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下)-從清乾隆末至清末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Refined and Popular Plays

DOI

10.6257/2009.3249

作者

曾永義(Yong-Yih Tseng)

关键词

花雅爭衡 ; 雅俗推移 ; 雅部崑腔 ; 花部亂彈 ; 京劇 ; competition of hua and ya ; rise and decline of refined and popular arts ; Kunshan music as refined ; miscellaneous tunes as flowery ; Beijing Opera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9 / 01 / 01)

页次

249 - 29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戲曲史上有所謂「花雅爭衡」的現象。其實「花雅」對舉,亦即「雅俗」之別,正是中國文化與文學互相推移向前所資藉的兩股力量。戲曲史中的雅俗推移,自南戲北劇成立以後,無論體製劇種或腔調劇種也莫不如此。本文即在爬梳文獻資料,詳細論說明清「戲曲雅俗之推移」的情況。 明嘉靖間,北劇是雅,南戲是俗;萬曆間崑山腔繼海鹽爲雅,弋陽腔包攬餘姚爲俗。萬曆宮廷又有宮戲、外戲之分,宮戲演北劇爲雅,外戲演崑、弋、打稻、過錦諸戲爲俗。 清康熙至嘉慶間宮廷內府演崑弋二腔,崑雅弋俗。乾隆間,花部繁興,統稱「亂彈」,京腔、陝西梆子、四川梆子皆與雅部崑腔有所爭衡,而有崑京、崑梆(陝西梆子)、京梆(四川梆子)、崑亂之相互推移。 乾隆五十五年(1790)後,徽班晉京,因有崑徽之推移。經嘉慶至道光二十年(1840),徽班突出皮黃主腔而成「皮黃戲」,爲崑劇、皮黃戲之推移。皮黃戲於同治六年(1867)南下上海,被稱爲京劇,於光緒後獨霸劇壇,致崑劇一息殘喘,而亂彈之京腔、山西梆子亦隨之消亡。 可見戲曲雅俗之間相互爭衡推移的結果,往往合流而壯大,發展爲新的劇種,無論體製劇種或腔調劇種均是如此。而戲曲史的演進歷程,亦可以說是一部雅俗推移的歷史。

英文摘要

When there are references to ”the competition of hua and ya,”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these ”flowery and refined” aspects mean distinctions between elegant and popular presentations.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s did institutionalized drama and tune oriented drama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ern opera and Northern play.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clarify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refined and popular plays as they rose and declined. During the Jiaj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Northern play was regarded as elegant and Southern opera was popular. By the Wanli reign Yiyang music, recruiting Yuyao music, was considered popular; while Kunshan music,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 of Haiyan music, appeared to be refined. Among the entertainment at Wanli's court there were court plays and outside plays. The latter, such as Kunshan and Yiyang music, dadao and guojin plays, seemed to be vulgar if compared to the refined Northern court plays. From the Kangxi reign to the Jiaqing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court entertainment included the refined Kunshan music and the popular Yiyang music. In the Qianlong reign, so-called flowery luantan (miscellaneous tunes) became popular in which Beijing music, Shaanxi bangzi, and Sichuan bangzi prevailed over refined Kunshan music. The arrival at Beijing of Anhui play troupes in 1790 brought vigorous rivals to Kunshan music, especially as Xipi music and Erhuang music dominated Anhui plays after 1840. When in 1867 pihuang plays were presented in Shanghai and were known as Beijing Opera, not only Kunshan music drew its last breath, but also Beijing music and Shanxi bangzi withered away in the meantime. Evidentl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refined and popular plays always results in different genres incorporating each other and developing a brand new style. Both institutionalized drama and tune oriented drama underwent the same process. Maybe we can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of drama in terms of a competition between refined and popular present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曾永義(2007)。海鹽腔新探。戲曲學報,創刊號,3-27。
    連結:
  2. 曾永義(2007)。梆子腔系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143-178。
    連結:
  3. 曾永義(2006)。弋陽腔及其流派考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36-72。
    連結:
  4. (1983)。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周育德:〈乾隆末年進京的徽班〉,收入鐵橋山人著,周育德校刊:《消寒新詠》附錄。
  6.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7. 焦循:〈哀魏三序〉,《里堂詩集》卷 ,北京圖書館館藏稿本。
  8. (1974)。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
  9. 曾永義:〈論說「京劇流派藝術」之建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待刊稿。
  10. (1982)。清代日記彙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 (1985)。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
  12.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3.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4.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5.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北京:北京出版社。
  16. (2006)。歷代日記叢鈔。北京市:學苑出版社。
  17.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韓又黎:《都門贅語》,清光緒六年(1880)刊巾箱本
  19.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 (1971)。明清史料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21. 王芷章:《腔調考原》,轉引自王芷章:《清代伶官傳》,北京:中華書局,1937年再版。
  22. 高晉奉飭撰:《南巡盛典》,清乾隆辛卯年內府刊本。
  23.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4.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佶山監纂,單渠等總纂:《(嘉慶)兩淮鹽法志》,清同治九年揚州書局重刊本。
  26. 曾筱蒨:〈魏長生與清代乾嘉時期的北京劇壇〉,臺大中研所「戲曲專題」讀書報告,2007年7月。
  27. 丁汝芹(1993)。嘉慶年間的清廷戲曲活動與亂彈禁令。文藝研究,1993(6),101。
  28. 丁汝芹(1993)。嘉慶年間的清廷戲曲活動與亂彈禁令。文藝研究,1993(6),100-106。
  29.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0. 毛奇齡(1979)。勝朝彤史拾遺記。臺北:新文豐出版。
  31. 王正祥(1984)。新定十二律京腔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王永寬(2008)。清代戲曲的雅俗并存與互補。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3),86-92。
  33. 王利器輯錄(1981)。元明清三代禁燬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王志英點校(1993)。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5.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編著、上海藝術研究所組織編著(1999)。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6. 北京圖書館善本部編(1959)。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北京:中華書局。
  37. 司馬遷(1985)。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38. 朱家溍(1979)。清代內廷演戲情況雜談。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19-20。
  39. 江蘇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1990)。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
  40. 何光表(1988)。魏長生唱秦腔質疑(上)。戲曲藝術,1988(2),101-104。
  41. 何光表(1988)。魏長生唱秦腔質疑(下)。戲曲藝術,1988(3),98-102。
  42. 余從、周育德、金水(1993)。中國戲曲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43. 吳國欽(1980)。中國戲曲史漫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44. 吳新雷(1991)。四大徽班與揚州。藝術百家,1991(2),40-46。
  45. 吳新雷編(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6. 李斗(2001)。揚州畫舫錄。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47. 李光庭、石繼昌點校(1982)。鄉言解頤。北京:中華書局。
  48. 李賀、王琦評注(1998)。三家評注李長吉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李福清編、李平編(1993)。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0. 李蒼存(2004)。太平園。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64。
  51. 杜召棠注(1951)。杜注楊州竹枝詞六種。嘉義:建國書店。
  52. 沈德符(1959)。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53. 周育德(2005)。崑曲與明清社會。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54. 周貽白(1958)。中國戲劇史講座。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5. 周貽白(2004)。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56. 周傳家(2004)。北京的崑曲藝術。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人社會科學版),2(1),64。
  57. 周傳家編、秦華生編(2001)。北京戲劇通史(明清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58. 周傳家編、秦華生編(1986)。魏長生論。戲曲研究,北京:
  59. 孟瑤(1965)。中國戲曲史。臺北:文星書店。
  60. 孟繁樹(1985)。論花雅之爭。地方戲藝術,1985(4),34-39。
  61. 屈守元(1980)。魏長生續談。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3),41-49。
  62. 林香娥(2004)。魏長生與花雅之爭。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5(1),52-59。
  63. 波多野乾一、鹿原學人譯(1974)。京劇二百年之歷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64. 阿英編(1962)。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北京:中華書局。
  65. 青木正兒、王古魯譯(1965)。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6.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1976)。李煦奏褶。北京:中華書局。
  67. 昭槤、何英芳點校(1980)。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68. 柯香君(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9. 流沙(1999)。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70. 胡文煥(1980)。群音類選。北京:中華書局。
  71. 范麗敏(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72. 倪蛻(1994)。蛻翁文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73. 徐扶明(1986)。元明清戲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74. 徐扶明(1991)。試論雅部崑劇與花部亂彈。藝術百家,80-86。
  75. 徐珂(1966)。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6. 袁枚、顧學頡點校(1982)。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高士奇(1982)。金鰲退食筆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78. 高士奇(1994)。蓬山密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79. 張大復(1986)。梅花草堂筆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0. 張次溪編纂(1988)。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1. 張岱、馬興榮點校(1982)。陶庵夢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2. 張庚編、郭漢城編(1992)。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3. 張發穎(2002)。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出版社。
  84. 張煌言(1989)。張蒼水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5. 張夢庚(1982)。京劇漫話。北京:北京出版社。
  86. 張潮編(1985)。虞初新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87. 張鼐(1979)。吳淞甲乙倭變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8. 張醒民(1980)。勇於創新的人─紀念傑出的秦腔藝人魏長生。當代戲劇,1980(2),19-21。
  89. 張醒民(1980)。勇於創新的人─紀念傑出的秦腔藝人魏長生。當代戲劇,1980(1),19-21。
  90. 梁廷壬(1975)。兩般秋雨庵隨筆。臺北:文海出版社。
  91. 許金榜(1994)。中國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92. 陳芳(2002)。清代戲曲研究五題。臺北:里仁書局。
  93. 陳森(1993)。品花寶鑑。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94. 陶君起(1962)。京劇史話。北京:中華書局。
  95. 陶宗儀(1959)。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
  96. 陶珽輯(1998)。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7. 寒聲(1986)。關於山陝梆子聲腔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中華戲曲
  98. 彭隆興(1985)。中國戲曲史話。北京:知識出版社。
  99. 揚州師範大學戲曲研究室編(1984)。曲苑。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00. 曾永義。餘姚腔新探。國科會中文學門九○∼九四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101. 曾永義(1987)。說民藝。臺北:幼獅文化化事業公司。
  102. 曾永義(2004)。戲曲與歌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103. 曾永義(2007)。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
  104. 曾永義(1981)。清洪昉思先生昇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5. 曾永義(2002)。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106. 湯顯祖、徐朔方箋校(1999)。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07. 焦文彬(1982)。為戲曲界闢一新紀元的天才─紀念魏長生逝世一百八十周年。當代戲劇,1982(7),58-61。
  108. 馮明之(1960)。中國戲劇史。香港:上海書局。
  109. 楊米人、路工編選(1982)。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10. 楊飛(2008)。試析清代乾嘉時期揚州劇壇的轉型性特徵。戲曲研究,第75輯,121-140。
  111. 楊惠玲(2006)。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12. 楊慎(1960)。詞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13. 楊靜亭編、張琴增補(2003)。都門紀略。揚州:廣陵書社。
  114. 雷夢水編(1997)。中華竹枝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15. 雷夢水編(1997)。中華竹枝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16. 雷夢水編(1997)。中華竹枝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17. 廖奔、劉彥君(2000)。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18. 趙翼、李解民點校(1982)。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119. 劉文忠校點(1983)。檮杌閑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0. 劉水雲(2005)。明代家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1. 劉廷璣、張守謙點校(2005)。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
  122. 劉彥君、廖奔(1989)。中國戲劇的蟬蛻。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23. 劉若愚(1994)。酌中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24. 劉若愚輯、呂毖編次(1982)。明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25. 劉獻廷、汪志和標點(1957)。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126. 歐陽健(1986)。檮杌閒評作者為李清考。社會科學戰線,1986(1),165-169+164。
  127. 蔡毅編(1989)。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
  128. 鄧濤編、劉立文編(1994)。中國古代戲劇文學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29. 震鈞(1982)。天咫偶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30. 盧前(1961)。明清戲曲史。香港:商務印書館。
  131. 錢泳、張偉點校(1979)。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
  132. 錢祥保修、桂邦傑纂(1975)。續修江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33. 戴璐(1982)。藤陰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34. 顏全毅(2005)。花雅爭勝時期觀劇心態變遷。戲文,2005(3),21-22。
  135. 顏長珂編、黃克編(1991)。徽班進京二百年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36. 嚴長明(1974)。秦雲擷英小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137. 鐵橋山人、周育德校刊(1986)。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
  138. 顧起元、譚棣華點校(1987)。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
  139. 龔自珍、王佩諍校(1996)。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孫敏智(2012)。書評:姚旭峰《士文化的一個樣本:明清江南園林演劇初探》。漢學研究,30(4),343-349。
  2. 張繼光(2012)。小戲《花鼓》之源流系統與歷代演出探究。中山人文學報,33,151-180。
  3. (2011)。清代筆記中戲曲因變與演出狀況述略。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7,25-50。
  4. (2017)。論說戲曲之「遭遇」並為其「發聲」。文與哲,31,1-52。
  5. (2021)。明清帝王、士大夫、庶民百姓之戲曲生活(上)──明清帝王之戲曲生活。文與哲,39,1-40。
  6. (2023)。清代葉調元《漢口竹枝詞》史料價值論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3),19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