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隱藏的秩序論述崑劇〈下山〉〈掃秦〉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Going Downhill and Sweeping off Qin in the Light of Concealed Order

DOI

10.6257/2009.3075

作者

李惠綿(Huei-Mian Li)

关键词

五毒戲 ; 累功戲 ; 崑丑 ; 下山 ; 掃秦 ;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plays ; weary works ; Kun chou ; Going Downhill ; Sweeping away Qin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9 / 01 / 01)

页次

75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崑劇小丑有五折重頭做功戲,稱之「五毒戲」,因人物表演形象模擬五種毒物而取名,包括:《連環記•問探》的探子,動作和造型猶如蜈蚣形象;《雁翎甲•盜甲》的時遷,登高上樑,猶如壁虎上房;《孽海記•下山》的小和尚,出場時半蹲著腿,半伸著臂,跳躍而出,像隻蛤蟆;《義俠記•別兄》的武大郎,走矮步,雙肘不離胸腋,不許伸動臂膀上半部,手緊縮一團,酷似蜘蛛腳;《金鎖記•羊肚》的張母,誤食毒湯,臨死前張口吐舌,兩眼發直,翻轉屈伸,盤旋攪動,使用許多蛇行動作。五毒戲另有一說,不含〈別兄〉與〈羊肚〉,加入〈茶訪〉、〈掃秦〉,因唱念和表演身段之繁重,極言串演之難。五毒戲繁重難演,實際上已是「累功戲」的代名詞。 五毒戲中,〈下山〉、〈掃秦〉的丑腳人物都是和尚,從社會分類學的角度看,法師僧尼被歸類爲「出世者」,與「入世者」成爲不同類別的群體。本文借用西方社會學關於規範與失範的思想、分類圖式、慣習等理論,以及怪誕諷刺美學,討論兩齣崑丑累功戲,或能更深層剖析折子/全本及其表演藝術所蘊藏的秩序,其中含括聲腔演唱和腳色扮演,或亦能使隱藏秩序的視角,呈現多元的觀照。於是崑丑「五毒戲」不僅可從人物模擬五種毒物的表演形象而論,也不僅可從唱念和表演身段之繁重而論,更能從隱藏秩序的視角豐富其涵義。

英文摘要

Among the comic roles of Kun qu one finds the nam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plays,” referring to the heavy stage techniques in five single act plays (zhezixi) in which characters enact movements of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including centipede costumes, and movements of the scout, in Series of Stratagems: Inquiries about the Scout; the gecko-like ascent to a beam of Shi Qian in Wild Goose Feather Armor: Stealing the Armor; the toad-like postures and squat steps of a novice monk in the beginning of Story of Immorality: Going Downhill; the spider-like withdrawn arms and flexed steps of Wu Da-lang in Story of the Righteous Swordsman: Farewell to Elder Brother; and the snake crawl during Mrs. Zhang's death by poisoning in Story of the Golden Cangue: Lamb Stomach Soup. The other combination of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brings in Asking for a Cup of Tea and Sweeping away Qin instead of Farewell to Elder Brother and Lamb Stomach Soup. Consequently, these sets of five plays signified ”weary work” due to their extremely difficult techniques and strenuous performance. Notably, among these five plays, the leading characters of Going Downhill and Sweeping off Qin are monks, who belong to people ”renouncing the world” in terms of social taxonomy. By means of sociological theory of order and disorder, analysis through taxonomic chart and of convention, and absurd and satiric aesthetics in Going Downhill and Sweeping away Qin,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more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of single act/complete plays, and to arrive at patterns of their performance, tune modes, and role categorization. Therefore,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play means more than the performing level of enacting poisonous creatures or strenuous stage techniques, but a broader scope of concealed ord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李曉(2007)。關於崑曲「五毒」與家門藝術的傳承。戲曲學報,2,153-168。
    連結:
  2. (1964)。古本戲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3. 方來館主人輯:《萬錦清音》,收入玉茗堂主人點輯:《方來館合選古今傳奇》,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清順治十八年(1661)刊本。
  4. 浙江崑劇團:《幽蘭飄香‧傳世盛秀》,杭州: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未注出版年月。
  5. (1954)。古本戲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6. (1987)。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 佚名:《新鐫南北時尚樂府雅調萬曲合選》(又名《新鐫樂府時曲萬家錦》),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藏奎璧齋鄭氏刻本。
  9. 湯彬、顧峻德編訂:《太古傳宗.弦索調時劇新譜》,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藏乾隆十四年(1749)殿版本。
  10.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1. (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 (1987)。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佚名:《弦索調時劇新譜》,毗陵鄒金生漢泉、茂苑徐興華紹榮同閱,古吳朱廷鏐嵩年、松江朱廷璋龍田參訂,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
  14.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5. 大正新脩大藏經
  16. 《崑劇三十九種》身段譜,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藏1952年重抄懷寧曹氏抄本。
  17.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崑劇選輯》第1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3年。
  18. (1986)。清宮大戲。臺北:天一出版社。
  19.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 (1987)。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江蘇崑劇團:《秣陵蘭薰‧秣陵蘭蘊》,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23. 上海崑劇團編(2002)。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4. 王安祈(1989)。「思凡」與「下山」的表演藝術。國文天地,4(11),29-32。
  25. 王季烈編輯、劉富樑編輯(1977)。與眾曲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王季烈、劉富樑(1981)。集成曲譜。臺北:學藝出版社。
  27. 王傳淞口述、沈祖安整理、王德良整理(1987)。丑中美─王傳淞談藝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8. 王錫純輯、李秀雲拍正(1965)。遏雲閣曲譜。臺北:文光圖書公司。
  29. 朱恆夫(1993)。目連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吳敢(2000)。《綴白裘》敘考(上)。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5(4),44-48。
  31. 吳新雷(1983)。《綴白裘》的來龍去脈。南京大學學報,1983(3),36-43。
  32. 吳新雷編(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3. 呂宗力編、欒保群編(1991)。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4. 李斗、周春東注(2001)。揚州畫舫錄。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35. 李惠綿(2008)。戲曲新視野。臺北:國家出版社。
  36. 李福清編、李平編(1993)。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李曉(1998)。戲劇與戲劇美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8.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1988)。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9. 周維培(1990)。論中原音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0. 孟繁樹(1990)。論乾嘉時期長江流域的梆子腔。中華戲曲
  41. 朋尼維茲、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2. 林侑蒔編(1983)。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
  43. 流沙(1999)。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44. 胡文煥編(1980)。群音類選。北京:中華書局。
  45. 凌翼雲(1998)。目連戲與佛教。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46. 孫崇濤箋校、黃仕忠箋校(2000)。風月錦囊箋校。北京:中華書局。
  47. 孫崇濤箋校、黃仕忠箋校(2000)。風月錦囊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48. 徐沁君點校(1980)。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北京:中華書局。
  49. 馬書田(1990)。華夏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
  50. 涂爾幹、莫斯譯、汲喆譯(2000)。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1. 涂爾幹、渠東譯(2000)。社會分工論。北京:三聯書店。
  52. 涂爾幹、渠東譯、汲喆譯(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3. 康保成(1990)。從《東窗事犯》到《東窗記》《精忠記》。藝術百家,1990(1),75-80。
  54. 張敬(1993)。曲詞中俳優體例證之探索。清徽學術論文集,臺北:
  55. 梁啟雄(1983)。荀子簡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56. 莊一拂(1982)。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7. 許之衡(1979)。曲律易知。臺北:郁氏印獎會。
  58. 陳昭華(1999)。《精忠記》傳奇思想藝術新探。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3),33-42。
  59. 陸萼庭(2002)。崑劇演出史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60. 陸萼庭(2005)。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61. 傅芸子(1979)。白川集。臺北:鼎文書局。
  62. 傅錫壬註譯(2003)。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63. 寒聲(1986)。關於山陝梆子聲腔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中華戲曲
  64. 曾永義(2007)。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
  65. 曾長生口述、蘇州市戲曲研究室編(1963)。崑劇穿戴。蘇州:蘇州市戲曲研究室。
  66. 渠敬東(1999)。缺席與斷裂─有關失範的社會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7. 華傳浩演述、陸兼之記錄整理(1961)。我演崑丑。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68. 黃竹三編、馮俊杰編(2001)。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69. 路工(1985)。訪書見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0. 廖奔(1995)。目連戲文系統及雙下山故事源流考。民俗曲藝,93,31-56。
  71. 趙景深(1999)。讀曲隨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72. 劉禹錫、瞿蛻園箋證(1989)。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3. 劉禎(1997)。中國民間目連文化。成都:巴蜀書社。
  74. 劉燕萍(2003)。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75. 蔡美雲(2005)。《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的意義。中國戲劇,2005(10),46-47。
  76. 鄭之珍、朱萬曙校點(2005)。皖人戲曲選刊‧鄭之珍卷: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合肥:黃山書社。
  77. 鄭騫(1973)。北曲套式彙錄詳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78. 鄭騫(1973)。北曲新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79. 龍彼得輯(1995)。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0. 戴雲(2006)。勸善金科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81. 羅錦堂(1959)。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臺北:中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侯淑娟(2019)。《萬壑清音》及其「北曲崑唱」之探討-以北曲雜劇之折子劇目為論述。成大中文學報,65,193-235。
  2. 李惠綿(2015)。從「荒誕性」析論元代文士劇─以「破衫兒」雜劇為論述。戲劇研究,16,1-50。
  3. (2023)。論《萬壑清音》之丑行散齣及其變異。人文中國學報,36,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