榮、狄龍、吳家麗、琦琦主演,張之亮/張國榮出品,1999年。
  27. Berry, Sarah(2000).Screen Style: Fashion and Femininity in 1930s Hollywoo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8. Butler, Judith(1993).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New York:Routledge.
  29. Butler, Judith(1990).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New York:Routledge.
  30. Cheung、 Esther M. K.(ed.),Chu, Yiu-wai(ed.)(2004).Between Home and World: 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Hong Kong:
  31. Chow, Rey(2004).Nostalgia of the New Wave: Structure in Wong Kar-wai's Happy Together.Between Home and World,Hong Kong:
  32. Cook, Pam(2005).Screening the Past: Memory and Nostalgia in Cinema.New York:Routledge.
  33. Corliss, Richard(2001).Forever Leslie.Time Magazine Asia Edition,April 30
  34. Dyer, Richard(1998).Stars.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35. Dyer, Richard(2004).Heavenly Bodies: Film Stars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36. Dyer, Richard(2002).Only Entertianment.New York:Routledge.
  37. Glendhill, Christine(ed.)(2003).Stardom: Industry of Desire.New York:Routledge.
  38. Goffman, Erving(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Anchor Books.
  39. Leung, Helen Hok-sze(2004).Queerscapes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Cinema.Between Home and World,Hong Kong:
  40. McDonald, Paul(2000).The Star System: 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New York:Wallflower.
  41. 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2. 林沛理(2007)。張國榮的生與死。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張國榮專輯,3(8),44-46。
  43. 林沛理(2003)。他以痛苦演出真情。亞洲週刊,4月14日,32-3。
  44. 洛楓(2008)。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香港:三聯書局。
  45. 唐(1994)。張國榮歇斯底里的一次。電影雙週刊,405
  46. 張國榮虛擬世界編輯(2003)。The One and Only…Leslie Cheung 張國榮。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社。
  47. 張國榮藝術研究會編(2003)。盛世光陰:張國榮。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社。
  48. 張超(2004)。香港的後巨星時代:訪問林夕、梁文道。今周
  49. 符立中(2007)。淡入與停格。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張國榮專輯,3(8),47-53。
  50. 湯禎兆(2008)。香港電影骨與血。臺北:書林出版社。
  51. 登徒(1997)。《金枝玉葉》虛情假意,欲言又止。電影雙週刊,475
  52. 電影雙週刊編輯委員會(2006)。張國榮的電影世界II, 1991-1995。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社。
  53. 電影雙週刊編輯委員會(2005)。張國榮的電影世界I, 1978-91。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社。
  54. 電影雙週刊編輯委員會(2007)。張國榮的電影世界III, 1996-2002。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社。
  55. 電影雙週刊編輯委員會編(2003)。當年情‧張國榮。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56. 盧非易(2007)。電影、死亡、鳥。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張國榮專輯,3(8),56-59。
  57. 盧偉力。說張國榮電影影像的本質。終生伴隨張國榮─追憶張國榮的藝術生命研討會
  58. 盧偉力(2007)。從憂鬱的反叛到性格的演繹─談張國榮的銀幕形象。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張國榮專輯,38-43。
  59. 盧瑋鑾編、熊志琴編(2007)。文學與影像比讀。香港:三聯書局。
  60. 鍾寶賢(2007)。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Hsien-Wei Kuo,Chin-Fang Kuo(2023)。Levels of Body Refining: Performing Skills of Taiwanese Professional Acrobats。大專體育學刊,25(2),119-130。
  2. 許雅婷、周軒逸(2018)。恐怖電影推廣策略之預告呈現元素與保護框架對觀眾情緒與觀影意願之影響。商略學報,10(4),263-284。
  3. (2011)。試論《少年金釵男孟母》對〈男孟母教合三遷〉的再現與解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9,25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