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崑劇表演傳承中京劇因子的滲入

并列篇名

The Influence of Peking Opera on Kunqu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OI

10.6257/2012.10109

作者

王安祈(An-Chi Wang)

关键词

崑劇 ; 乾嘉傳統 ; 京劇 ; 崑曲 ; 傳字輩 ; Kunqu Opera ; Qian-Jia tradition ; Beijing Opera ; Kunqu ; "Chuan" generation actors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12 / 07 / 01)

页次

109 - 1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乾嘉時期,崑劇藝人為與花部競爭,紛紛改演折子戲。由全本到折子,改變的不僅是文本,更是表演藝術的愈趨精雕細琢。此刻崑劇的表現,由「文學」轉移到「表演」,身段漸趨定型,《審音鑒古錄》等「身段譜」,可為記錄,也是見證。乾嘉時期確立的崑劇精緻化表演已成為範式,不僅是崑劇發展總結性成就,更是往後「口傳心授」傳承時必須遵循的典範,而身段譜的研究重心也逐漸延伸至崑劇表演的傳承。學界將身段譜當作典範,和當代傑出藝人的折子戲演出相互對照,細膩比對每一個身段走位,證明乾嘉傳統確實保存在當代,成果明確。本文則擬在看似清晰的「乾嘉傳統→清末全福班→民初傳字輩→當代崑劇藝人」傳承脈絡中,找出幾許曖昧、模糊、含混、擺盪的罅隙,以見劇種流傳過程中的複雜性。「乾嘉傳統」雖為崑劇典範,但不得忽視戲曲在流傳過程中勢必受到當時「劇壇主流、流行劇種」影響的事實。晚清至民初以來京劇大盛,劇壇主流為京劇,崑劇在這段時期的教學或表演勢必受京劇影響。而京劇因子的滲入,未必一定要視之為是對崑劇的破壞,這是戲曲流傳的正常現象。當代崑劇不僅武旦、武生、武丑、淨行這幾個行當受到京劇鮮明影響,甚至老生也有很多表演得京劇啟發,旦行也有明確例子。本文以當代崑劇傑出藝人訪談資料為主,通過實際舉證,指出戲曲流傳的複雜性。

英文摘要

Ever since 1800s, the emphasis of Kunqu gradually shifted from its script to its performance. The canonical way of performance was thus settled, as described in glorious detail in Shenyin Jiangu Lu, for example. As a result, contemporary scholars regard books like Shenyin Jiangu Lu as the sole standard that should be strictly followed even for Kunqu performance nowadays. In this paper, however, we wish to illustrate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While the canonical performance described above was the basis of Kunqu, the influence of Peking Opera, the major Chinese performance art fo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on Kunqu should never be ignored. In particular, the actors have,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synthesized various elements from Peking Opera into Kunqu performance. We emphasize that thi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some impur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Kunqu; rather, it is a common feature of the history and transmission of theater. This paper is based on various interviews and speeches from Kunqu actors, in contrast to the usual scholarly viewpoi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安祈(2009)。創作與評獎─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三部入選劇目為例。民俗曲藝,164,191-227。
    連結:
  2. (2009)。梁谷音畫傳─我的崑曲世界。上海:百家出版社。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5)。燕都藝譚。北京:北京出版社。
  4.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1990)。中國戲曲志.天津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 王安祈(2001)。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台大中文學報,14,221-257。
  6. 王安祈(2011)。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7. 王安祈(2006)。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8. 王安祈(2010)。京崑女性塑造比較初探。名家論崑曲,臺北:
  9. 王秋桂編(1987)。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10. 王燕飛(2004)。崑劇第一老生計鎮華。魂牽崑曲五十年,北京:
  11. 石楠(1991)。從尼姑庵走上紅地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2. 朱家溍(1999)。近代保存在京劇中的崑劇。大雅藝文雜誌,3,52-56。
  13. 朱錦華(2010)。崑曲摭憶之7:藝高膽大夜盜甲。上海戲劇,2010(7),44-45。
  14. 朱禧、姚繼焜(2009)。青出於蘭─張繼青崑曲五十五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5. 呂健(1961)。勤修苦練出「絕活」─談上海京劇院武戲青年演員的跟頭。上海戲劇,1961(Z1),31-33。
  16. 李惠綿(2006)。戲曲表演之理論與鑑賞。臺北:國家出版社。
  17.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1988)。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18. 侯少奎、胡明明(2007)。大武生─侯少奎崑曲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 洪惟助編(2002)。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出版社。
  20. 洪惟助編(2002)。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1. 桑毓喜(2010)。崑劇傳字輩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張世錚(2000)。我是崑劇之末。臺北:水磨曲集劇團。
  23. 張欣(2004)。路漫漫其修遠兮─記張銘榮。魂牽崑曲五十年,北京:
  24. 郭亮(1985)。戲曲導演藝術的歷史畫卷─《審音鑒古錄》。藝術研究,1985(一),241-274。
  25. 郭亮(1961)。崑曲表演藝術的一代範本─《審音鑒古錄》。中國戲劇,1961(Z7),54-59。
  26. 陳芳(2007)。花部與雅部。臺北:國家出版社。
  27. 陳芳(2010)。崑劇的表演與傳承。臺北:國家出版社。
  28. 陳恬(2007)。徽班演出崑腔戲考。戲劇藝術,2007(6),71-76。
  29. 陳凱莘(2010)。清中葉崑劇表演藝術之再現─《審音鑒古錄》析論。名家論崑曲,臺北:
  30. 陸萼庭(2003)。崑劇腳色的演變與定型。民俗曲藝,139,26。
  31. 陸萼庭(2002)。崑劇演出史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32. 陸萼庭(1980)。崑劇演出史稿。上海:文藝出版社。
  33. 彭毅文(2004)。卻噪競之心、涉希靜之途─方洋的花臉人生。魂牽崑曲五十年,北京:
  34. 華傳浩口述、陸兼之記錄整理(1961)。我演崑丑。上海:文藝出版社。
  35. 華瑋編、王璦玲編(1998)。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6. 葉長海(2005)。中國戲劇學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7. 鄭培凱(2006)。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蔡欣欣(2015)。臺灣「水磨曲集崑劇團」的崑曲教學與劇目傳習。戲曲學報,12,1-51。
  2. 林佳儀(2014)。論京劇武戲之套曲應用及崑班承演。民俗曲藝,184,229-78。
  3. 林佳儀(2014)。論徐炎之、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戲劇研究,13,99-144。
  4. (2023)。元明戲劇中的戰爭與演武:以尉遲恭敘事為例。臺大中文學報,83,51+53-98。